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念 梳 理 —— “浓 度”与“厚 度”
在空山流的日常教学过程中,经常提到汤感“浓度”与“厚度”的概念。但现实中发现,对茶的认知尚处于初级阶段的学员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就有些吃力了。
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非常重要,它决定了你对茶审美能力居于那个层次,——还在追求“浓度”的朋友基本上无法接受空山流的“标准冲泡”,因为不够“浓”么。
虽然平时会针对两者做一些只言片语的解释,但都不够全面。今天我们就来具体地聊一聊什么是茶汤“浓度”,而什么又是汤感的“厚度”。
茶汤浓度
“茶汤浓度”是一个数量概念,可以被量化。它表示单位溶剂里溶质的量。属于理性认知层面。
举个栗子,1g粉末状的茶膏倒入100ml的水里,完全溶解后它的浓度是1%;5g茶膏倒入100ml的水里,完全溶解后它的浓度就成了5%(其实已经过浓了)。
有人问,“平时冲泡叶形干茶的浓度咋算啊?”
一样,把单位剂量的茶汤加热烘干,看留有多少固态物质,——自己算!但我想没人会这么无聊。
好了,这就是“浓度”的概念,它可以通过控制投茶量、坐杯时间、冲泡水温来控制。
“浓度”的概念对于空山流的“标准冲泡”有什么意义呢?
意义重大!空山流在冲泡过程中所追求的平衡与稳定,其实就是指“析出浓度”的平衡与稳定,——它是重要的参考标量。
从“温润泡”到“峰值”的几道水,就是茶汤浓度从低逐渐提升至“标准浓度”的过程,——不建议第一道水就达到“标准浓度”,你会丢掉一个“热身”的过程。
当然,我们所谓的“标准浓度”也不是实验测量得来,而是通过品感判断,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但这种品感判断也是通过对照“汤感厚度”这一主观评价得出的,具有“互参性”。
先说一句,我们就是在寻找那个能够清晰感受“汤感厚度”的“最低浓度”,这就是我们要确定的那个“标准浓度”。
你不能说“思茅淡”,那就泡淡一点;“班章苦”,那就多投两克。难不成“勐库涩”,你还要点两滴醋不成!所以品鉴一定要有一个标准浓度。
汤感饱满度
“汤感饱满度”是一种味觉体验,特指茶汤带给味觉神经的物质感程度,可以被感知,却无法被量化。属于感性认知层面。
饱满度,即“充盈感”,包含我们通常用来描述汤感的“厚度”、“层次丰富性”等。比如我们经常形容一道茶汤入口醇厚、层次丰富,指的就是这道茶有饱满度。
通常情况下,人们为了省嘴,一说“厚度”,也指代“饱满度”了,除非你特别指出两者的区别。
厚,相对于薄而言。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两者的区别呢?
很简单,就拿一口白水与一口熬足了三个小时的白米粥做对比,薄厚立判。
饱满度=厚度×层次丰富性
按照这个公式我们来分析一些茶品。
易武的顶级茶,如麻黑、落水洞,甜度突出,几无苦涩,但其他特征不明显,层次丰富性一般,所以评价易武的风格是饱满但相对简单。
而勐库的顶级古树就有了更加丰富的层次表现与变化,同时还具备了相当的厚度,所以总体评价饱满度更高些。
布朗产区类似于勐库,例如老班章层次对比鲜明且丰富,汤感起落变化平衡持久,汤感厚度也非常优秀,所以饱满度也很好。
相对而言,思茅产区的总体特征,茶汤滋味偏薄,除了景迈的外在香气比较突出外,基本谈不上什么层次,所以就要差一些。当然这里不包括糜地、困鹿山两大贡茶园的顶级古树春茶,也不包括黄草坝、苦竹山的顶级古树春茶。这些山头在思茅大产区里属于个例。
上文提到,我们所追求茶汤的“标准浓度”就是能够将以上这些特征清晰表达的最低浓度。
* * * * * * *
有人说,“我把茶泡'浓’点儿不也就'厚’了么!”
——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这也是很多人混淆浓厚概念的地方。
一道自身物质感就不高的茶,就算泡得再浓也只会感受到苦涩的加重,而无法感知到厚度的提升。而一款内溶物丰富的茶,就算只有三四克的量标准盖碗冲泡,虽然感觉淡,却仍能感受到茶汤内的物质感。
当然,我们还是追求“标准浓度”。因为过犹不及,适当最好。也只有在“标准浓度”下你所感受到的汤感内容才是最为丰富的。
关于“浓度”与“厚度”,不知道你听明白没有,也不知道我说明白没有。如果还在“持续左转中”,那么我再来举个例子。
水墨丹青,你的功力不到,就算是把个四尺整张画个满满当当,让行家一看,也是满纸苍白“没东西”。而真正的大家,可能也就是在十之一二的角落里几笔画了棵兰草,也会让人觉得满纸生香,幽然画外了。
* * * * * * *
最后再提个醒,希望元旦或春节假期参加学习的本地和外地的朋友,请尽快留言你的档期喝联系方式,我将据此安排课程。
下周课程正常报名中。
同时,在“12.12”之前通过支付宝缴费有机会赢得半价补贴,机会难得!不要错过!
早一天学习,早一天感受更美的世界,——抓紧时间吧!!
我是空山 这里是空山茶话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