张虎岗:测量即是比较,标准更须统一

前思
这篇在一周前就写好了,是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2节《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的内容。这节内容包括从木工尺到米原器(知识点包括长度的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实验:测量长度(知识点包括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误差)、实验:测量时间(知识点包括时间的单位与换算、机械停表的使用与读数)等三个知识版块。在教学中,我把这节拆分成了3.5个课时。第1课时包括长度的单位及换算,第2课时是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第3节课的内容是特殊方法测长度(这是补充的内容),测量时间和第3节合成一个课时处理。这样处理,一是分解了难点,二是给学生参与留足了时间,避免密集的知识点将学生炸晕,磨灭了学习物理的兴趣。每一节也都有一个片段值得记录,上期发的《我以“错题”育“质疑”》就是其中之一,后面还会逐一写出来。
这篇的其实是在讲“单位”的实质以及为什么要统一单位。我用的教材是教科版,用故事引入的,缺少了学生的参与。
人教版在引入时设计了一个互动的游戏,但是这个游戏也仅起着引入的作用,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经过思考、实践与改进,最终我以比长短的游戏为基础,对它进行拓展延伸,增加了思维的碰撞,课堂实录记录如下文。
----题记
文/张虎岗
教师将两根约34cm的竹签摆成“丁”字形拿在手中向学生展示,并提出问题:“同学们认为竖放的竹签长还是横放的竹签长?”
大部分学生认为竖的长,但是也有个别学生说一样长。
教师问:“绝大多数同学从看到的认为竖放比横放的长,只有个别同学认为一样长。我们现在能不能得出'竖放的竹签长’的结论?”
“不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教师追问并提示:“那么该怎么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呢?想一想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
学生(群答):“用尺子量量。”
教师:“如果不用尺子能做到吗?”
片刻思考后,学生甲:“用棍子量。”
教师鼓励说:“你的想法很好,请你来做一做?”
学生甲在教室里东瞅瞅西看看,跑到教室后拿起扫帚拧下不锈钢空心管的扫帚把,拿着扫帚把走到前面先后测出两根竹签的长度。
教师问:“测量结果是什么?”
学生甲:“两根一样长。”
“多长呢?”
“大概棍子的一半。”
教师:“所谓测量,就是比较,就是将待测的物理量与一个标准量进行比较,这个标准量就是我们俗称的单位。在刚才的测量中,标准量就是扫帚把这根棍的长度,我们就把它简称为'棍长”,也就是说我们把“棍长”做为单位。那么,竹签的长度就可以记做0.5棍长。”
教师再追问:“谁还可以用其他的棍来验证猜想?”
学生往教室四处看,一片茫然。
教师提示:“其实每个人的课桌上都有棍。”
同学们纷纷看桌面,有同学恍然大悟,说:“笔。”
教师请同学乙拿着自己的笔走到前面测量两根竹签的长度,得出了测量结果:两根的长度都可以表示为2.5根长。
教师故做疑惑状:“两位同学测量后都表明两根竹签一样长,但是甲同学测量结果是0.5棍长,乙同学测量结果是2.5棍长。为什么这两次测量结果不同呢?”
学生齐声:“两个棍子的长短不一样。”
教师:“怎么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
学生:“用相同长度的棍子做为标准量。”
教师:“是的,不仅是测量长度,在测量其它物理量时也一样,为了在测量时得到一致的结果,首先要建立标准,这个标准量就是单位。测量如此,做人也是如此,进行评价前要先建立统一标准,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有说服力。

说明:写好上文后迟迟未发,是想写一个前思与后想,但是事烦手懒,未能实现。题记是刚写的,粗略地表达了“前思”,至于“后想”,事过境迁,竟不知从何说起了,以后再补吧。

张虎岗的书↓

以文字之美,演物理之魅

以物理之真,载人生百味

尽在《发现不一样的物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