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角也有晚年(三国演义与三国志)
关于配角到了晚年,性情大变的例子,在《三国演义》里也有不少,在这里我举两个例子,曹操的两员将官,徐晃和于禁。
徐晃在《三国志》当中也是战功赫赫,而且最突出的是他治军严明,关羽水淹七军,攻打樊城,最后曹操这边是徐晃带兵解围,立下大功,回来之后,曹操亲自去劳军。当时曹操身边很多大将也都驻军在那里。曹操来的时候,其他大将营中的士兵都纷纷脱离自己的阵营,跑去看热闹,只有徐晃阵营里的士兵一动不动。曹操看了这幅情景,不禁感慨道:“将军真有周亚夫之风啊。”周亚夫是西汉时的名将,他带兵驻扎在细柳,皇上带人来劳军,这支部队一切如常,该怎么办就怎么办,皇上也得守军营的规矩。所以曹操觉得徐晃治军严整,不亚于周亚夫。
由于《三国演义》拥刘贬曹的倾向,曹操阵营里的大将高光时刻都不多,徐晃的这个“周亚夫之风”自然也没写进去。不过徐晃也小露了一把脸,就是在杨奉董承救驾那回,当时曹操已经把皇上接到自己这里,董承还则罢了,杨奉不干,他带人来截杀曹操,也想抢皇上。这时候徐晃是杨奉手下大将,当先出马,和许褚大战五十多回合,不分胜负。要单论武力,许褚在曹操这边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所以徐晃的战斗力也不差。而且,后来曹操派满宠劝降徐晃,徐晃同意了。满宠建议徐晃杀了杨奉,作为给曹操的见面礼。徐晃说:“以臣弒主,大不义也。吾决不为。”就这点上,徐晃的人品就比吕布强得多,吕布投降董卓时可是毫不犹豫就把自己原来的干爹丁原一刀宰了。毛宗岗先生也这么评价:“与吕布杀丁原大相悬绝,公明真义士。”
上面看出徐晃这个人人品很不错,但到了晚年,他也有点变了。在曹操和刘备的汉中争夺战当中,徐晃和王平为先锋,兵进汉水。到了河边,徐晃就要过河,王平劝徐晃,说我们背水列阵,如果被袭击,我们退不过河,那损失就大了。徐晃说你不知道韩信背水一战的典故吗?王平说咱们的对手和韩信的对手那真不一样,咱们这么干就要找倒霉。徐晃不听,果然被黄忠和赵云击败。徐晃回去埋怨王平不救他,王平说我要救你,咱们老家都没了。徐晃恼羞成怒,就要杀王平。王平也不是吃素的,干脆反出大营,投了刘备。徐晃回去见曹操,不说自己的问题,把失败的原因都推到王平阴谋造反上,跟年轻时的徐晃相比,很是不厚道。
相比于徐晃,于禁的事迹更为明显。看《三国演义》,可能您觉得于禁在曹营众将当中都算配角。其实在《三国志》当中,于禁在曹操阵营中的位置相当显赫。他也是治军严明,一切缴获都归公。而且战场上能攻坚,让他押运粮草,也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前面说张辽的时候提到过张辽劝降了昌豨,但这个昌豨真是脑后有反骨,后来又反了。这回是于禁带兵平叛,又把昌豨打得山穷水尽,昌豨又要投降。而且在这之前昌豨和于禁关系不错,他觉得这回是老于带兵,我投降没什么问题。大伙一看,昌豨又投降了,而且和咱们于将军又是朋友,那就把他送到曹操那去呗。可于禁不干,他说:“曹公曾经有命令,被包围,没有任何希望的人投降,不应该被接受,这个态度很不端正。虽然昌豨跟我是朋友,但我不能废了这条规矩。”于是来了个挥泪斩昌豨。曹操听说这事以后,说了句话:“你说昌豨投降,他不直接来找我,找于禁去,这纯粹就是他自己活腻歪了。”
于禁还有一件更为露脸的事,这件事《三国演义》也写进去了。就是曹操战宛城,收降张绣。后来曹操忘乎所以,霸占了张绣的婶子,张绣又反了,突然袭击曹操,差点要了曹操的命。曹营这边是一片大乱,曹操收降的原来青州的黄巾军趁机作乱,烧杀抢掠,正好让于禁遇到了。本来这些青州兵归夏侯惇统领,和于禁没有直接的上下级关系。正常情况下于禁应该跟夏侯惇说,让他去管自己的人。但事出紧急,鬼知道夏侯惇在哪儿。于禁毫不犹豫,直接出兵平息叛乱。这时候曹操让人家追的跟孙子似的,什么他都不知道。青州兵腿快,跑到曹操那儿,来个恶人先告状。于禁管住了这些兵,才去见曹操。到了曹操这儿,还是先扎好大营。大伙都劝他:“那边的人早就把您告下了。您还不麻利儿地过去解释,还在这儿耽误功夫。”于禁说:“现在一片大乱,我急急可可赶过去,这边要是被人家偷袭,咱们就全完了,所以我得把最该干的事情干完,再解释自己的事情。”曹操是个明白人,直接跟于禁说:“将军在匆忙之中,能整兵坚垒,任谤任劳,使反败为胜。虽古之名将,何以加兹!”这句话《三国演义》一点没改,照搬的《三国志》。
就是这样优秀的于禁,到了晚年,性情也开始变了。水淹七军那段,于禁带着庞德去迎战关羽。庞德在阵上射中关羽胳膊,本来要乘胜掩杀,结果于禁却鸣金收兵。为什么收兵,《三国演义》上写“原来于禁见庞德射中关公,恐他成了大功,灭己威风,故鸣金收军。”扯自己人后腿。而且,后来水淹七军,庞德和于禁都被抓了,庞德是大义凛然,誓死不降。于禁呢?原文上写“拜伏于地,乞哀请命”。这和当年的于禁完全就不是一个人啊。
《三国志》里没有于禁扯庞德后腿的事情,但庞德就义,于禁请降的事情可是记载的清清楚楚。曹操听到这个信儿之后,也是仰天长叹:“于禁跟了我三十年,怎么关键时刻还不如刚刚归降我时间不变长的庞德呢。”
后来吕子明白衣渡江,拿下荆州,救出于禁,送回曹营。这时候曹丕已经当了皇帝,他见到于禁,还好言安慰一番。因为曹操死的时候,于禁在那边关着呢,没见着最后一面,曹丕让于禁去曹操的灵前吊祭一番。可是曹丕提前让人在陵墓的墙上画上庞德宁死不屈,于禁屈膝投降的画,于禁一看,这个臊得慌啊。回家就病了,然后也一命呜呼了。这点儿《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完全一样。
不说于禁了,这件事感觉曹丕有点不厚道,你要是一直就不给于禁好脸色也行,你这个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有意思吗?这也是曹丕不如他爸爸的地方,而且曹家人有点黄鼠狼下耗子,一辈不如一辈。下一段咱们就说说曹操这些后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