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垂象,见吉凶”:古人是如何通过占星来预知祸福的?
古代天文学的一个主要应用就是通过占卜星象来帮助统治者预测祸福。在《史记·天官书》中太史公司马迁就作出了非常精辟的总结,他说:
“自初生民以来,世主曷尝不历日月星辰?及至五家、三代,绍而明之……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
司马迁的意思便是说自从人类有共主以来,哪有统治者不推算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来制定历法的,到了三皇五帝时更是进一步发扬光大……天上有列宿的分布,地上则对应着州域。”这里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即列宿与“分野”。只有了解了这两个概念,才能理解古人为什么能通过观星象来测祸福。
古人为了便于观测星象,通过长期的观察之后便将天上的恒星划分为若干组,每组恒星就被称为是一个“星官”。不过一个星官并不一定就是一颗星,也有可能是几十颗星为一个星官。“列宿”指的就是天上的星官。据统计,先秦文献中提到的星官有38个,恒星200多颗,而《史记·天官书》中提到的星官多达91个,恒星500多颗。而“二十八星宿”就是二十八个星官,二十八星宿是古人观测星象时一个非常重要的“坐标”。
四象与二十八星宿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古代的“四象”,也就是“四神”,即东宫苍龙、北宫玄武、西宫白虎、南宫朱雀,而四象是怎么来的呢?它是与二十八星宿相伴而生的,二十八星宿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各有7宿,每个方位的七宿连在一起的形象就分别是四象的形象,所以,二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以东宫苍龙为例,东宫苍龙就是龙的形象,而组成东宫苍龙的七宿为:角、亢、氐、房、心、尾、箕,这七宿连在一起恰好是龙的形象。角宿为龙角,亢宿为龙咽,氐宿为龙首,房宿为龙腹,心宿为龙心,尾宿为龙尾。并且与商周时期的“龙”字的字形基本一致。
东宫苍龙
不过,二十八星宿的形成及定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最初只是为了判断时令变化,后来二十八星宿的作用不断扩大,古人在观测特殊天象时便以二十八星宿为坐标,星图的绘制也以二十八宿为标尺。前面说到了古人选得星官都是恒星。在古人眼里恒星的位置相对不变,而二十八星宿在天空中的分布恰好组成了一个圆,这样整个星空就相当于被划分成二十八个区域。不过,从上图中也可以看出,这些区域是不等分的,也就是说所占圆的度数是不相等的,比如“井宿”占的度数最大,而“觜(zī)宿”占的度数是最小的。
正是有了二十八星宿作为坐标,古代的占星家才可以通过观察天象的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比如“荧惑守心”这一星象就是通过二十八星宿坐标法观测的。“荧惑”指的是火星,“荧惑守心”指的就是火星居于二十八星宿中的“心宿”处。而这样的星象在古代占星家来看于君王来说是不利的。再比如商纣王在位时出现五星(金、木、水、火、土)聚于房星的天象,古代占星家认为这是预示着殷商即将灭亡。但殷之灭亡即西周的建立,占星家又是怎么确定同一星象于谁有利?于谁有害呢?这就需要利用前面提到的“分野”来确定了。
“分野”简单来说就是将天上的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列国与州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即“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这个理论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在《左传》、《国语》中都有相关记载。唐代的“行山河分野图”就是古代占星中分野理论的最直接体现。这幅图由当代高僧绘制,将当时的京城、州郡与天上的星宿作了非常细致的划分及对应。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也有利用分野来代指地域的,如李白在《蜀道难》中:“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其中【参】就是二十八星宿中的“参宿”,而【井】正是二十八星宿中的“井宿”,参宿是益州的分野,井宿是雍州的分野。而险峻的蜀道正是跨越了益州、雍州两地,所以,李白是以星宿来代指蜀道。
“行山河分野图”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特别有名的出土文物也显示了古代占星中的分野,即新疆出土的汉魏时期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彩锦护膊。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属于古代占星中的常见占卜辞,“五星”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星,“中国”是占星学中分野概念中的“中国”,泛指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这句占卜辞的意思是指这五颗星某段时间在日出前同时出现在东方的星象对“中国”有利。与之相对的便是“外国”,即古代的夷狄地区,也就是若五星出西方则对夷狄有利,对中原不利。一般是指用兵。所以,统治者便会利用这类占卜辞来鼓舞军心。汉宣帝时,老将赵充国奉命征讨西羌,但迟迟没有进兵,汉宣帝便给赵充国下了一道诏书,在诏书中就提到了“五星出东方”的吉兆,以此来催战。
再比如刘邦兵至灞上,通过二十八星宿坐标法,古人观测到了“五星聚于东井”的凶兆。而秦“拥雍州之地”,在当时东井所代表的分野正是秦国,所以,古人便将这一星象解读为秦亡。现代人看来这似乎太过迷信了,但古人受“天人合一”与“天人感应”的思想影响,他们理所应当的把各种奇异星象看作是天对人间的警示。而古代帝王受天命,是天之子,所以,天上的异象多是对统治者的警示,或福或祸,解释权也多在统治者的手中,因此,古代的占星学也多为统治者所利用。
感谢关注
欢迎随手转发~
文物 | 考古 | 历史 | 博物馆 | 读书
订阅号:adou-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