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近代名人——王鸿图
王鸿图(公元1874年一1932年8月21日),字壮猷,号小筱斋,又号小斋,今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虹溪镇人。其父王炽是清代商人,英国《泰晤士报》在评选的十九世纪10年代世界首富中排名第四,是清代唯一一名榜上有名的中国人。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三代一品红顶商人”。李鸿章(今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人)语:“犹如清廷之国库也”,民间称为“钱王”。因此,王鸿图1岁便是清朝一品官员。不仅荷包里有花不完的钱,而且手里还握有巨大的权力,在晚清的中国恐怕只有王鸿图。但王鸿图却创造中国“另类”第一
王炽幼而颖异,王炽上面还有三个哥哥,在王炽很小的时候,三个哥哥就全部去世,没有多久,父亲也去世,家中就只剩下母亲还有祖母。家境甚窘,少年的王炽不得不放弃读书,拿着母亲变卖首饰和衣物凑得的20两银子,出门学做生意。从家乡弥勒虹溪购土布挑到竹园(今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竹园镇)、盘溪(今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盘溪镇)贩卖,又把那里的红糖购回销售。凭着勤劳和机敏,王炽不久就积攒得百多两银子。于是,王炽扩大经营范围,组织马帮,往返贩运土杂百货于临安(今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府属各县和泸西(今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师宗(今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丘北(今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之间。在王炽20岁时,已在滇南一带小有名气。被称为“滇南王四”,马帮生意也做得越来越大。清朝同治初年,王炽避祸重庆。见重庆商业繁盛,又居水陆交通要冲,宜在此设庄贸易,于是,租得临街房屋一间,正式挂出“天顺祥”商号,来往川滇互贸。随后又与席茂之(籍贯不详)在云南昆明合资开设“同庆丰”商号。数年经营,成为滇中富商。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仓皇出逃陕西西安,所带银两不足大队随行人员衣食,向王炽求援。王炽力排众议,认为爱国必须忠君,只有先把外国侵略者赶出去才能谈自家的事,因此十万火急下死命令:慈禧人马所经地方,凡王炽“同庆丰”分行须全力出资力助。慈禧回北京后,对王炽大为赞赏,还下旨召见,可惜王炽当时已经生病。时国库空虚,资金短缺,百废待兴,王炽发动海外及国内各分行融资接济。人祸未息,天灾又降,晋、陕两省大旱,黄河断流,王炽仗义疏财,捐银数百万两给工部兴修水利,被李鸿章称为“犹如清廷之国库也”。清廷根据王炽的义举,先后赐“急公好义”和“义重指群”匾额以旌表中,并赐四品道员职衔,恩赏荣禄大夫二品顶戴花翎、广东补用道,诰封“三代一品”封典,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唯一的“一品红顶”商人,超出了胡雪岩的“二品”商人封号。三代一品:就是王炽是一品官,王炽的长子也是一品官,王炽的长孙也是一品官。一品官是什么概念?太师、太傅、太保、光禄大夫、殿阁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只有这七个级别的重臣,才是清朝真正的一品官。
由于家庭的原因,王鸿图自小便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其王炽为了让儿子能有一番更大的作为,不仅给儿子请来了两位宿儒,而且还为请来了三位练武的师父。王炽让儿子习文练武的同时,还极其注重对儿子的言传身教,使王鸿图从小养成了不恃强凌弱、讲诚实信用的品格。自幼随父贸易,曾随父侨居香港和缅甸、越南等地并往来国内各大城市“天顺祥“分号熟悉掌握经营情况。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王炽因病去世(钱王一生育有两子三女,长子王鸿图,次子王尧图。三个女儿均嫁入当时的名门望族)。王鸿图继承了父亲的产业,但王鸿图却没有满于现状,而是用自己的能力,在将父亲留下的产业经营好的同时,开拓了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王鸿图担任第一届云南商务总会协理,清宣统元年(1909年),王鸿图又继续担任第二届商务总会总理。王鸿图和陈荣昌(今云南省昆明市人)等人共同向清政府请求,让云南昆明作为“自辟商埠”开放。清宣统元年(1909年),王鸿图召集了19位股东,投资50万银元,成立“商办耀龙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建成当时中国大陆首个水电站——石龙坝水电站。后人这样评价王鸿图:当年成立“耀龙电灯公司”的壮举:如果不是王鸿图,云南昆明本地人至少20年后才会用上电灯。在当时,王鸿图能选择能源产业,投资水电站,目光是极其超前的,足见其头脑不简单。王鸿图绝不是一个花花公子富二代。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修建滇越铁路时,为了让中国取得滇越铁路[当时这条铁路的全名是:滇——越——腾(今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蜀,可惜后来,腾——蜀路段没有修成]的修建权,王鸿图捐资十多万两银子,将修建权收了回来。之后,王鸿图组建了铁路公司,由于缺乏技术,还出钱派人专门到比利时进行学习。民国二年(1913年),到家乡“虹溪开办织布厂”。民国三年(1914年),在云南昆明翠湖边,参与建成“昆明自来水公司”。改善了部分昆明人饮用井水、河水的不卫生状况。这是西南创办的第一家自来水厂。在公益事业上,王鸿图也继承了王炽的优点,做了很多好事。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八月二十一日,王鸿图在昆明病逝,享年58岁。后归葬于弥勒五山烟子寨祖茔地。
延伸阅读:红顶、石龙坝水电站
红顶:清代官帽的特有款式。自清以来,借指高官。清初雍正八年(1730年)前,“顶戴”定制如下:一品用红宝石顶,二品用珊瑚顶,三品用蓝宝石顶,四品用青金石顶,五品用水晶石顶,六品用砗磲顶。后来因为用玻璃代替了宝石,所以称“呼上”,也相应地发生些变化。如称:一品为亮红顶,二品为涅红顶,三品为亮蓝顶,四品为涅蓝顶,五品为亮白顶,六品为涅白顶。至于七品的素金顶,也被黄铜所代替了。
石龙坝水电站: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滇越铁路[当时这条铁路的全名是:滇——越——腾(今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蜀,可惜后来,腾——蜀路段没有修成]即将通车时,王鸿图获悉法国以铁路通车需用电为理由,要求清政府批准在云南昆明建一座水电站为电源,并包销机器设备,承揽全部工程建设后,乃起意自办电厂。当时,云南劝业道刘永祚(字岑舫,今福建省人)、新任云贵总督李经羲(今安徽省合肥市人,李鸿章侄子)均有自办电厂的想法,但提出的官商合办后无人响应。此后,王鸿图联合19位云南富商向云南劝业道禀呈建水电站的报告,并成立商办的“云南耀龙电灯有限公司”。李经羲在给王鸿图的回复中,特别提到:“自此25年内不许外人来滇办电”。可见当时清政府对王家利益的保护。云南省劝业道(清末官制,相当于主管一省工商业的厅、局机构,由农工商局、矿务调查局合并而成)道台刘永祚顺应人民呼声,为保护主权而加以拒绝法国人的要求,并向云贵总督李经羲(李鸿章侄子)请准由本省官商合办。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末,云南昆明街头贴出告示:各商号市民均请注意:今有法人企于我滇池出口之螳螂川办电,为吾国吾民之利权所在,为壮我民族之实业,经与云贵总督府初议,拟由本省官商合资自办。兹鉴政府财力所限,如愿意入股集资者,不分卑贱多寡,望即与劝业道索函取章,共促办电早成。
清宣统元年(1909年)十一月,筹建石龙坝电站工程约需银币50万银圆,因官方资金筹措无果,经刘永祚与云南省商会总理王鸿图多次磋商,改为商办(私办)。招募商股,定名为“商办耀龙电灯股份有限公司”,由王鸿图任公司总董事长。董事会成员有董润章(籍贯不详)、刘诚和(籍贯不详)、左益轩(籍贯不详)等十九位云南各界知名人士。先后实收入商股8856股,每股银圆10元,共收入商股花银圆88560元。
清宣统二年(1910年)二月十一日,刘永祚接到王鸿图等的文案后,当即批复“农工商部注册给照”,并将此案转呈李经羲,李经羲当即批复同意。第二日,以王鸿图为首的“云南耀龙电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随后,云南耀龙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同德国西门子电气公司签订供货合同。清宣统二年(1910年)七月十七日(有说公历八月二十一日,而七月十七日是家历),石龙坝水电站开工。
民国元年(1912年)元月,中华民国建立。民国元年(1912年)五月二十八日,送电典礼在云南昆明翠湖海心亭举行,云南商务总会代总理陈德谦(籍贯不详)宣布“修建石龙坝水电站,乃我云南人民权利所在,为其早日建成开灯,刘君岑舫颇费苦心,左君益轩不辞艰难,诸同仁协力相助,如是告竣。”左益轩宣布“开灯即是”,随即数十盏灯泡亮起。石龙坝水电站成为中国第一个水电站。
石龙坝水电站引水渠长1478米,落差15米,引用流量4立方米/秒,安装两台德国西门子电气公司出产的240千瓦发电机和奥地利伏依特公司制造的水轮机,并机运行。民国元年(1912年),投产的第一车间远景千伏电压输电线路经34公里输电线(杆塔采用木杆),向云南省昆明市区送电。至小西门水塘子(今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境内)变电站降为3300伏,分送市区的变压器,再降为110伏供用户照明,送变电设备也由德国西门子电气公司供应。石龙坝水电站至市区的23千伏、34公里高压输电线路是我国当时电压最高的输电线路,3000盏电灯照亮古城昆明的夜空,中国水电事业从此起步。云南昆明也成了中国最早通电的城市之一。
石龙坝水电站正式送电是民国元年(1912年)四月,但卖电却成了难题。几千年来人们只知道油可以点灯,不知道水也可以点灯,好奇归好奇,真要让人掏钱买就难了。公司总经理左益轩办法想尽:先是上街贴告示,然后是组织人员敲锣打鼓上街卖电。可“电”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人家根本听不懂,交换半天也不知道你“葫芦里卖的是啥药”。最后左益轩决定,采取“由公司免费供给灯胆、灯头、花钱,电灯试用一个月,如意之后再按长灯计费”的方式来普及。果然,老百姓发现这个东西确实神奇,线一拉亮了,再一拉熄了,不用油也不用吹,又亮又不熏眼睛。慢慢地有人上门登记装灯接线了,石龙坝卖电的局面才得以打开。随着石龙坝水电站建成投产,云南的电业工人队伍诞生了。当时工人有百余人(包括发、配电),人员大多由董事、经理、股东职员介绍进来。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又将最初安装的两台240千瓦小机组拆除,增设第二台720千瓦机组,使一厂最终规模达到1440千瓦。工程竣工后,公司改名为“昆明耀龙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由于一厂只利用落差15米,仅为河段总落差的一半,故在民国十三年(1924年)到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间,又引用一厂尾水,再利用落差15米,先后建成二厂和三厂,装机容量分别为1000千瓦和480千瓦。资料记载:当时石龙坝水电站的发电量,可以同时点亮4800只100瓦的电灯。石龙坝水电站经过三四十年新建、扩建和改建,到1949年,全厂总装机容量为2920千瓦。
抗日战争时期,石龙坝水电站由民用供电转为军工生产和云南昆明防空报警电源供电,为全民族抗战作出贡献。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到民国三十年(1941年),石龙坝水电站曾遭到日本飞机四次轰炸。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十二月十六日日上午九时四十分左右,8架日军飞机飞至石龙坝上空,投下1枚燃烧弹和8枚重型炸弹。其中一枚重型炸弹在距一车间20米处爆炸,弹片、飞石打烂门窗玻璃90多处,另有7枚分别落在田间山坡爆炸6枚,二车间房顶被飞石打穿一个洞,弹片击伤一名工兵。弹坑深处5米,直径20多米。云南解放后,石龙坝水电站将弹坑开挖平整成池,被人称之为“飞来池”,1998年加盖凉亭建成公园,成为职工休闲的好去处。
资料秘载:石龙坝水电站的建成,推动了云南昆明造币、自来水厂、灌溉、五金加工等产业的发展。石龙坝水电站成为中国水电技术的摇篮,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电力建设、生产管理制度。在抗战期间,石龙坝水电站担负着云南军工生产、防空警报等供电任务。电站在发挥工农业生产、居民用电等职能的同时,还发挥了调节滇池水位、防洪抗旱、灌溉农田的作用。
至二十一世纪,石龙坝水电站的发电量已逐步减少,经济价值逐年下降。但是石龙坝水电站仍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石龙坝水电站从清光绪年间至现在已运营120年的时间,堪称工业奇迹。石龙坝水电站见证了中国工业一百年来发展的艰辛历程,体现了云南人民“爱国报国”、“实业救国”、“敢为人先”、“艰苦创业”的可贵精神,挺起了一个民族的脊梁,铸就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是云南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骄傲。
那么,石龙坝水电站是不是中国第一座水电站呢?准确地讲,台湾省的龟山发电厂才是中国第一座水电站,而石龙坝水电站,从概念上讲,应该是中国大陆第一座水电站,并且是由中国人投资的水电站。因为早在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中国台湾已经建成了一座水电站,叫“龟山发电厂”,其装机容量750千瓦,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废弃。不管怎么说,台湾毕竟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王鸿图像
清末全球第四大富豪、云南一品红顶商人王炽一家人(中坐为王炽)
王炽次子王尧图婚礼(右二为王炽)
云南布政使刘春霖(今贵州省人安顺市人)至昆明二十二牙行照会:照会上签阅者有广东补用道王鸿图
王筱斋(筱斋为王鸿图字)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特制刻瓷文房珍品官窑水盂
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青年路92号——圆通山公园
圆通山公园西北角螺峰阁,螺峰阁建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由云南富商王鸿图、王尧图史弟俩捐资修建
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海口街道青鱼社区的螳螂川上游——石龙坝水电站(中国第一座水电站)
石龙坝水电站
石龙坝水电站俯瞰图
石龙坝水电站俯瞰图
石龙坝水电站
石龙坝水电站
中国第一台水轮发电机组(德国西门子公司发电机组),一百多年过去了古老的西门子发电机组如今仍在正常运转
新发电机组(国产发电机组)
新、老发电机共处一室
飞来池
石龙坝水电博物馆(石龙坝水电站办公楼旧址)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中国台湾已经建成了一座水电站,叫“龟山发电三厂”,其装机容量750千瓦
民国二年(1913年)重建的“龟山发电厂”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废弃的“龟山发电厂”厂房
“龟山发电厂坝址遗址”
位于云南省红州弥勒市虹溪镇东门街中段——“三代一品封典”坊[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王炽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