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掠影】李继槐:河南工人创作史上的“伯乐”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网络版

苏小蒙

李继槐小传

李继槐,男。1941年9月出生于河南省济源市轵城镇桑榆河村。1966年毕业于开封师范学院(今河南大学)中文系。

上世纪70年代,曾任河南省惟一文学期刋《河南文艺》主要负责人之一。80年代曾参与创办《戏曲艺术》、《妇女生活》等期刋,后调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并领衔创办《人生与伴侣》杂志,任主编。1988年随十万人才过海峽的大潮调入海南省,先供职于中共海南省委组织部老干部局并领衔创办《人生在世》,任社长、主编,后又调入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任《特区展望》杂志社编审。

曾历任政协海南省委委员、省纪委监察厅特邀监察员、中国民主促进会海南省委常委和中囯寓言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等。

主要作品有:大型历史剧《褒姒》、长篇叙事诗《神力》、寓言哲理诗集《百篇寓言集》、散文集《读书改变命运》和《李继槐全集》五卷本等。有多部篇作品获国家级、省级一等奖或优秀奖,有多篇作品入选中学语文课本或入选中小学选修辅导科目,部分作品译成德、法等外文向国外介绍。

系我国著名作家、诗人、编辑家、出版人。

上篇

作为一个资深的工人作家,自从我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以后,应有关学术机构之约,我开始从事我们河南工人文学创作史的研究。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按照毛泽东主席关于无产阶级必须占领上层建筑的立国精神和配合意识形态的需要,大力提倡以工人为主体的工农兵文学创作。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学创作的主流。

如果说五六十年代于黑丁、苏金伞、庞嘉季、郑克西、何南丁、许寄秋等老一辈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曾为构建这样一种全新的人民大众文学为我们河南付出过巨大的努力、做出过显著的贡献的话,那么70年代,我认为我们不能不提到李继槐先生。

李继槐先生是我们河南省济源市人。上世纪40年代初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依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我们河南的一所名牌大学一一开封师范学院,即现在的河南大学中文系。

在大学期间,李继槐先生的作品就已经开始在《河南日报》《开封日报》以及全国一些报刊上发表。我记得1964年春节期间,他撰写的新春联曾与华钟彦、任访秋等著名教授撰写的新春联并列刋登在《河南日报》的副刋上,据说当时曾在校园里引起轰动……在文学创作方面取得的这些成绩,为他后来进入文学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上世纪70年代,由于“文化大革命”推行的文化专制主义,在我国文学艺术这个领域里,只有“八个样板戏和一个作家”,可以说文艺这个舞台一片凋零。枯燥的文化生活,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极大不满,也引起了毛主席的高度重视。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四人帮”严密控制下的文化专制体制不得不开始有所松动。上至中央,在首先恢复了《人民文学》《诗刋》两大期刊之后,各省市自治区也闻风而动,纷纷办起了本土的文学刋物。

记得我们河南省文化局下辖的文艺工作室办了一种不定期出刋的《文艺作品选》,后来又改为《河南文艺》,16开60多个页码,两个月出一期。这份文学双月刊,当时由三个人组成了领导小组,负责它的编辑与出版,即相当于现在的主编、副主编。其中之一就有刚从开封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参加工作不久的李继槐先生。其间因人事调整,李继槐先生曾一度主持过全面工作。

当时,我正在郑州国棉三厂当工人。因为我在文化大革命前已经开始业余写作,并且发表过一些东西,在那强调阶级斗争,全盘否定新中国成立17年来取得伟大成果的非常岁月里,理所当然地成了“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黑线的小爬虫”。由于我在这段时间里尚不得志,甚至在发表作品上也受到排斥,所以我既没给《河南文艺》写过什么,也沒有与李继槐先生有过什么联系,更说不上有什么深交了。

记得有一次,李继槐先生来郑州市文化馆给西郊工业区的工人文学爱好者讲课,我们厂的文友赵振中拉我与他一起去,我才有机会见到他。

他穿着那时流行的灰色中山装、褪了色有点儿泛白的蓝裤子,脚蹬一双已经裂口的旧布鞋,个子不太高的他,显得特别朴实……讲起写作,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尤其是用他那满口浓重的家乡话吐出来,显得特别亲切。

结束之后,赵振中出于好意,想介绍我们认识认识。但我拒绝了,因为当时许多人见我都唯恐避之不及,李继槐先生会对我有什么看法?为了避免予料不到的尴尬,我连招呼也没打就匆匆离去。

不过,听赵振中说,李继槐先生对我倒挺关心的,不止一次地提到我。说我过去写纺织工人的那些诗还是不错的,有激情、有生活;还说工厂出现一个工人作家不容易,年轻人犯了点儿错,应该给他个改正的机会……说得让我挺感动的。

那时,我虽然已经停止了写作,但出于对文学本能的爱好,我对我们河南出版的《河南文艺》还是挺关注的。记得当时,每逢《河南文艺》出刋,我都会骑着自行车来回跑上一二十里,去我市最大的解放路新华书店买上一本。恕我直言,尽管这本文学期刋有着太多政治意识形态的色彩,在突出主流文学的同时压抑了多样化的文学,在表现手法上设置了过多的清规戒律,但是,在那精神生活极端贫乏的年代,这本文学期刋曾给我带来过极大的愉悦,因为我喜欢阅读,只想从文学作品中寻找精神享受,与其他无关。

后来,随着祸国殃民“四人帮”的垮台,这个时期的文学几乎都被纳入错误路线的产物。

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有人甚至把李继槐先生在办《河南文艺》过程中,始终坚持的“歌颂工农兵,表现工农兵,建立一支以工农兵为主体的作者队伍”这一办刋宗旨,也当作了“文化大革命”中的极左思潮上纲上线给予了否定。

我认为这样做,对他来说实在是有失公允。

因为作为一个历史唯物主义者,在对待“文化大革命”这一特殊政治形势下的特殊时期,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河南文艺》那时存在的问题。即使发表过一些极左思潮的作品,也是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所造成的。

下  篇

我之所以这样说,因为我认为在“文化大革命”那几年,作为河南惟一的文学期刋《河南文艺》,在培养、扶持工农兵文学创作,特别是工人文学创作方面,不仅应该给予充分肯定,同时还应该在我们河南文学史和期刋史上记上一笔。

一些当年与李继槐先生接触过较多的工人作家曾告诉我,那时他们凡是投稿,李继槐先生总是有稿必复。对于不拟采用的,他还会诚恳地提出他的意见。有位作者曾写过一篇3000多字的文章,虽然没被采用,但李继槐先生竟写了近千字的退稿信,详尽地说明了此稿未被采用的原因,一项一项地提请他今后注意……若来稿有采用价值,他还会不厌其烦地帮助修改,从文章的布局、结构到语言的运用,直到满意为止 。许多时候他甚至不惜将自己最精彩的构思与语言为作者的文章点铁成金,这种高尚的情操与奉献精神,常常让工人作者们感叹不已。

洛阳轴承厂有位青年工人写了一篇小说,但与达到发表水平还存在不少差距。为了让这个青年工人能集中精力修改完善,李继槐先生不辞辛苦地坐火车摸到工厂为他请了创作假,使这篇小说才最终得以发表……

为了培养工农兵作者,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李继槐先生经常利用星期天休息时间,去工厂、下农村、到军营辅导工农兵作者,不是手把手地帮他们改稿,就是给他们办培训班讲课。文友王守安告诉我,上世纪80年代后他们第二砂轮厂先后以工人作家的身份加入省市作家协会的宋德潮、张鉴非、祝恒等几个普通工人,提起来,谁沒受到过李继槐先生的教益呢?

为了加强对工农兵作者培养的力度,他还曾将胡振华、陈天义等一些已显露文学潜质的工人作者请进《河南文艺》编辑部学习,亲自教他们选稿、编稿,甚至打算把他们引进文学体制,既为改变他们的命运也为他们施展自己的才华创造更广阔的天地。虽然这一措施因种种原因半途而废,但李继槐先生对工人作者发自内心的重视、爱护和培养,即使现在提起来也令人备加感动。

如今你如果翻翻那时的这份杂志,我们河南工农兵,特别是工人写的小说、散文、诗歌以及其他文学作品,绝对占有极大的比例。

当然,李继槐先生这样做,虽然也是当时时代的要求和社会整个形势使然,但显然与他出身于劳动人民家庭、他的成长道路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因此,他对社会基层中涌现出的文学新人,总怀有一种朴素的感情,把对他们的培养和扶持,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也许这些东西与真正的文学相比起来有些粗糙、浅显,甚至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局限性,有些作品在思想、立场、观点上不失偏颇乃至错误。但不能不承认,李继槐先生在那时给他们播下了热爱文学的种子,为80年代以后我们河南一大批文学新人走上文坛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为这批人的脱颖而出创造了最佳契机。

纵观改革开放以后的河南文坛,有不少出身工农兵的作家、诗人,谁能否认李继槐先生当年对他们的帮助呢?

如今蜚声文坛的著名作家黄世猛,当年在河南辉县当兵时,爱好写作,是李继槐先生鼓励他并在《河南文艺》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稿子。如今,他不仅发表和出版了报告文学《共和国士兵的母亲》《黄河的儿子》《导弹司令和他的白发亲娘》,以及长篇小说《鲜红的纽带》等300多万字的作品,同时担任了当地的作家协会的副主席。

就我们河南出身于工人的作家而言,我可以列举一大串名字一一

提起著名作家叶文玲,在全国可谓无人不知。当年她在郑州一家小工厂当工人时,许多读者就是通过她在《河南文艺》上接二连三地发表小说,而最早知道她的大名的。

还有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荣获者,曾任河南省文联主席的李佩甫,上世纪70年代他在许昌市第二机床厂当工人时,是《河南文艺》发表了他的处女作《青年建设者》,并在一年之内连续在上面又推出了《在大干的日子里》和《谢谢老师们》等三篇短篇小说,不仅引起文坛的瞩目,同时也鼓起他后来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信心和勇气。

还有著名作家、《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高级记者、驻商丘地区记者站原站长路英香,当年也是在《河南文艺》崭露头角的。

我们河南诗坛颇负盛名的诗人、后来出任《郑州工人报》编辑部主任的胡振华,当年她在郑州国棉四厂还是一个初学写作者时,是李继槐先生在《河南文艺》上发表了她的第一首诗。

当年的工人作者陈爱云,后来在《河南通信报》当了副刋编辑,她写的一部关于集邮热点的电视剧,曾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在社会产生较大影响。她曾多次谈到当年李继槐先生对她的帮助和支持。

据我所知,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活跃在省会文坛上的王守安、赵振中、肖正义、胡凤琴、韩英、王剑、刘福智等等,当年就是他们这些普普通通的工人,在李继槐先生主持的《河南文艺》上开始启步,最终走进了神圣的“文学殿堂”,成为作家、诗人、记者、编辑和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以及省市和基层文化工作者的。

……如今,由于市场经济的实施,文学终于回归文学,工农兵文学创作,当然包括我们工人文学创作,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研究它的兴起、发展、繁荣乃至辉煌,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得与失,李继槐先生无疑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选自苏小蒙即将出版的散文随笔集《我的文朋诗友》)

作者简介

苏小蒙,本名王明信。男。1946年3月生。河南省新郑市郭店镇人。1964年3月参加工作,曾在郑州国棉三厂当工人。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以工人作家的身份活跃于文坛,陆续发表一百多万字的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杂文、随笔等作品,有诗集《郑州纺织工业基地的红色记忆》、散文随笔集《走在文坛的边缘》和长篇回忆录《我当工人的日子》问世。

郑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郑州市职工影视评论小组组长、郑州市职工文学创作协会秘书长、河南青年诗歌学会常务理事。后来先后供职于《郑州工人报》《经营消费报》《河南新闻出版报》记者、编辑、编辑部主任。长期从事职工文学创作的组织工作,郑州市职工文学创作队伍领军人物之一。

现已退休,专事写作。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  一

副主编/阿 若  冯新林

编辑部主任/ 蓝  岛

责任编辑/宋  兵      达  林

刘海波      李家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