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公布了在2020-2035年广东省未来的总体发展规划。规划中,广东省明确指出要打造“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一核是珠三角核心开发区、一带是以粤东西为主的沿海经济带,而一区,则是以粤北为核心的生态发展区。未来广东的发展,将立足“三个一”做文章。
规划作出这样的部署,源于广东的区域发展不均衡:广东从1989年开始的全国经济一哥的地位,已经连续32年夺冠;但不能忽视的是,广东辉煌的经济总量中,80%的总量属于珠三角,而同样沿海的粤东西地区,只各占6%,虽说如此,粤东西在规划中被列为新时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搭配粤东西先发的沿海优势,未来可期。
而占据广东省面积约36%的粤北地区,因为山区隔阂、开放较晚,总量只有约5%,如何拉近“富湾区”和“穷山区”的差距,已经成为广东发展亟需考虑的问题。
根据经济学上的木桶效应,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木板:毋庸置疑的是,广东未来的发展关键,在于打破“富湾区”和“穷山区”的障壁。
夕阳之歌
粤北占据广东省近半的面积,是一个大且复杂的区域经济体,其典型的特征是以山区为主、交通较为不便、支柱产业多为过时的重工业、资源产业或以小农业为主、落后轻工业为辅的地区。
粤北可以划分为五块:清远市、韶关市、河源市、梅州市以及新划入的云浮市(一般意义上认为云浮地区为粤西地区)。作为广东人,提到广州会想起美的、网易、碧桂园,提到深圳会想起万科、腾讯、大疆、比亚迪;但想到清远,却只能想到当地的鸡很多且跑得很快、想到河源,只能想到万绿湖和漂流,提到韶关,或许只能想到丹霞山……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粤北的寂寥实质是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本土影响力落后的一个缩影。但粤北并非没有过辉煌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粤北的韶关一直是广东第二大城市,且早在1975年就设市;不仅如此,中国的第一架飞机、第一台电风扇、洗衣机以及台式电脑,都是诞生于韶关市;韶关钢铁厂、韶关冶炼厂、韶关挖掘机厂、凡口铅锌矿、大宝山矿等一大批工业企业,是广东许多60、70后的青春。韶关,不仅有着“中国锌都”称号,也曾是广东仅次于广州的重工业城市。1987年,韶关工业总产值达33.58亿元,列全省第七,粤北地级市曾经强盛的不止韶关。1999年,广东省召开山区综合开发工作会议,提出“西学高州,东学梅州”,梅州也曾如日中天。海口、湛江、汕头,其次便是1987年建成的梅县机场,梅州曾经坐拥广东省第一大煤矿,兴宁煤矿。兴宁建矿三十年共产煤1996万吨,辉煌时期曾有职工三万余名,在1987年,梅州市尚无一家亿元产值企业,至2007年,梅州市亿元产值企业已达18家,其中10亿元以上企业就有5家。梅县的铜、蕉岭的石灰石、大埔的瓷土、兴宁的煤、平远的铁,以储量丰富、品位高而使梅州成为广东的资源大市。但粤北少数几个市区的辉煌不能代表粤北广大乡村的落后:1990年代的河源连平县,距离珠三角不过两百多公里,距离大约从广州到深圳路程相当,看似并不“远”。但在那个没有汕昆、大广高速,河源才刚刚撤县设市的时代,但这里的的农业在九连山隧道的开通之前,都处在“靠天吃饭”的尴尬处境;无论是化肥、良种、市场外销都要等待外运,更别提距离更遥远的和平、龙川县。
哪怕是连平县著名的上坪镇,也是等到105国道贯穿、大广高速连接才打响香菇、鹰嘴桃等农副产品之乡的美名。
曾经的市区的辉煌也掩盖不了如今的落寞:201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韶关成为中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开始走上一条艰辛的转型之路。梅州也不乐观,2019各市人口流动中,梅州就净流出人口接近107万。“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领头羊”都处境尴尬的背后,是粤北产业岗位不多、剩余岗位不精、发展空间不大,导致难以留住年轻人的现实。
成也交通,败也交通
粤北经济落后的的原因是多元的,但最重要的,当属粤北发展中长期缺位的交通动脉。'要想富先修路'是拔掉穷根,实现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要想富,先修路。粤北地区先天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劣势,注定难以形成高密度的路网,在工业社会,商品的流通速度和成本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地经济在市场上能否取得一席之地。虽然曾经“广东的桥、山东的路”名震一时,广东省第一条山区高速公路的开启,也就是京珠高速的韶关段,仍等到2003年才姗姗来迟;面临窘境的还有梅州,直到2005年,梅州通往珠三角的第一条高速—梅河高速才正式通车。交通作为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动脉的姗姗来迟让产业也难以发展。梅州作为“世界客都”,海内外回国投资的绝不在少数。但在90年代的侨商时常戏称,到珠三角投资是搞“三来一补”,到梅州则是得“一来三补”,因为那个时期的侨商从珠三角来一趟梅州要花整整一天时间,不仅要补腰骨、补精神、更要补轮胎。不仅外来“难”,内部的交流也“难”:在那个年代,河源的隆街镇到忠信镇,距离不过五十公里,却要花上一天的时间坐三轮车到镇中心、坐上小巴士,经历一路的颠簸不谈,车上还有人带着鸡鸭甚至猪仔,污水横流、臭不可闻。坐的头昏脑涨不提还臭水横流,饶是这样票价依然居高不下交通的不便导致了粤北的产业局限性。在90年代,粤北地区的支柱产业多是以本地需求较大的家具、纺织、塑化、化妆品等轻工业或者经济效益显著但污染较重、不可持续的的有色金属、钢铁、电力等重工业或采矿业为主,以零碎化的地方农业为辅。在经过近三十年的交通发展后,粤北新添了多条发展的动脉:济广、广河、长深、大广、二广高速开通,理论上而言,打通高速公路通道,是粤北打通社会经济发展大动脉的关键所在。但实际上,高速公路的联通,对粤北而言有着两面性。交通的豁然通达,固然让珠三角物廉价美的珠三角商品迅速进入粤北,但粤北地区本不雄厚的乡镇轻工业本身就是靠着高昂的物流成本才能和经过多年残酷角逐的珠三角企业竞争,交通的发展,将这一障碍打破,这些本土的企业竞争力不强、质量不精自然也被市场迅速淘汰出局。
交通成本的下降,不仅使粤北许多地区出现了大量的产业空白,更给了年轻人珠三角发展的理由,“人往高处走”,年轻人也许不愿孤身一人在外拼搏,却在经济和心理上都难接受“一线物价、二线房价、三线定位、四线工资”的窘境。
当年轻人和企业都留不住时,一个地区自然也就失去了经济发展的动力。留住人,就留住了发展,留住优质岗位,就能留住人。无论是“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还是“来了就是深圳人”,无问西东,其实归根结底都只有一个愿望: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短板,怎么变成“潜力板”?
粤北的短板,是产业的空白、是群山环绕的不便、产业的薄弱不精。但从另一方面说,这又何尝不是粤北的潜力板?产业的空白,却有着更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更缓慢的生存节奏、是更广阔的发展用地、更健康的生活质量,绿水青山,在合适的机遇下就能转换为金山银山。
首先,改变观念。传统的工业化、城镇化视角无疑先天不足,但立足生态化发展的林业、养殖业和生态农业、附带的旅游业都大有可为:云浮罗定的肉桂南药、佛冈汤塘的温泉、河源连平的石斛……
图源.pexels
其次,政府带头引进、留住年轻人才。不难发现,一般越贫穷的地区,村官待遇越差,政府相对不够重视,上升通道缺失,导致人才松懈、流失。
只有政府发挥模范的作用,提供更优厚的待遇和补贴将年轻人留下来,“放下身段,喝得烧酒,说得粗口,搭得膊头。”,让年轻人真正融入地区发展,将新思维吹进旧地方,而非暂时的平台,才是关键。最后,提供留下年轻人的肥沃土,农村。粤北发展靠乡村振兴,乡村振兴靠产业发展:打造好本地的特色农业,结合年轻人的互联网信息优势,连接外地的广阔市场,将本地的产业品牌打响,做好做强产业链,才是支撑起一个地区发展的未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信下一个三十年,粤北会又一个面孔“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