疔 疮
疔疮,古称丁,是中医特有的外科病名。系一种发病迅速、易于恶化、危险性较大
的疮疡。西医无此病名,包括了多种性质不同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其临床特点是:疮形
虽小,但脚根坚硬,有如钉丁之状,病势急剧,容易造成毒邪走散蔓延。此证随处可生,
但多发于颜面和手足等处。发于颜面的疔疮,如处理不当,易发生走黄而危及生命;发
于手足的疔疮,易损筋伤骨影响肢体的功能;红丝疔多由手足疔疮诱发,常见红丝一条
迅速向上走窜,亦可走黄;烂疔则见皮肉迅速大片坏死脱落,状如卸肉、脱靴;疫疔则
如蚊迹蚤斑,中有脐凹,状如牛痘,症情凶险,多可发生走黄,且能传染。
疔疮在《内经》中称“丁”,《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高梁之变,足生大丁。”这是
疔疮最早的文字记载,但此处“丁”字泛指一切外疡。华佗《中藏经.卷中.论五疔状
候第四十》始将面部疮疡定名为疗,并以白、赤、黄、黑、青五种颜色命名,对病因、病
理、预后方面均有阐明,指出:“五疔者,皆由喜怒忧思,冲寒冒热,恣饮醇酒,多嗜甘
肥,青鱼酢浆,色欲过度之所为也。蓄其毒邪,浸渍脏腑,久不摅散,始变为疔.”并告
诫:“五疔之候,最为巨疾.”《诸病源候论.丁疮候》则云;“初作时,突起如丁盖,故谓
之丁疮。”该书除列论十疔的临床表现外,并记述了疗疮走黄的症状和预后:“犯丁疮,谓
丁疮欲瘥,更犯触之,……则更剧,乃甚于初。更令热焮肿,先寒后热,四支沉重,头
痛心惊,呕逆烦闷,则不可治。”唐《备急千金要方》将本病分为十三种,各立疮名,并
首次对“烂疔”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元《外科精义》总结前人各家之说,指出本病
“青、黄、赤、黑,无复定色,”但以疮形初起如丁盖,兼见憎寒壮热,烦躁闷乱等全身
症状者,“即其候也.”后来诸家按其部位、形态命名,种类繁多,但其病因学说一直局
限于内因火毒,至明《医学入门.卷六。疔疮》中记载:“.因感死畜、蛇虫、毒气而发者,
其死尤速。”《证治准绳。疡医.卷二.疗疮》认为:“因开割瘴死牛马猪羊之毒,……致
发疔疮者.”《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疔疮》指出:“盖疔者,如丁钉之状,其形小,其
根深,随处可生,由恣食厚味或中蛇蛊之毒,或中疫死牛、马、猪、羊之毒,或受四时
不正疫气,致生是证。”后来医家在大量临床实践中认识了竹木刺伤、皮肤破损,感染邪
毒,是引起疔疮之外因,逐步完善了疗疮致病的病因学说.
本节按照发病部位和性质不同,分为颜面部疔疮、手足部疔疮、红丝疔、烂疔和疫
疔五种,分别论述。
颜面部疔疮
颜面部疔疮是指发生在颜面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包括西医颜面部疖、痈、蜂窝组
织炎等。其特征:疮形如粟,坚硬根深,如钉丁之状,或痒或痛。因头面为诸阳之首,火
毒蕴结,故反应剧烈,且发病迅速,若不及时治疗,或处理不当,毒邪易于扩散走黄而
危及生命。
颜面部疔疮由于发病部位不同,故名称各异。如生于眉心的叫眉心疔或印堂疔,生
于两眉棱的叫眉棱疗,生于眼胞的叫眼胞疗,生于颧部的叫颧疔,生于颊车的叫颊车疔,
生于鼻部的叫鼻疔,生于人中的叫人中疔,生于人中两旁的叫虎须疔,生于口角的叫锁
口疔,生于唇部的唇疔,生于颏部的叫承浆疔或颏疔。由于印堂疔、颧疔、鼻疗、唇疔、
颜疔等临床上有其特殊性,故另篇论述附录于后。
(病因病机)
本病主要是火热之毒为病。恣食膏粱厚味,醇酒辛辣炙博,脏腑蕴热,火毒结聚;或
喜怒忧思,情志内伤,气郁化火,火炽成毒,毒从内发。若因感受火热之气,或因昆虫
咬伤,或因抓破皮肤等,复经感受毒邪,蕴蒸肌肤,以致气血凝滞,血腐肉败,则为外
感而成。但外感火毒与脏腑蕴毒常相互作用,合而为患。如《疡科心得集.辨龙泉疔、虎
须疗、颧骨疔论》云:“……其轻者,多因风热而结,……其重者,或因七情内伤,或因
高粱厚味,醇酒炙博,五脏蕴毒,邪毒结聚而发.”《疡医大全。卷十四.唇疔门主论》亦
说:“有唇上生疔者,或口角旁、或上下唇,不论大小,大约皆脾胃火毒也。”具体地说明
了本病病因与致病的特点。 .
(辨病)
1 临床表现 、
1.1 初期 颜面部患处皮肤上有一粟米样脓头,或痒或麻,以后逐渐红肿热痛,肿
势范围虽仅3-6cm,但多根深坚硬,形如钉丁之状。
1.2 中期 发病约5—7天,肿势逐渐扩大,向四周浸润,疼痛加剧,脓头破溃。
1。3 后期 约7一工0天间,肿势局限,顶高根软溃脓,脓栓(疔根)随脓外出,肿
消痛止,身热减退。
疗疮初起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重者有恶寒发热等症状;中期则可伴发热,口渴,便
干,溲赤,脉弦滑数,舌苔薄腻或黄腻等;后期热退肿消,病情痊愈。一般病程10~14
天。凡颜面部疗疮,特别是生于鼻翼、上唇部疔疮,若处理不当,妄加挤压,或不慎碰
伤,或过早切开等,可引起顶陷色黑无脓,四周皮肤暗红,肿势扩散,失去护场,以致
头面耳项俱肿。此时常伴壮热烦躁,神昏谵语,肋痛气急,苔黄糙,舌质红绛,脉象洪
数等症状,是为“走黄”。少数病人在中期也可走黄。若疔毒走窜入络,出现恶寒发热,
在躯干或四肢有明显痛处者,则为并发流注;若毒邪内传脏腑,可引起内脏器官转移性
脓肿;若毒邪流窜附着于四肢长管骨,骨骼胖肿,可形成附骨疽。
2 诊断要点
2.1 初起患部有粟粒性小疮,痒麻相兼,继则掀红疼痛,根脚较深,如钉丁之状。
2.2. 5-7日成脓,中有脓栓(疔根),随后溃脓,肿痛渐消,收口而愈。病程10一
]4天.
2.3 轻者可无全身症状,重者可有寒战、高热、头痛、厌食等毒血症状。
2。4 发生于危险三角区者,若出现高热、寒战,眼角压痛,甚至昏迷,表明已有化
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
2.5 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甚至出现中毒性颗粒.
3 鉴别诊断
3.1 暑疖 亦好发于颜面,但红肿范围不超过3-6cm,根脚浮浅,一般无全身症状。
3.2 有头疽 初起亦有粟粒样疮头,但为多头,溃后状如蜂窝,红肿范围超过9cm
以上。多发于项背部肌肉丰厚之处,发展缓慢,病程较长。
3:3 疫疗 多有疫源接触病史,初起皮肤上有一红色斑丘疹,迅速周围肿胀,作痒
不痛,中央呈暗红色或黑色坏死,而坏死周围有成群的灰绿色小水疱,形如脐凹,很象
种的牛痘,并有严重的全身症状.
(辨证}
本病多为实证,一般根据其发病的初期和成脓期火毒为患的较重,区分为火毒蕴结
证和火毒炽盛证。
1 初期(火毒蕴结证) 疮头如粟粒,或麻或痒,红肿热痛,肿势3—6cm以上,顶
突根深坚硬,或伴恶寒发热,舌质或边尖红,苔薄黄,脉数。
2 成脓期(火毒炽盛证) 疔疮肿胀范围增大,四周浸润明显,疼痛加剧,脓头出
现,伴有发热口渴,便秘尿赤,苔黄腻,脉弦数等。
(治疗]
疗疮为火毒所致,发病迅速,易于扩散走黄,其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应注意内外
合治。出现走黄等变证时、参照有关章节治疗。
1 内治法
1.1 辨证论治
1。1.1 初期(火毒蕴结证) 治宜清热解毒。方选五味消毒饮或黄连解毒汤加减。
1.1.2 成脓期(火毒炽盛证) 治宜泻火解毒。方选五味消毒饮或黄连解毒汤合大
承气汤加减。
加减:恶寒发热,加蟾酥丸3粒吞服;壮热口渴,加竹叶、石膏;不易出脓者,加
皂角刺、穿山甲。
1.2 成药、验方
1.2.1 清解片,每次5片,每日2次;或牛黄解毒片,每次2片,每日2次。
1.2。2 梅花点舌丹,每次2粒,每日2次;含化或吞服,儿童减半。
1。2.3 蟾酥丸,每次3—5粒,每日工一2次,吞服,儿童减半。
2 外治法
2.1 初期 宜箍毒消肿,用玉露散、银花露或冷开水调而围箍,或用千捶膏敷贴
疮头。
2.2 中期 宜提脓祛腐,用九一丹、八二丹并药制苍耳子虫放于疮顶部,再用玉器
膏或千捶膏敷贴。如脓出不爽,并用药线引流。。如脓已成熟,中央已有波动感时,应及
早切开排脓,加药线八二丹,或九一丹引流.
2.3 后期 脓尽新生,宜生肌收口,用生肌散,以太乙膏、红油膏或白玉膏盖贴。
(预防与护理工
1 有全身症状者,宜卧床休息。
2 忌内服发散药,以免疔毒扩散.
3 忌灸法、过早切开、针挑及挤脓,防止跌仆损伤患部,以免毒邪走散,发为走黄。
4 节制房事,情志乐观,忌辛辣、鱼腥、煎博、醇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