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著名的10个心理学实验

     

20世纪最著名的10个心理学实验     

1

打开斯金纳的箱子

老鼠的疯狂世界

斯金纳箱

美国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斯金纳的“箱子实验”。

他将老鼠关在设计精密的箱子之中,使老鼠在做出某些行为(如按压控制杆)时得到食物等“奖赏”,进而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一旦老鼠受到相关情景暗示便会触动该行为模式。

斯金纳认为那些我们原本认为是相当高级的自主自发的反应实际上只是一种低级的条件反射而已,斯金纳称之为“操作性条件反射”。

斯金纳将实验推广到其他动物甚至人身上:他制造了一个“婴儿箱”,将自己的亲生女儿置于其中,进行训练。实验发现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行为也同样是这种低级的条件反射的产物。这使他进而认为“人类向来珍视的‘自由意志’其实并不存在。”

他主张心理学家成为统治阶级,负责制约训练民众,使其“既具有人性,又能听命行事。”尽管这些实验和理论发展了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但如此冰冷的实验与观点使斯金纳饱受争议,甚至臭名昭著。

2

心灵暗室

米尔格兰姆与服从权威

米尔格兰姆电击器的最高一档 300 V

1961年,耶鲁大学心理学助理教授米尔格兰姆进行了一次关于权威服从的社会心理学实验。

他组装了一台假的电击器,征来数百名受试人员执行电击,并安排一名演员担任接受电击者。

在昏暗诡秘如密室般的实验室中,米尔格兰姆一再命令受试者电击这名演员。随着电流一步步加大,这名演员先是假装痛苦呻吟,后来则不再出声装死。实验结果令人吃惊:大部分受试者(没有发现他们共同的特定人格特质)遵守了权威的命令,尽管他们被事先告知到达某强度的电流甚至足以致命,然而即使如此,他们面对命令也照做不误。

米尔格兰姆进而得出结论:个人会服从指令进行破坏,人格类型的影响远远不及外在情境。

对于纳粹军官大规模屠杀犹太人这件事,当时流行的解释是条顿民族是一个倾向于服从权威指令的“权威性人格”占主导的民族,而米尔格兰姆的电击实验则对这个解释提出了挑战。这项实验像一个巴掌一样,恨恨地打在了所有人脸上,揭露了人们在面对权威时表现出的愚蠢与麻木,并指出了人们想象的与真实的自我之间的巨大落差。

此项实验被该书作者称为“心理学史上最重大、最骇人的骗局”,这个实验的争议性可窥一斑。米尔格拉姆的人生传记和他的实验记录在《电醒人心》一书中。

3

精神病房里的正常人

精神诊断的实验

罗森汉实验中的病房

上世纪70年代初,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罗森汉以前后两个实验使得当时正值繁荣的精神病学陷入了发展的低谷,乃至一蹶不振。

他找来八个人加上自己假扮精神病患者,各自前往不同的精神病医院就诊,结果九个人全部被医院诊断为精神病患者,并被要求住院治疗。

罗森汉的实验报告引起了整个精神病学界的震动,许多精神病医生竭力反驳,双方互不相让。紧接着,一所精神病院的医生宣称:在接下来的三个月中,如果罗森汉再派来假的精神病患者,他们一定能看得出来。结果罗森汉一个人也没派,而精神病院则宣称找到了41名罗森汉派来的假病人。自此双方的斗争以精神病医生的完败告终。

电影《飞跃疯人院》海报

罗森汉的实验从一方面看的确揭露了当时精神病学诊断标准的不严谨,使得精神病学陷入发展低谷,但另一方面也鞭策着精神病学家进一步修订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这实际上有利于使精神病学发展成为一门意义上的科学。后来,该实验改编成了电影《飞跃疯人院》。

4

别说你不会遇到

达利和拉丹的助人行为五阶段

《纽约时报》主编罗森塔尔编写的《38名目击者:珍诺维斯命案》(Thirty-Eight Witnesses:The Kitty Genovese Case)

1964年,美国纽约市发生了臭名昭著的珍诺维斯案。

年轻女子珍诺维斯下夜班回家途中遭歹徒袭击并被强奸致死,前后历时35分钟,歹徒三度施暴,每次受害者都尖声呼救,然而附近住户38名证人隔着窗户眼睁睁地看着珍诺维斯被害却无一下楼救助受害者。

心理学家达利和拉丹和其他人一样对这个案件深感震惊,他们决定进行一项心理学实验来测试“一般人在哪些情境不会漠视他人的求助,在哪些情况不会犹豫挣扎。”

这项实验表面上与米尔格兰姆的实验相似,但是“米尔格兰姆检视的是人类对单一权威的服从心态,达利和拉丹则探讨全然相对的面向:面对群体危机时,在没有权威主导的情况下,个人会有何反应。

”实验结果发现,时间、群体人数、身边人的反应都会影响到一个人在面对紧急情况时采取的行动及反应时间。

5

平息众声喧哗

费斯汀格的实验

费斯汀格的《当预言失败》

“认知失调理论”以其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的话来说就是“个体若同时抱有相互抵触的观念(即认知结果),那么思想对立的最终结果就是衍生出一股力量,进而改变个体的行为或态度。

个体有时未必如一般所认为的——改变行为以符合信念,反而可能改变信念,使其能合理地解释行为。”比如朝鲜战争中,朝鲜并没有给美军战俘太多的威逼利诱,却成功改变了许多美俘的政治倾向。

调查发现,朝鲜承诺,只要美国俘虏写出一篇反美文章,就能得到一点米饭或糖果。这些美军战俘照做,不久之后他们就开始莫名其妙地接受共产主义思想。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这些美军战俘起初深知为了一点米饭和糖果就写出反美文章不但自己觉得意志受挫,而且在别人看来也是愚蠢之极的。为了使自己不那么难受,也使别人眼中的自己看起来不那么愚蠢,这些美俘便会在心中对自己的行为合理化,以“自圆其说”,进而改变信念,真的相信共产主义。

费斯汀格做了一系列的小的心理学实验,比如他曾经将受试者分为两组,承诺第一组人说谎可以得到20美元,承诺第二组人说谎可以得到1美元。他们发现第二组相信自己所言属实的比例明显高于第一组,也就是奖赏越微薄,人越有可能改变其信念。

通过这些心理学实验,他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这个理论对斯金纳的奖赏理论提出了挑战。

6

猿猴之爱

哈洛的灵长类动物

《时代周刊》刊登的依恋实验中的恒河猴

美国心理学家哈洛的猕猴实验大概是依恋理论中最著名的实验了。

哈洛为了探讨猕猴的“爱”到底源于什么,为与生母隔离开的幼猴设计了两个类似猕猴的“代理母亲”。

第一个用钢丝做成,为猕猴提供奶水,第二个则在钢丝架构之外蒙上了一层柔软的布料,为猕猴提供温暖与怀抱。

实验发现,幼猴除了在饥饿时才会接近第一个代理母亲外,大部分时间都与第二个代理母亲一起度过的。

哈洛由此认为,爱源于接触,而非食物。哈洛后来又做了一系列实验,对这个观点进行了一些修正。

哈洛的灵长类动物实验打破了心理学界之前流行的用消除欲望来解释爱的观点,大大促进了亲子依恋关系的研究,甚至影响了人们养育子女的方法。

7

老鼠乐园

颠覆成见的成瘾

成瘾实验中的老鼠、老鼠乐园和鼠箱

在谈到物质成瘾时,大部分人直到现在仍认为其原因是成瘾者无法抗拒特定物质,这种观点由来已久。然而,1981年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科姆斯与哈达韦的“老鼠乐园实验”则对此观点提出了质疑。

他们为白鼠建造了一个五六平方米的住所,里面温度适中,有充足的美味食物和老鼠喜欢的玩具,还有交配对象,也就是说,这里提供了所有满足白鼠内在和外在需求的条件。三名实验者形象地称这所老鼠房舍为“老鼠乐园”。

接着,实验者将两种水放在老鼠乐园中,第一种是普通的水,第二种是加入了吗啡的水。实验者发现,老鼠们都排斥喝第二种有麻醉效果的水,即使加入大量糖也无法令这些老鼠对第二种水成瘾。而令人惊奇的是,在对比试验中,住在拥挤的笼子中的老鼠却喜欢喝加吗啡的水,以至成瘾。

加上相关的一系列实验似乎都在暗示:当人或动物所有的内在需求与外在需求都得到满足后,是不大可能对一种物质成瘾的,即使成瘾了,其戒断症状也并非想一般人认为的那样难以忍受。

这对当时的禁酒运动乃至禁毒工作发出了挑战,因为这项实验并没有显示某种物质容易取得与它使人成瘾这两件事之间有特定关系。

8

记忆幻境

虚假记忆的实验

「商场迷失」实验中的孩子

记忆从心理学诞生之初就是人们最感兴趣的领域之一。

美国心理学家洛夫斯特的一系列实验证明,人的记忆不仅是可以被他人有意无意的暗示所扭曲,甚至可以被植入虚假的记忆。

比如在预试中,洛夫斯特让她的学生告诉自己的弟弟克里斯,说克里斯5岁时曾在购物中心迷路。克里斯信以为真。几天之后,克里斯甚至“想起”了当时妈妈找到他之后他和妈妈的对话。而几星期后,克里斯竟然绘声绘色地加入了许多细节和感情的描述,仿佛这一切真的发生过一样。

后来的许多实验中,有25%的受试者受暗示后会突然想起自己曾在购物中心迷路,有的像克里斯一样巨细无遗地描述当时的细节。而后来他们得知这一切纯属虚构时,反应都非常惊讶。

这些实验对法官采用犯罪受害者的创伤记忆作为犯罪证据的做法提出了质疑,也因此引起了许多人对洛夫斯特的挞伐。

9

记忆制药公司

坎德尔的海蜗牛实验

坎德尔和他的海蜗牛

美国心理学家坎德尔通过观察海蜗牛学习记忆新事物时神经元产生的变化发现,海蜗牛“在神经元受到电击后,会释放出神经传导物质,透过突触彼此传递,在强化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传导过程中,神经元之间的联结也更为紧密。”

后来又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说明了记忆运作过程中的细胞反应,并发现了影响长期记忆的“反应结合蛋白(CREB)”以及抑制CREB的物质。

以坎德尔的发现为基础,坎德尔与人联合创办了记忆制药公司,目前正在研发一种大大增强人的记忆力的新药,据说“会彻底颠覆人们对记忆、时间的观点”。然而,这种药尚未上市就引发了许多道德争辩。

10

心灵缺口

20世纪最前卫的心理治疗

安东尼奥·埃加斯·莫尼斯由于发现前脑叶白质切除术对某些心理疾病的治疗效果,被授予194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人脑似乎一直是神圣不可侵犯之处,甚至不久之前对于外科医生来说也是一个不可轻易动弹的部位。

葡萄牙医生莫尼斯第一次对人类进行了前脑叶白质切除术,患者是一名有严重抑郁和焦虑倾向的老太太。术后患者情况良好。

莫尼斯由此开始大量做此类手术,甚至不管诊断的结果如何,只要有病人就动刀,这种做法使他备受抨击,许多人认为这其实等于把病人看作是小白鼠。后来很多病人术后情况恶化,其医疗伦理更是备受诟病。尽管如此,莫里斯对于脑外科手术的发展仍然是贡献卓著。

(0)

相关推荐

  • 毁誉参半的心理学家斯金纳,他真的把自己女儿关在箱子里做实验吗

    在心理学界,有一位心理学家非常著名,他就是斯金纳. 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他利用著名的斯金纳箱,研究并创建了这一理论. 斯金纳箱这个名字大家比较陌生,但是其结构可能会被多一点的人听说过. ...

  • 冲上热搜!这个实验曝光盲盒成瘾机制,曾有人抽出“宠物尸体”…

    你喜欢购买盲盒吗?据央视新闻报道,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年20万人盲盒花费超2万元.1月30日晚,话题#一段实验揭示玩盲盒为何易上瘾#更是冲上热搜↓↓↓ 朱广权解释称,心理学家斯金纳曾做过著名的&quo ...

  • 沿用了半个世纪的抑郁症实验遭质疑,对于父母而言有何启发?

    很多抑郁症患者服用过百优解(氟西汀).赛乐特(帕罗西汀).左洛复(舍曲林).兰释(氟伏沙明)和西酞普兰. 这几种药被称为"抗抑郁药物的5朵金花",都是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 ...

  • 心理学家的故事(一)

    相传在1879年,有一个人和他的学生在德国莱比锡大学的孔维特房间里,会花数小时的时间听一种简单的节拍器发出的声音,并自己检查自己的感觉,然后报告出来,他说这叫内省,当然,这却区别于哲学的内省,这叫&q ...

  • 我敢打赌,没人比我更懂消消乐!

    发布时间:2021-08-04 作者:Barry 来源公众号:慧心荣德心理(ID: huixinrongde) 不知道大家平时坐地铁时观察过没有,车厢内乘客们的消遣方式无非是以下几类: 播音主持类:大 ...

  • 【人物周刊】恋箱癖——斯金纳丨第04期

    文都比邻专业课   人物周刊 每周五推送 生平丨贡献丨扩展   正文共:3631字 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本篇幅较长,建议收藏阅读 -------------- 当今世界的苦难源于战争.犯罪与其他危 ...

  • 历史上最著名的10副对联,文采飞扬,堪称传世名联!

    历史上最著名的10副对联,文采飞扬,堪称传世名联. 1.进去乃游神境内: 出来便到戏场中. 仙凡界者是仙境与人间的分界线.仙境清心幽雅,公平和谐:人间争权夺利,尔虞我诈,好似戏场.到那里去?由你自己选 ...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10大书法家及其作品!高清大图赏析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五千年来最具有经典标志的民族符号.书法堪称中国的"第四宗教",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仪式感和大众参与性.中华五千多年来,各时期代表人物灿若星河,今天给大家介绍 ...

  • 历史上最著名的10副对联2

    历史上最著名的10副对联2 6.孟光轧姘头,梁鸿志短: 宋江吃败仗,吴用威消. 这幅对联中用了四个历史人物的名字,即举案齐眉中的孟广和梁鸿,<水浒传>中的吴用和宋江. 7.鱼所肉所麻将所, ...

  • 历史上最著名的10副对联1

    历史上最著名的10副对联1 文采飞扬,堪称传世名联! 1.进去乃游神境内: 出来便到戏场中. 仙凡界者是仙境与人间的分界线.仙境清心幽雅,公平和谐:人间争权夺利,尔虞我诈,好似戏场.到那里去?由你自己 ...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10大书法家及其作品!

    2017-04-12 22:55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五千年来最具有经典标志的民族符号.书法堪称中国的"第四宗教",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仪式感和大众参与性.中华五千多年来,各时 ...

  • 颠覆常识!史上最著名的10个思想实验

    我们日常接触的社会真的是表面看到的样子么?我们的思想是不是被表象欺骗了?看看下面这些"史上最著名的10个思想实验",你就会有自己的答案了.   1.电车难题(The Trolley ...

  • 20世纪最著名的10个心理学实验

    本文来自:心理学空间网,鸣谢 01 打开斯金纳的箱子 老鼠的疯狂世界 斯金纳箱 美国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斯金纳的"箱子实验". 他将老鼠关在设计精密的箱子之中,使老鼠在做出某些行为( ...

  • 颠覆常识史上最著名的10个思想实验,烧脑

    我们日常接触的社会真的是表面看到的样子么?我们的思想是不是被表象欺骗了?看看下面这些"史上最著名的10个思想实验",你就会有自己的答案了. 1.电车难题(The Trolley P ...

  • 史上最著名的10个思想实验,真的是在颠覆常识!

    百度学术 开拓学术视野,扩展思考深度. 为您带来新鲜有趣的学术信息和有用的知识工具. 3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我们日常接触的社会真的是他表面的样子么? 我们的思想是不是被表象欺骗了?可能大家都不是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