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 社会实在论大咖们一起写了本书,谈知识和教育
题图:美国卫星拍下的1964年的神州大地
(出处:https://earthexplorer.usgs.gov;教程:https://zhuanlan.zhihu.com/p/30953275)
由悉尼大学的Karl Maton和剑桥大学的Rob Moore(之后就偷懒写成M&M)主编的《社会实在论、知识和教育社会学:思想联盟》(我就翻着玩的,不知道有没有中译本,真想检索请查阅——Social Realism,Knowledge and the Sociology of Educarion: Coalitions of the Mind)是7年前由Continumm出版社把T&F和Sage两家出版社中的几篇文章与编者的两篇文章整合出来的一本集子。
在编者写的导论“思想联盟”中,M&M一开始就引用了Collins在《哲学社会学:知识分子的全球化理论》(中文译名纯属个人翻译行为,请检索:The sociology of philosophies: a globaltheory of intellectual change)一书中的“思考组成了'思想联盟’,这是社交网络的内化,源自社会交往。(…thinking consists in making 'coalitions ofthe mind,’ internalised from social networks, motivated by the energies ofsocial interactions.(Collins, 2000,p7))”。
这本书的基调就是让全球在研究“社会实在论”的领头羊们(leading authors)聚在一起分享自己的思想,所以这里面收录了来自澳大利亚、法国、新加坡、南非和英国的学者所写的章节。因此这一本书涵盖了近几十年来的许多不同想法,社会实在论不仅是批判而已。它在理论层面和实践研究上都提供了具有建设性的概念和想法,所以社会实在论的研究取向让社会学思想困于知识、教育的僵局得解。
这一僵局反映了我们社会学家如何理解知识。这种认知困境一度导致这样的假设:我们只能在绝对的实证主义和相对的建构主义之间二选一(这是第一章重点讲的内容)。这种错误的二元对立就把知识定成了要么必须是完全'客观’的,没有隐含价值观的,要么就是纯靠社会建构的、特定历史和文化条件下的产物。在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就曾经有过一场教育大辩论,其实就涉及到了很多揭穿知识外皮下的真相(比如Michael Young在那一阶段提出的knowledge of the power),而没有去探索社会环境中知识的客观性和知识生产过程中的自主性。
所以社会实在论学派一直其实也都在考量是“或”还是“和”。知识固然有社会特征,但也不能因此就抹杀其客观性。知识客观理性的一面让它成为事实,而它又是一种社会现象,那么它就是会出错的,不是不变的真理。所以知识是可以向内审视的,而不仅仅是某种真理或社会权力的映射,而是一个拥有自主权利的事物(something in itsown right),而知识的不同形式又会对知识分子和教育实践产生影响。
那么到这里的话,我们就可以明确地说出这样一个观点:
知识是教育中非常基础性的存在,作为社会领域中的实践而存在;
同时知识也经历了生产、再情境化、教与学,教育领域因而与其他领域区分开来。
所以,要理解教育,我们就需要理解知识。社会实在论在思考教育的时候就把知识作为居于中心的研究对象。这不是忽视其他维度和影响因素,而是因为在谈论教育时,知识缺席太久了。
知识是如何产生的?
它又如何在时间长河中发展至今?
知识产生和发展演变的模式有哪些?
它又如何影响政策与实践?
于是,这本书的主题呼之欲出:社会实在论、知识与教育。在这一部分中,M&M从“知识作为一种实在”开始写起,回溯到了“批判实在论”(critical realism)中的本体论、认识论。这部分带有哲学色彩的内容在之后的各个章节中也都有涉及。
知识的结构不同导致其形式存在差异,从而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而社会实在论正提供了一种分析这些不同形式的理论视角,用于看待学姐如何在漫漫时间长河中累积起来强有力的知识(详见第二章、第三章、第六章),而如何看待教师在其中扮演的专业角色以及身份认同情况则出现在第四章,第五章分析了不同的学生群体如何接触到不同形式的知识,随后才有了第七章与第八章在具体文化情境下的讨论。
从抽象的概念到具象的事件,这或许就是这本书除了收录有各国学者的研究之外,可以号称是“思想联盟”的另一个侧面。
在序言中还有提及社会实在论与社会公正之间的关系、与教育两难境地之间的关系,此处暂且不表。本篇仅以社会实在论这一思想流派的合集到底有哪些内容为结,也就是当语言的搬运工翻译章节目录为小结:
https://ebookcentral.proquest.com/lib/ucl/reader.action?docID=476523&ppg=6
第一章 将知识与教育社会学中的课程重新概念化
第二章 分析知识主张与实践:语言合法化
第三章 '话语权’与知识问题、身份认同
第四章 促进官方教学法的认同:神圣与世俗
第五章 基于竞争力的训练,强有力的知识与工薪阶层
第六章 教育社会学中的知识与真理
第七章 知识结构与准则*:判断偏好
第八章 人文艺术中的准则与进步:知者与凝视
*canon我真的是不知道什么到底是什么意思,没找到可供参考的译本,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瞎掰了。还望有识之士指正!
后记
写完这一千多字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可能需要解码,需要找社会学公开课去补补。但我作为一个小搬运工,还是觉得翻译很有乐趣,所以应该会有不定期更新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