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眼评图】 不同寻常的守望:源于洞庭 不止洞庭

【摄影/周沛 评图/杨徽】全民摄影时代的来临,摄影可谓天底下无新鲜事,譬如以守望为题材的守望土地、守望家园、守望河流、守望时光等属于摄影人拍得高频的影像,但年轻的摄影师周沛依然选择了守望,守望他生于斯、长于斯的洞庭,也许是源于深入骨髓的挚爱、或知难而进的勇气、或创新超越的自信,当整个《守望洞庭》摄影项目展示在我们面前时,他让我们看到了不同寻常的洞庭,经过视觉元素的解码和编码,构成了独具人文生态价值的图谱,鲜活真实的人物群像。主题演绎独特而远见,影像叙事多元而生动,审美表达个性而新意,充满人文关怀和思辨色彩,彰显专业精神和探索意义,具有艺术的感染力和社会的影响力。

第一章:环境

树上的画框,笔架嘴村。2019.10.7

水上的餐厅,岩汪湖镇。2019.7.9

水边的观音像,茅屋湾村。2019.6.22

假山上的小孩,文步桥村。2019.11.3

废弃的工业设施,刘房嘴。2019.10.7

01 项目:成功绝非偶然

摄影,用直觉和技术,再加上机遇,也许能得到一张好照片。但作为影像项目绝非渔夫撒网式的日常偶遇,零散捕捉所为之,而是要像农夫式提前谋划、系统耕耘才会有收获,拍摄这样大型项目要有体系化的设计与保障,仅凭单打独奏的力量是很难达到效果的。除了需要知识和素养的积淀外,最终决定的成功因素是摄影师的格局,格局相当重要,有格局才能有眼光、有责任和使命,格局成就了周沛宽域的视野,专注的用心,对题材发现的敏锐目光,对整体策划运营执行的能力,他从选材、立意、主题提炼、拍摄实施、表达展示的精心谋划。历时 1年,洞庭阡陌奔波,行程辗转上万公里,拍片上万张,否则在如此高度同质化题材现实情景中是难以突破和拍出新意的。

第二章:湖泊

洞庭湖岸的渔民,西洞庭湖群英村。2019.10.5

站在湖边的渔民,西洞庭湖坡头渡口。2018.12.13

传统的鸬鹚捕鱼即将面临消失,西洞庭湖坡头渡口。2019.3.14

渡口边的小商贩,西洞庭湖新堤拐渡口。2019.6.22

湖边晾晒的鱼干,东洞庭湖六门闸。2019.11.29

江边一处正在打桩的楼盘 | ©2019.8.7

推销江景房的年轻人 | ©2019.4.22

02 主题:源于洞庭,不止是洞庭

纵观历史脉络,人类的文明与文化无不因水而生,四大古文明有的因河水干涸而枯竭,当今著名公共考古作家布莱恩·费根《灵丹妙药:水与人类的历史》一书畅销,源于概念的认同,证明了以水与人的关系为轴心构成的水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洞庭是一汪湖泊,一方山水,曾是屈子流放行吟处,范公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句地,还是这方黎民苍生身心的栖息之所。

水与社会、自然、生活息息相关,《守望洞庭》这个主题演绎独特而远见,它像一个棱镜足以折射并观察人类是如何与环境互动、与社会共融的,足以关联起人类生活哲学和行为路径,追溯“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的命题。《守望洞庭》以“自然”“湖泊”“土地”“人物”4个板块的立体铺展,让我们置身在传统与现代交汇冲突的文化场域、人与自然环境的生存境遇中,对自身痛感与欣慰、忧郁与希望、困顿与梦想、乡愁与远方、敬畏与征服,回报与掠夺、依赖与惩罚等方面发出切身体会和深刻反思,它事关人们的生存状态、资源生态、思想观念、精神气质、生命意识、意义价值等,是生理与心理、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理智等深层次交融的复合体或“精神地形图”,甚至让影像的核心本质直面矛盾和对立,揭示出人类文明如何发展和自然所面临的挑战之间的冲突,追求自己的理想而被不断建造的生态与生态未来的内在联系。长远生态的建设呵护和目光短视的自我毁灭间引发深沉的拷问。勾连人们当代经验、历史记忆和精神河流,印证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追求之迫切、五大发展理念之紧迫、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之急迫,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必然,源于洞庭,不止是洞庭,彰显作品的现实意义。

第三章:土地

城市边缘未规划的土地,失地农民开垦菜地,戴家岗安置小区。2019.11.16

清晨,地里的农民,军刘村。2019.5.26

入土之后,坟山湾。2019.6.28

路旁的功德牌,土地岗。2019.10.27

土地的主人,仓儿总蔬菜基地。2019.10.7

03 影像:超越传统叙事

艺术只有好坏,没有新旧,从过去到现在的作品莫不如此。不重复以前老路,独立独行,跨界创新,让摄影成为极端个人行为才是成功之道。周沛将电影的板块式叙事方式运用于《守望洞庭》摄影项目当中,在融合中超越自我。打破传统的一条线索、一个逻辑顺序的叙事模式,在有限的时段内融合了多个叙事,给观众更多的信息,更多的思考,更好的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给观众带来截然不同的观看体验,精心营造影像的不同叙事风格和情感向度,使影像叙事多元而生动。围绕《守望洞庭》这一主题以4个不同的板块的内容调性来进行个性定制,收到了不同凡响的效果。譬如“自然”板块中很多以无表情的冷静在对自然风景出现的新地貌和社会景观思考中,感知“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力量。“土地”则以速写的方式把人们的诗与远方与故园文化的最初启蒙---乡愁表现得丝丝入扣。也描绘出了血浓于水的亲情。在每个板块的精心设计和立体组合下,让作品更加丰富、厚实,毫无违和感。

第四章:人物

周子凡,8岁,常德市人,在老家的院子里,他好奇的问:枯木里为什么长出新叶来。2019.10.28

周运凤,70岁,群英村人,在自己的渔船上,他说:做了一辈子渔民,现在我们要上岸了,还真是舍不得这些鸬鹚。2019.12.1

范妹子,64岁,军刘村人,在自家厨房外,她说:自家养的鸡够逢年过节吃,还能送亲友。2019.11.3

肖运良,68岁,太子庵人,在自家田地里,他说:我从小放牛,那时候牛吃什么,人就吃什么。2019.11.3

04 拍摄:让纪实与观念互涉

审美表达个性而新意体现在摄影家具有个人色彩与标签的题材选择、主题挖掘,创作手法、塑像方式、艺术语言的选择与构成。《守望洞庭》项目对议题表现不只是停留于事实的记录,客观的引用,而是对项目进行精准的把握、介入和批判,深入现场,力求精准而深切地关注和把握现实状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人化的思考,情感化的注入,借助敏锐的艺术感觉和对整体的审美观照,并通过对偶然或瞬间情感、意象、 场景、思想、智慧的感悟,来捕捉和刻画土生土长的“湖人们”的生活方式、生命意识、个体人格和深层心理的变化,从而准确把握时代生活的精神脉络与基调,使片段牵挂着整体,小人物关联大社会、瞬间系缚着时代,生活表层的偶然现象折射出历史脉动的内在力量。从而完成纪实摄影与观念摄影的互涉,达到了纪实性与观念性之间的平衡与兼顾,这是纪实手法的可贵探索与升华,此外,在看似熟悉的影像带来的陌生感观看,看似寻常的场景赋予的隐喻或象征的意义也不失为创作的亮点。如“湖泊”板块中路边遗弃散落的沙发,外墙上挂出的倒立的美术体“贵”字等细节视觉元素,“人物”板块除了肖像,还有生活的场景与道具的烘托,不仅是在记录,更多的是在传递观念,我想,真正具有个性而有新意的摄影作品是一定能够走进观众的心灵深处而引发同频共振的。

当然,图文并茂是摄影人理想的追求,但愿在展示精彩图片的同时进一步把握文字的精准度和鲜活感会更加为作品锦上添花。

HPA/《守望洞庭—人文影像调查》系中国文联2019年青年文艺创作扶持项目,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启动,将在12月30日上午10时8分在常德市文化馆举办摄影展暨画册首发式,其展览将持续五天。现诚挚邀请广大摄影人及社会各界人士前往,共襄盛会。本次展览由湖南省摄影家协会主办,湖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熊汉泉策划,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周沛摄影。

周  沛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湖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1985年出生于湖南常德,独立设计师,摄影师,策展人。
中国文联青年文艺创作项目扶持对象,国家艺术基金青年人才培养对象,首届尼康中国青年摄影人才发展对象,入选索尼青年摄影师发展计划,第三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潜力新锐,摄影作品连续三届入选湖南艺术节。获第14届中南六省设计艺术大奖中南之星,湖南之星金奖。

《守望洞庭》 画册同期首发


喜欢周沛的影像,朴实,无华,娓娓道来,像涓流慢慢浸入你的心田,周沛对家乡爱得深沉,正是因为这份爱,使得他的影像少有胭脂气,却多了一份故土的烟火味。作为当代影像的表达方式,周沛的田野调查和采写,多彩却又促人思考与联想,照片暧昧而又直接的对当下中国农村社会现实进行温和的批判和真实记录,尽管有些照片略现稚嫩,但周沛的镜头里逐渐有了光芒。

——张黎明

2019/12/6 于日本

“金像奖”获得者、湖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我喜欢周沛的《守望洞庭》,他追问着我从哪里来?要往何处去的灵魂拷问,在给予生命体的故乡中搖曳着飘荡的小船,找寻着归岸……章节中的亲人、土地、湖水、自然已淡去了童年的记忆,犹如史蒂芬·肖尔“新地形”学充斥着似是而非的过往,荒诞、周遭、欲望与利益改变着眼前,新社会型的自然化正在消解着温暖的故土,周沛不是一个旁观者,他用当代的柳叶刀解剖着现实,精准的影像构成,隐喻而富有象征性。

——杨延康

2019/12/3 于成都

著名摄影家、法国VU图片社签约摄影师


《守望洞庭》是一本很“当下”的书,书中作品抓取入画的,都是具有鲜明时代痕迹的景观和人物。《守望洞庭》能够晋入“创作”的境界,来自于在作品中的自我体现。虽然反映了时代巨变的主题,但周沛的镜头语言是干净和从容的,没有刻意渲染所谓“日新月异”、“一日千里”那种一惊一乍的感觉。整组作品的情绪是淡淡的,不见大悲大喜、大起大落。把所有改天换地,融在不同声色当中。

——许华飞

2019/2/8 于北京

摄影理论家、教育家、资深影评人


周沛将电影的板块式叙事方式运用于《守望洞庭》摄影项目当中,在融合中超越自我。打破传统的一条线索、一个逻辑顺序的叙事模式,在有限的时段内融合了多个叙事,给观众更多的信息,更多的思考,更好的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给观众带来截然不同的观看体验,精心营造影像的不同叙事风格和情感向度,使影像叙事多元而生动。

——杨 徽

2019/12/5 于苏州

“金镜头”奖评图专家、资深影评人


我并没有去过洞庭湖,一切美好臆想均来自于只字片语的文字材料。而此时周沛兄的片子,送来了一个真实的洞庭湖,比想象更温婉,比百度更鲜活。《守望洞庭》在编辑逻辑上按照宏观→微观、别处→近处、他人→家人的递进方式,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周沛的《守望洞庭》既是对洞庭湖影像历史的一段重要文献总结,也是未来新洞庭时代的开篇之作,我们将拭目以待。

——袁徐庆

2019/12/10 于无锡

江南大学教授、策展人、资深影评人


他用冷峻的目光搜寻和纪录着湖畔的偶然和陌生,通过诸多的视觉元素和符号,表现洞庭湖自然生态的有序或无序,揭示人们对洞庭湖行为的理性与荒诞。同时,在创作过程中,坚持简约而不简单,白描而无不描,根据主题内容,十分注重将主体之外的讯息恰当的点缀在画面之中,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故事性和可读性。从而,唤起人们的思索和觉悟,让更多的守望者和守望者的关注者们,置身其中,或兴奋、或忧虑,或反思。

—— 郭道义

2019/12/10 于常德

摄影家、作家、文化理论研究专家

》摄影评论家公众号

 Photography critic WeChat public number

独立评论,你的思想才是你的高度

常年征集:评图作品、评论议题、热点事件

编辑微信:LYCH_YH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