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我的母亲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我的母亲   

 天津   李健莹

我的母亲就读于清华大学,1950年毕业后分配在教育系统任教,直至退休。几十年在教育这块沃土上辛勤耕耘,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母亲以教书育人为己任,最是严于律己,从不奢华,也不时尚。但是干净、整洁,却是她最为在意的。母亲时刻把言传身教放在了第一位,她的敬业精神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激励着我。我也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努力工作了几十年。

母亲在学校工作很繁忙,除了教课,还担任班主任。常常看到晚饭后她还在备课和批改卷子。我从小就最爱在写字台旁看母亲写字,只见她时而沉思,时而奋笔疾书。一行行清晰而娟秀的小字,从她的笔尖流淌而出。那种洒脱真让我羡慕不已,常常情不自禁地拿起笔,学着母亲的样子写字,幻想着也能像母亲那样,写得那么快那么好。母亲很少时间陪伴我们,但是常常从学校借来许多书给我们看,我很是欣喜,拿着厚厚的小说儿问母亲:“有的字不认识怎么办?”母亲说:“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跳过去读,意思读懂就可以啦!”从那时起,我就深深地爱上了阅读。这也许就是母亲对我们的教育吧。

母亲在3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对学生们倾注了全部的感情。在十年文革期间,学校停课了,母亲为学生们的不学习扼腕叹息。后来总算复课了,但是却不断地学工劳动,学农劳动。母亲作为班主任,都要身先士卒地和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最为辛苦的要算带领学生野营拉练了。一天走几十里路,还要管理学生,不能掉队,不能出状况。完全顾不上自己的疲惫,顾不上自己脚上已经磨出了血泡。我每次看到拉练回来的母亲风尘仆仆的样子,都会觉得很心疼。可是,母亲最津津乐道的永远是她的学生们。她总会滔滔不绝地讲起学生们那有趣的事,动人的事。

看到母亲作为老师的辛苦,我早就暗下决心,今后的工作绝不选择当老师。可是后来成为知青的我,选调之后的工作就是老师,我真的成为了一名小学老师。母亲知道以后却非常高兴。她不断地嘱咐我,一定要当个好老师,要关心学生,爱学生。还嘱咐我要多看书,多学习,知识丰富了,讲起课来才能得心应手。要想讲好一节课,最重要的是备好课,还要重视板书,那是一节课的中心之所在,必须精心设计,不仅条理要清晰,而且字体要美。这不免让我有些为难,本来我钢笔字挺好的,可是写到黑板上就不那么得心应手了,母亲说:“这就需要多练习呀!”于是我就在学生放学后,常常在教室里练习板书,果然大有长进。在后来的工作中,我逐渐爱上了教师这个职业,爱上了这些天真纯洁的学生们。这都得自于母亲的言传身教啊!

在跟母亲的闲聊中,我说起有些怵头讲古诗文,短短的一首小诗,怎么能讲一节课呢?妈妈听后精心为我写了一篇古诗文的讲义,从课文的导入,这首诗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经历和写这首诗时的思想,处境。作者在诗中所要抒发的情感,所描写的景物,与作者抒情之间的内在联系,到与学生互动的内容形式。一节古诗课,母亲的教案足足写了五大篇儿。我真的为有这样的母亲感到骄傲。

母亲常说,一个好老师应该是学生处在黑暗中的一盏灯。为了不断提升我的教学能力,母亲利用毕业班假期上课的时间,让我旁听了她讲授的古诗课。母亲讲得绘声绘色,娓娓道来,我的眼前浮现出诗中的美妙画面,几十人的教室里鸦雀无声,在师生互动中,学生提的问题有的很尖锐,我都答不上来,但是母亲只是几句话,难题化解了,我心里暗叹真无愧是清华培养的大学生啊!与此同时,母亲又让我旁听了一节初三老师的作文讲评课,真的收获颇丰,我的讲课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

多年来,春节是我家最热闹的时刻,已经分配在天南海北的学生们三五成群,络绎不绝来家中看望他们的老师。这一届学生还没走,另一届学生又来了。有年龄大的,已成家立业的,有刚毕业的,总之这一天我家总是门庭若市,在母亲的书房里谈笑风生,不断传出他们的欢声笑语。这也是母亲笑声最多的一天。一直到母亲80多岁了,学生们的聚会必请他们的老师前往。我为他们的欢乐聚会而感动着。

最令人难忘的是1976年的大地震,一夜之间大地震动,房倒屋塌。只见马路上,胡同里到处是瓦砾,碎片,到处是一片狼藉。那种惨烈真是令人惊心动魄。我家的房屋很老旧,但是万幸的是还没有倒塌。那天一大早,母亲刚出家门,就见班里的几个学生扛着铁锨急匆匆地赶来了。母亲吃惊地问:“你们这是干什么来了?”学生回答:“我们来抢险啊!”当看到他们的老师安然无恙,房屋也没有倒塌,学生们的脸上露出舒心的笑容。母亲赶紧叮嘱他们:“快回家吧,当心余震啊!离房屋远一点……”看着学生们远去的背影,母亲早已是热泪盈眶了。这样的师生情令我们全家感动不已,就连周围的邻居也在啧啧赞叹。

母亲退休之后,我以为她终于可以悠闲地享受退休生活了,谁知母亲马上又投入到成人教育中去了。仍然又是备课,上课,骑着自行车奔波于学校和家之间。我实在看不得母亲的辛苦,忍不住说:“都是讲过无数遍的课,还要那么精心准备干嘛?”母亲却说:“这是一批在文革中荒废了学业的孩子,虽然他们已经工作了,但是有这样儿的学习热情还是要认真对待的,还是要尽我所能把他们丢失的学业补起来。”从此,我越发理解母亲了,为了学生们辛勤付出,她无怨无悔。

母亲是我的榜样,也是我的终身之师。我爱我的母亲。

李健莹,天津散文研究会会员。天津市老三届下乡知青。选调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直至退休,后在天津市老年人大学师从作家管淑珍老师学习写作。

(0)

相关推荐

  • 一个工地小工给高中生上文学课

    文学顾事--一个会讲故事的平台 推平民作家  读大众文学 我的文学故事 黄骅报hhbslzj@163.com 垫江日报djrbfk2@126.com 晶报jingbaozhengdian@126.co ...

  • 第一次当老师,我讲了10分钟就溜出了教室!

     01  多年前的那个9月,我刚刚师范毕业,被分配回老家当了老师. 丑媳妇迟早要见公婆,当老师免不了要真刀真枪面对学生. 我开始隐隐有些后悔,几个月的实习时间,我全都和狐朋狗友们吃喝玩乐了,根本就没有 ...

  • 毕业季|老师篇

    两年过去了,我却忘了很多老师的名字以及他们的课,而上课时我也是热情澎湃的. 隐约记得那个教财富管理的老师,几年搬了6次家,房子越来越大.他穿着LV腰带,和一般老师的style不一样,因为上课不是他的主 ...

  • 一节课从热身训练开始

    (1364) 一节课从热身训练开始 一节体育课前,老师总要让学生们慢跑两圈,做些热身活动,来保证体育课的质量.同样,一节好的文化课,也应该在上课铃响之前,老师准备好若干个热身训练习题,让学生们提前忙起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 时光抹不去的乡情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时光抹不去的乡情 山东  赵金雷 小时候,没有走出过大山,四面环山的小山村就是我的全部世界,村里的每一个地名,都是我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 一宫旧事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一宫旧事 天津  李英 为了写好<一宫旧事>,星期日上午11:00时一下课,我从老年大学立即乘车,直奔一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 姗姗来迟的惊喜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姗姗来迟的惊喜 天津  孙乃秀 静悄悄的1983年和往常没什么区别.知青们在新桥农场依旧过着十九年来"日出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 隔代亲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隔代亲 河北 王友明 记得小时候,奶奶常抚摸着我的头用亲昵的口吻说:"孙子孙子,奶奶的命根子."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 我爷爷的故事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我爷爷的故事 宁夏  罗万军 有时侯,我们怀念一个人,不是为了歌功颂德,也不是为了炫耀吹嘘,而是为了念本,为了感恩,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 龙多村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龙多村 重庆 文贵杰  一 "潘家湾的土,合坎院子的田,李家湾的豌豆.胡豆不需放油盐.&q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 我记忆中的墙子河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我记忆中的墙子河 天津  周乐凯 南京路是天津最繁华的道路之一,路面宽阔.高楼林立,夜晚流光溢彩的灯光好似奇妙的幻境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 我的天津缘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我的天津缘 天津  张曼君 我的籍贯是河北省丰润县,而我是生在天津.长在天津的天津人,和平区陕西路144号是我住了1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 元 宵 节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元宵节 宁夏 樊文举 又到元宵,又想起娘捏的荞面灯盏. 正月十五元宵节,按我们村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