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拳与吴式拳的恩怨
陈式拳与吴式拳的恩怨
在各式太极拳中,陈式拳因为风格独特倍受指责。有的是为了独立门户,有的是为了宣扬自己的主张,有的是偏见,有的是创始人之争,有的是人云亦云……在这些矛盾中,有一个最为激烈,直到现在还在影响后人的认识。这就是陈式与吴式的矛盾,准确说,其实只是吴式的某几个人对陈式拳有偏见,而不是整个吴式拳门派。
最早对陈式拳发起攻击的是徐某和吴某。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有一次全国太极拳比赛,陈式拳最有代表性的人物陈发科先生参加了,而裁判是吴式拳的徐某和吴某。陈发科先生为了展示自己的功力,是带劲练的,而且练的是二路。陈先生当时已经年龄不算小了,但蹿蹦跳跃还很灵活有力。结果被慢悠悠以柔化为主的吴式拳徐某和吴某认定这不是太极拳,只给他打了六分,后来照顾老拳师加了二分,得了八分。而练吴式拳的一个年轻人却得了全国冠军。形成反差的是这位全国冠军后来却跟发科先生的次子照奎学拳,还曾到济南请教过洪均生先生,并讲了得奖的原因正是因为自己练的是吴式,而裁判是吴式拳的两个人。正是文章写的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合了考官的喜好。
后来,我的师爷洪均生先生戏说:“孙子离开爷爷时间久了,不认识爷爷了。”意思是吴式学自杨式,杨式学自陈式,吴式是孙子辈,却认为爷爷不和他一个姓,不是他家的人。这是不是异常可笑的事?我的师爷洪先生是不是很幽默、很机智?
其他吴式拳传人都是明白人,比如刘慕三先生,在北京是非常有名的吴式拳传人,师父是吴鉴泉。他的辈份高,见识也高,他就虚心的跟发科先生学了陈式拳。
留传下那么多贬低发科先生抬高自己的故事,说明什么?反而说明他是人们不可忽视的标杆人物。从这些刻意抹黑和贬低中看到的是他的影响巨大,他的不可逾越,以超越他为荣。当然,也能反应贬低他的那些人的心理阴影面积也不可逾越。
还有一个故事也是大家都知道的。这个故事特别被吴式拳一些宵小后人津津乐道。
吴某当了北京武协副主席,算是小人得志,小人得志自然猖狂。有一次召开太极拳会议,组织者邀请了发科先生。吴某来到会场发现发科先生,说发科先生的陈家拳是炮捶儿,这个儿化音是不能省的,它加重表达了吴某对陈式拳的蔑视,也正表现了他的无知、浅薄和偏见。因此,他不让发科先生参加,而是列席。发科先生很豁达,与另一位北京同道就哈哈列席了。
再后来,在体育部武术司的某人的指使和挑唆下,吴式拳的徐某连续写文章攻击陈式拳的缠丝劲。武术司的人是与顾留馨先生有矛盾,挑唆吴式拳传人攻击陈式,实际上主要是攻击顾先生,捎带攻击沈家桢、唐豪。而吴式拳的传人通过攻击陈式拳的缠丝劲,来攻击主张缠丝劲的这些人。洪均生先生成分不好,人又耿直,在大鸣大放中曾经因为直言被判了三年管教。这次仍然放胆直言,写了几篇文章反驳,却得到了贺龙元帅的赏识,还得到了广大武林有识之士的赞赏。
李经梧先学了杨式、吴式,后学了陈式。他在这次论战中是支持吴式拳的,原因不明。要么就是观点确实一致,要么就是吴式拳的这些人地位高。他平时用的主要还是陈式拳的功夫,当然偶尔也表演凌空劲。他认为陈式拳主技击,其它拳养生,完全忽视了杨小楼、洪均生们通过练陈式拳由弱转健的事实。而他的徒弟就是大名鼎鼎的闫芳大师,她同样学过吴式和陈式,但表演的凌空劲也是吴式拳才有的。现代表演凌空劲的多数是吴式拳传人。以务虚为主的当然要与以务实为主的有冲突了,要不然怎么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只有对方是错误的,自己才正确,这个逻辑关系很简单,所以看透他们也很简单。
总起来说,陈与吴的矛盾主要是吴式拳的某几个人自以为是单方面挑起的。陈式拳后人现在也开始反击,我看有不少揭露吴各方面撒谎造假的文章,证据确凿。而吴的徒子徒孙们是非不明,拿吴排斥发科先生的那些令人不齿的事说事,还有他写的那些造谣的文章,文章内容只是说和传说,没有实证,略微知道点太极拳拳史的都能分辨谁是谁非。
立场决定太极拳理念,决定太极拳的观念,当然会影响太极拳的练法。一些人在下面打徒弟像逗蛐蛐似的,一碰就飞,不碰也飞,但一上场就屁滚尿流,所以他们现在强烈认定能打的不是太极拳,不能打的才是真正的太极拳。假猴王之所以能以假乱真,那是因为他有六耳,他有六耳不要紧,最怕吃瓜群众有六耳,伟大的作品就是永远能给人以启迪。(山东高密赵常忠,笔名:三不一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