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让人内牛满面的恐怖袭击纪录片
最近看了两部关于2013年4月波士顿马拉松恐怖袭击事件的电影,同一个题材,一部纪录片,荡来的,一部剧情片,院线在放,重点推荐一下纪录片,鱼叔差点热泪。
纪录片叫《马拉松:爱国者日爆炸案》,剧情片叫《恐袭波士顿》,国内已经引进后者,正在公映。如果对比着观看两部片子,就能看清恐袭事件的整个过程,不同层面的人对事件的记忆和认知,以及恐袭之后受害者及其家属们治疗身体和心理创伤的心路历程。
从16年前的“9.11”事件以来,每年总有几件牵动全世界人民心弦的恐袭事件,其中,美国首当其冲成为恐袭的重灾区,爆炸、枪击等事件频发,让人触目惊心。
如何形成一套强有力的预警机制,第一时间应对恐袭,如何治愈遭受恐袭的当事人及其家属,这些都是摆在眼前的命题,而《马拉松:爱国者日爆炸案》与《恐袭波士顿》可能给出一定的答案,尤其作为纪录片的前者,很多人看后很感动,据说差点跟鱼叔一样“热泪盈眶”。
波士顿恐袭事件不仅仅是美国的恐袭事件,还和中国有些联系,一名中国留学生吕令子在事件现场不幸身亡,另一位华裔则在超市门口遭到逃窜的恐怖分子抢劫,车辆被劫持开走,他进入超市央求工作人员报警,为警察及时抓住疑犯争取了时间。这些细节在两部影片中都有真实的体现,尤其是纪录片的现场视频,因为是原始材料,不加任何特效,已足够震撼人心。
作为剧情片,《恐袭波士顿》则是从警察反恐的角度讲故事,马克·沃尔伯格主演的警察,参与了整个过程,电影以类似伪纪录片手法展开了一场紧张、刺激的抓捕。但毕竟剧情片还是要为故事和场面服务,有更多“好看,卖钱”的商业诉求,所以在场面设计、人物设置上进行了渲染,比如原本短平快的简单枪战,就拍得像如临大敌,层层叠叠,导演彼得·博格一直以来擅长跟拍,在摇摇晃晃的镜头中制造一种现场感和紧张感。
作为一部取材自真实事件的剧情片,它的背景就像是一个事先张扬的警匪片,大家提前知道了故事开头和结尾,编剧只需要合理发挥想象力,让它变得亦幻亦真,精彩纷呈。所以,要说这个电影在消费波士顿恐袭事件,是成立的,当然,很多真实案件改编的电影,都存在这样涉及道德伦理与商业伦理冲突的问题,这中间的平衡木不好踩。
在这里,FBI、当地警察成了英雄,可是有一个疑问:既然这些人这么厉害,事前的防范措施哪里去了,这么一想,就有些“事后诸葛亮”的味道。制作上,《恐袭波士顿》不算大片,只能算中等,但其在题材上还是延续了“美国式主旋律”的趣味,一定程度上尊重了事实,却也在一定层面上仍旧在打美国电影里常见的套路牌——英雄主义与惩恶扬善,所以惊喜不大。
相比之下,鱼叔更喜欢纪录片《马拉松:爱国者日爆炸案》,本片由里奇·斯坦恩、安妮·桑德博格两位著名纪录片导演完成,两个老搭档,一直分工明确。由HBO电视网大手笔投资制作,HBO证明了自己除了有《火线》《权力的游戏》《真探》《硅谷》等这样精心制作的热门美剧,也能担当社会责任,拍出还原历史时刻、纪录一个时代重要瞬间的纪录片,给国民鲜活的历史记忆和安全生活的信心。
纪录片中的这些幸存者,有的残肢,有的失聪,一开始他们以泪洗面,觉得人生无望,在医院的医治,家庭的温暖,受害者的互相鼓励下,他们从低沉的情绪,难忍的病痛中振作,重新学走路,重新去生活,重新去工作,去融入社会,找到了活下去的自信和勇气,在残肢断臂上长出了隐形的翅膀,用意志和爱战胜了肢体的残缺。
《马拉松:爱国者日爆炸案》尤其让人感动的地方是,其中一个幸存者,一只腿装了假肢,还继续参加长跑训练,重新回到波士顿新一届马拉松比赛中,坚持跑完了全程,用个人行动体现对恐袭和人生磨难的无畏;而另一个受害者家属,建议遵循美国法律来审判年轻恐怖分子,慎用死刑,不希望仇恨成为一道死循环,一直萦绕在人们心头,而是用宽恕去获得救赎。
相反,已经被抓捕归案,等待审判的19岁穆斯林裔的犯罪嫌疑人,依然没有丝毫悔改之意,在监控视频里张牙舞爪,仿佛不可一世的英雄,这个对比有些有意思。
同一个故事,不同的两部电影,两个切片,两种视觉体验,都是美国恐袭事件的镜像,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社会学图景,不一样的角度,看到不一样的人,这就是电影魔术般的魅力。
春风十里,不如你。
书影音,见真心,
花十分钟时光倒流,读一篇小文春风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