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骨之前,要懂得三步定位诊断法
第一步:神经定位诊断(询问病史及自觉症状)
询问病史时,除性别、年龄、职业外,要着重了解下列内容:详细询问外伤史,从小至今,包括青少年时期的外伤史,少儿患者应了解其有无产伤。头、颈、背、腰、臀部外伤后常常不是马上出现症状,尤以慢性劳损更是如此,因外伤史在第一次接诊时易于忽略。重视外伤史的询问,对治疗方案的制订有特别重要意义。
职业、工作、生活姿势是慢性劳损的因素;要询问脊柱症状与内脏症状可能的联系,起病是突然发作还是逐渐发生,发病突然者多有诱因,了解发病诱因,以利预防复发。
要有脊柱整体观,询问清楚出现症状的时间与各部位各种症状出现的先后过程,脊柱生物力学失衡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各段发病脊椎和症状之间的主次和轻重缓急。
询问疼痛的性质,是酸痛、麻痛、钝痛、烧灼性痛或放射性痛?是持续性痛或间歇性痛?体位改变时对疼痛的影响:加重、减轻还是不变?疼痛的具体部位应了解准确,在头、颈、胸腹、腰背、臀部及四肢的哪一范围内。感觉有无异常,如有异常,要了解是麻木感、针刺感、肿胀感、冷厥感还是灼热感?感觉有无减退或消失。有无运动功能障碍?达到什么程度?肌肉有无萎缩或代偿性肥大?有无上肢出现持物落地现象?下肢有无僵硬、踩棉花感?是否发生截瘫、偏瘫、单瘫或交叉瘫及面瘫等情况?
询问病情时,除了解周围神经损害的情况外,应同时了解该节段交感神经所支配的内脏或器官有无病理性症状。
例如颈椎病人有无头晕、恶心、呃逆、心慌、多汗;有无不明原因的血压波动(过高或过低);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视力模糊、闪眼、流泪或眼干、复视、瞳孔散大、眼睑无力下垂或眼睑持续抽搐、眼窝内抽痛或霍纳氏综合征、视野内冒金星等症状;或发生神经性(非耳内病变)的耳鸣、听力下降;发生慢性的咽喉部不适或吞咽困难。腰背部疼痛不适的病人有无上腹(肝区或胃脘区)疼痛,反酸嗳气,腹胀肠鸣,大便稀溏或便秘等症状。有无尿频、尿痛、早泻、阳萎或痛经等症状。
总之,询问病情时,应包括发病脊椎相关的脊髓节段、周围神经和交感神经损害的临床表现和血液循环、淋巴循环是否正常。通过以上询问,初步分析是什么组织(脊髓、神经根、交感神经、肌肉、血管或淋巴管)在什么部位受到了损伤,初步定出发病的脊椎或关节。
1、 麻木、疼痛的肢体,按周围神经分布,作出发病的脊椎范围的初步定位判断。
2、 有内脏、器官病症,按交感、副交感神经节段,作出发病脊椎的初步判断。
3 、有脊柱局部症状的,按椎旁肌肉、韧带、筋膜附着的椎间关系作出判断。
4 、无上述临床表现者,按症状部位的动脉供血、脑和脊髓损害作出判断。
2第二步:触诊、检诊定位诊断
1、横突、关节突触诊法:术者用右手拇、食指轻置患者颈椎横突后方与关节突处(先从乳突尖处触及第一颈椎横突,然后向下后方移至2、3颈椎后关节处),向上下滑动对比,触清关节突有无隆起和横突左右是否对称。如有异常,应检查是否同时有压痛和病理阳性反应物——硬结,肌痉挛的索状物、摩擦音等,若有即为小关节错位体征,若无则为先天性畸形。(由于颈椎棘突多有分叉,且长短悬殊,触诊容易有误差,以检查横突关节突较好。)
2、棘突触诊法:用于下位颈椎及胸腰椎的检查。术者右手食、中二指并拢置于棘突两旁作上下滑动对比,遇棘突高低不平和偏歪者,亦按横突触诊法鉴别是否为病现性的还是先天性畸形。
3、阳性反应物触诊法:术者用拇指在患椎棘突旁、横突、关节突上下揉按触摩,并检查与患椎相连的肌肉远端附着点有无摩擦音、压痛和硬结。若有,即为劳损点或损伤的反应物(如无菌性炎症或肌痉挛)。
3第三步:X线脊椎照片定位诊断
观察颈椎X线片各椎间关系的变化,脊柱轴线变异情况,椎体后缘联线变异情况。环椎错位时会出现的仰位、倾位、仰旋、倾旋和侧旋等改变。各椎间关节形态或位移都属颈椎关节错位的表现。观察各椎间盘变性、椎间关节骨质增生,各韧带钙化的部位、程度等,新经络公众号提示第三步还要与第一、二步定位诊断结合分析,作出最后定位诊断结果。
1、排除正骨推拿的禁忌症。包括骨折、脱位、结核、肿瘤、嗜伊红细胞肉芽肿、化脓性炎症等。观察骨质疏松程度,正骨推拿时选择快速复位法或缓慢复位法。
2、仔细观察和分折有无椎间关节错位,错位的类型(错位方向)、部位,正、侧位片的各椎间关系的变化 。
3、观察脊椎退变的程度,分析退变是否本次发病的主因。各椎间盘变性(膨出)、椎体关节骨质增生、各韧带钙化的部位、程度等。临床检诊有脊髓损害体征者,应作MRI或CT检查,以便确定选用手术或非手术疗法。
在第一步神经定位诊断初步判断的发病脊椎范围,结合第二步触诊定位诊断,进一步确定发病的脊椎关节及类型。最后影像定位诊断,对比分析和排除疾病。利用三步所搜集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去伪存真,找到疾病的根本原因,得出正确的诊断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