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外患是巩固权力的灵丹妙药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文皇帝十四年 前166年
十四年乙亥,匈奴老上单于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杀北地都尉卬,虏人民畜产甚多;遂至彭阳,使奇兵入烧回中宫,候骑至雍甘泉。
帝以中尉周舍、郎中令张武为将军,发车千乘、骑卒十万军长安旁,以备胡寇;而拜昌侯卢卿为上郡将军,甯侯魏遬为北地将军,隆虑侯周灶为陇西将军,屯三郡。
上亲劳军,勒兵,申教令,赐吏卒,自欲征匈奴。群臣谏,不听;皇太后固要,上乃止。
于是以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将军,成侯董赤、内史栾布皆为将军,击匈奴。单于留塞内月馀,乃去。汉逐出塞即还,不能有所杀。
【译文】十四年乙亥,匈奴老上单于率十四万骑兵入朝那、萧关,杀北地都尉孙卬,虏掠了很多百姓和畜产;然后进军彭阳,派突骑火烧回中宫,匈奴骑兵开始侦查雍州甘泉宫。
文帝任命中尉周舍、郎中令张武为将军,率领战车千乘、骑兵十万驻扎在长安城旁,用来防备匈奴入寇;而拜昌侯卢卿为上郡将军,甯侯魏遫为北地将军,隆虑侯周灶为陇西将军,分别屯兵上郡、北地、陇西三郡。
皇上亲自到前线慰劳军队,操练士兵,统一申明军令,赏赐军官和士卒,想御驾亲征。群臣劝谏,皇帝不听;皇太后竭力劝阻,刘恒终于取消了计划。
于是以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将军,以成侯董赤、内史栾布为副将,迎击匈奴。单于在塞内逗留一个多月后撤退了。汉军追击匈奴到塞外后回师,无法对匈奴造成杀伤。
【解析】一、材料背景
冒顿单于死了,儿子老上单于上位,这场战争是怎么回事呢?汉朝初,西域有两个比较强的国家,月氏和乌孙,汉初,乌孙王被月氏打败,后代跑到了北边的匈奴,投靠了冒顿。冒顿死后,儿子老上单于打着替乌孙报仇复国的旗号,打败了月氏,把月氏王的头盖骨制成酒杯。
月氏残部一分为二,一部分西迁到塔吉克斯坦、阿富汗一带,后来建立了贵霜帝国,这一部分叫大月氏;另一部分没有迁徙,最终化整为零融入了中华民族,这一部分叫小月氏。
老上单于对汉朝的这一次军事行动,其实就是攻灭月氏国后的一次顺手牵羊和试探性进攻,十多万大军既然出动了,就不可能轻易收回去,总得四处浪浪。
自白登之围后,汉朝大体上已经休养生息34年,34年,这是两轮生育时间,换句话说,比如刘邦这一代人生了八个儿子,八个儿子各生八个儿子,等于说人口爆发了两茬。
当然了,这只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并没有算夭折率和死亡率,然后就是百姓家是很难养得起八个儿子的,只是告诉大家,34年的忍辱负重,足以积蓄争霸天下的资本。
老上单于的这一次兵临城下,并没有吓傻刘恒,刘恒并非长于深宫之内的皇帝,8岁封代王,二十多岁才回长安继位,代国这个地方,和匈奴接壤,必须时时刻刻如履薄冰,十多年的枕戈待旦,成就了一颗帝王之心。
刘恒以庶长子上位,上位十多年没什么事功,还被勋贵宗室牵制,他太需要一个机会突破限制,证明自己了,如果这一次能够击败匈奴,一雪白登之耻,就算不能取胜,只要保持不败就可以了,对于刘恒说,插手军中人事调动,亲自慰问军队,刘恒的威望将达到全新版本,权力也将达到新高度。
这么干的前提条件,是军中没有强势核心,各方势力处于平衡状态,刘恒才敢这么干。前期也有过匈奴入侵事件,刘恒都是大事化小的忍了,偏偏这次要硬碰硬,为什么?因为那个时候灌婴还没死,军中有强势人物。刘恒熬死了周勃、灌婴等功臣宿将,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二、刘恒是怎么利用外患集权的?
1.任用亲信
这个时候,汉初名将凋零,都被刘恒熬死了,是时候轮到代系亲信上场表演了:帝以中尉周舍、郎中令张武为将军,发车千乘、骑卒十万军长安旁,以备胡寇。周舍、张武这些代系中央军,借着匈奴入侵的时机,掌握到了十万骑兵。
2.提拔新人
同时提拔任用了一批新人执掌军权。
而拜昌侯卢卿为上郡将军,甯侯魏遬为北地将军,隆虑侯周灶为陇西将军,屯三郡。于是以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将军,成侯董赤、内史栾布皆为将军,击匈奴。
卢卿、魏遬、张相如、董赤这些人,之前有曹参、周勃、灌婴等人压着,升不上去,周灶被吕后用过,栾布是彭越旧部,现在刘恒趁着形势火线提拔,借机施恩不得志者,笼络一批人心。
3.笼络基层
上亲劳军,勒兵,申教令,赐吏卒,自欲征匈奴。
以即将开战为名义,亲自插手军队事务,赏遍基层军官和士兵,这么做的主要目的还是让基层知道他们在为谁效力,受谁的恩赐。
比如说袁世凯小站练兵,袁世凯再北洋军中的威望怎么来的?小站6000士兵,每个月每人的薪水供给都是袁世凯亲手发放,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喝兵血,另一方面是为了向士兵施恩立威。
比如说,有一次发薪水发现银元成色不足,直接把贪污的军需官明正典刑了,就这样硬是把清朝的部队,练成了自己的私家军,口号从“吃朝廷的饭,穿朝廷的衣”,变成了“吃袁大人的饭,穿袁大人的衣”,没别的原因,因为士兵们只服袁老板,都愿意跟着他干。
回到汉文帝,汉文帝利用这次匈奴入侵的危机,在军中任用一批亲信,提拔一批新人,笼络大批基层,最终掌握了军队。虽然最后由于太后担心刘恒重蹈刘邦覆辙,而极力阻止,最终取消了行动,但刘恒的目的已经基本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