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寅|有关《鸽经》刊印经过的一点补证

读到《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召玉先生《蒲松龄的<鸽异>与〈鸽经〉及其作者》一文,考证《鸽异》一篇本事,以邹平张幼量为王渔洋岳父张万锺,文末又推测《鸽经》刊入《檀几丛书》可能出于王渔洋的推荐,以未获实证资料为憾。今按:康熙元年盛符升刊本《阮亭诗选》卷七收《内叔幼量先生招同纪伯紫袁宣四集药圃》,则张幼量并非化名或假托,而是渔洋夫人张氏叔,即张万锺弟,以诗题中人俱称字,知幼量亦字也。吴之振刊《八家诗选·荔裳诗选》亦有《张幼量古剑歌》,可见其交游甚广。渔洋诗云:“相思江水外,十月采芙蓉。”自注:“此首耑赠伯紫,末句兼及余澹心也。”以渔洋生平考之,此诗作于顺治十五年(1658)十月,张幼量时应在金陵,故诗曰“相思江水外”。纪映锺(1609~?),字伯紫,江南上元人。清初著名隐士。有《戆叟诗钞》。袁藩字宣四,号松篱,山东淄川人。尝于东海获秦镜,有诗题之,一时和者累累,辑刊为《古镜诗》。张幼量既实有其人,以张万锺精于鸽道,家多良品,弟有此奇谈亦宜矣。至于《鸽经》之刊入《檀几丛书》,则确出于王渔洋所寄稿本。笔者数年前编著《王渔洋事迹征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偶见张潮编《友声集》中涉及此事,今聊为补证,供召玉先生及读者参考。

大约在康熙三十四年(1695)十一月,孔尚任与张潮书,说王渔洋见到其与王晫(召文误作卓)所辑《檀几丛书》,称赏不置,欲将《长白山录》等杂著小品付刊入续集中,托孔尚任寄达致意。此札见存于张潮辑《友声后集·辛集》,云:“结冰万里,尺鲤难通。东华红尘中,忽忆高标,如天半明霞,褰裳莫就。自恨沉溺,受教无地矣。闵左兄南旋,敬以便翰候近况。特托者,阮亭先生久慕博雅,每对弟咨嗟,以未获识韩为怅。近见《檀几丛书》,尤击节不置。偶捡杂著数种,欲求续入。其无择可否,一听尊裁。惟望早付梓人,借巨手以垂不朽。弟忝声气之末,亦有荣施。”康熙三十五年丙子(1696)正月初七日,张潮接孔尚任信及渔洋托付诸书,立即答复渔洋,拟将诸书刊入《昭代丛书》中,《池北偶谈》中《剑侠》一篇,将刻入《虞初新志》中,见张潮《尺牍友声偶存》卷五《与王阮亭先生》。渔洋得函,因奉命祭告西岳西镇江渎启程在即,不遑报书,仅以家刊《皇华纪闻》、《广州游览小志》、《蜀道驿程记》三书托孔尚任寄张潮。《友声前集·壬集》载渔洋与张潮第一书云:“承垂注惠以瑶音,因捡家塾所刻小书数种,付东塘奉寄典签。未几有秦蜀祭告之役。”第二书云:“前奉寄《皇华纪闻》《广州游览小志》《蜀道驿程记》三书,不知尚可节录以入尊撰否?”时尚未言及《鸽经》。八月,渔洋使还经山东,顺道回乡省亲,二十六日张潮有书告渔洋诸书已刻入《檀几丛书》二集中,并以刻样呈览。九月渔洋还京,答张潮书,嘱勿删刻《长白山录》,附寄西樵《然脂集凡例》、《宫闺待访略》二种及别搜得《二戎志统》、《华山经》、《鸽经》等,请刻入集中。《友声后集·壬集》载渔洋与张潮书云:“昔尊大人老公祖视学海右,先兄辈皆荷国士之知,其托孔李通家者四十余年矣。顷闻老年世翁侨寓广陵,锐志著述,心殊向往。承垂注惠以瑶音,因捡家塾所刻小书数种,付东塘奉寄典签。未几有秦蜀祭告之役,间关万里,遄返经年,久乖鳞羽。适拜良书,兼颁大刻,慰藉无量。其中《长白山录》只见三叶,似未刊完,伏祈留神将此卷全刻,庶有可观。且所载二碑皆《集古》《金石》诸录之所未睹者,亦足以广异闻也,唯加意焉。如刻竣,每种祈印百本寄下。先长兄西樵所著说部数种,京邸无从寻觅,故仅以笥中所存《然脂集凡例》《宫闺待访略》请正,并祈留神表章之。临池溯洄不尽。”张潮随即复函,告《檀几丛书》所收著作悉尊原本,不曾删削。《华山经》等亦已付梓。十一月,渔洋得张潮九月书,有书报谢,并寄新刻《陇蜀余闻》《秦蜀驿程后记》二书,文见《友声后集·壬集》:“前奉良书,兼寄示刻样,随有数行报谢雅谊,当久达典签矣。再承手教,并读新制洎《长白山录》续刻数纸,深用慰藉。近有《陇蜀余闻》、《秦蜀驿程后记》二书刻成,请正。前奉寄《皇华纪闻》、《广州游览小志》、《蜀道驿程记》三书,不知尚可节录以入尊撰否?又先兄《然脂集例》亦求采取集,其《宫闺待访略》不记刻凡例之后否?并希留神,一加检点,甚荷甚荷。《鸽经》、《华山经》祈各先惠五十本,《二戎志统》祈刻入以广见闻为祝。”是即王渔洋寄《鸽经》付张潮刊入《檀几丛书》之经过,有关资料之系年可参看《征略》考证。

原载《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0)

相关推荐

  • 查阜西:《琴曲集成》第一辑凡例

    编者按: <琴曲集成>第一辑收录了六朝至明末刊行.转录的四十二种文献中的1652个琴曲谱.除去来源不同与改编过的同名曲谱,以及异名同曲,实际共有457曲.谱集与琴书一律全书影印,其他采用丛 ...

  • 新春好书赏(四) | 让优质原创作品遍地开花

    本  文  约  2123字 阅   读   时   间 6 min 人民文学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被读者称之为"文学的殿堂",其社址"朝内大街166号"被众 ...

  • 学古诗的门径 蒋寅

    蒋寅 .               1986年夏,<古典文学知识>第三期刊登了我读硕士研究生时写的书评<读古诗的门径--读沈祖棻著〈唐人七绝诗浅释〉>,送呈程千帆先生看,老师 ...

  • 蒋寅|《海外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译丛》稿约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历来是海外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学者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七八百年前.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的汉学研究在古典文学研究方面已积累非常丰富的成果,其中很大部分还不为国内学界所知,或即使知道也无法阅 ...

  • 蒋寅|我对文学理论的技术要求

    自上世纪末开始,国内文学理论界明显流露出一股焦虑情绪.与八十年代的理论热情不同,九十年代以"失语症"为代表的种种言说,都给人一种劳而无获的失落感和悲观色彩.虽然出版了上百种文学原理 ...

  • 蒋寅|《清代诗学史》第二卷后记

    一部著作写完,总有许多感慨,尤其是这种写作多年的著作,就像历经艰辛跑完的马拉松,长舒一口气之余,实在是感触良多,甚至不知从何说起. 学者历来就分两种,套一句曹植的话说就是"或好烦文博采.深沉 ...

  • 蒋寅:韩愈诗风变革的美学意义——兼及中国文学的现代性问题(上)

    关于韩愈(768-824)诗风的变革,前人与当代学者多有论述,大都从避熟取生的动机着眼,论述他对怪奇风格的追求.如清代批评家方世举说:"大历以上皆正宗,元和以下多变调.然变不自元和,杜工部早 ...

  • 蒋寅|永远的杜普蕾

    在所有的器乐中,大提琴大概是女演奏家最少的,出名的女大提琴家更是寥若晨星.音乐家学乐器年龄都很小,想想大提琴那么一个庞然大物,小女孩如何操控得了?但英国有一个小女孩,两岁时第一次听到大提琴发出的声音, ...

  • 蒋寅|我所采获的他山之石——《日本学者中国诗学论集》前言

     这部论集是根据我历年翻译的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论文编选的,十七篇文章大致按内容分为三组:第一组是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宏观论述,第二组是有关诗歌史或诗人研究的专论,第三组是关于诗歌意象和语词的具体分 ...

  • 蒋寅|我们要向日本学者学习什么——《日本学者唐诗研究丛刊》前言

    这套丛书是十位日本学者唐代文学研究论著的荟萃,约略反映了日本学界中年一辈专家研究唐代诗文的重要成果.  三年前,我与同事张剑兄一起翻译川合康三教授的<终南山的变容>一书,常就日本的唐代文学 ...

  • 蒋寅|文学思想史:视角与方法——重读罗宗强先生《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

               一部优秀学术著作的价值,不仅在于提供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于提出一整套思想方法和认知模式,在知识更新的同时给人以思维方式的启发.一部学术著作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者而不是前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