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扬基金掌门人杨爱斌重债轻股致规模失衡,权益时代竞争力明显不足

作者:齐向阳

出品:全球财说

在爆款权益的时代,公募基金普遍在政策大局下重心向权益类基金倾斜,这正让本来失衡的跷跷板被逐渐校正,并偏向股票一方。

但对于长期侧重债基的公司而言,这种转身就显得有些狼狈。

个人系公募基金中,一直高举债券基金大旗的非鹏扬基金莫属,权益类与固收类规模失衡愈发明显,在爆款时代的竞争力明显不足。

公开数据显示,鹏扬基金2020年四季度末规模约为659.38亿元,其中非货币资产合计约为647.99亿元,也就是说货币基金在公司的占比较为有限。

不过,鹏扬基金的债券型基金却成为绝对赢家。数据显示,除2月份刚刚成立的一只偏股混基外,至2020年四季报末,规模超过10亿份的基金均为债券型产品。

权益类基金经理人少经验少

爆款时代竞争前景堪忧

统计数据显示,鹏扬基金2020年四季度末的排名较前一季度进步两名,同时总资产也增加约百亿。但细分看,第四季度新发权益类基金产品为零,资产增加也基本来自新发债券型基金的贡献。

《全球财说》发现,2020年全年鹏扬基金所发的权益类新基仅有偏股混合的鹏扬红利优选和灵活配置的鹏扬景泓回报。而鹏扬红利优选在2020年四季度末的A/C类合计基金份额为4.34亿份,鹏扬景泓回报A/C类合计基金份额则为5.80亿份。

2021年2月初,鹏扬基金终于再次新发一只偏股混合型基金,鹏扬先进制造。虽然此次募集的成绩大幅进步,达到30亿份一线,但仍比公认爆款基金标准差了很多。

然而,除了上述三只基金外,存续权益类基金鹏扬景泰成长、鹏扬核心价值、鹏扬景升等,基金规模不值一提更加迷你。

这其中的隐藏原因又是什么呢?

《全球财说》从鹏扬基金官网发现,鹏扬目前的权益类基金经理团队人丁稀少,特别是管理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基金经理仅仅包括邓彬彬、罗成、张望、赵世宏等4人。若算上管理量化基金的施红俊,鹏扬的权益类基金经理团队也不过是5人而已。

进一步研究5人的情况,《全球财说》发现团队中任职时间最长的是赵世宏,任职时间约4年半,但在2018年中前,均在大成基金任职,大成时代的最好任职回报仅约为16%。2019年初,赵世宏才正式在鹏扬基金管理公募产品。

在赵世宏之后,便是2021年新发产品在管基金经理邓彬彬。其任职时长约3年半,此前邓彬彬在华夏基金和国投瑞银基金任职,目前在鹏扬基金的任职时间不到1年。

任职时长排名第三的是罗成,作为一名从保险系统转战公募的基金经理,任职时间接近3年,但是保险背景让他在股市实战中更加以稳为主。罗成单独管理的鹏扬红利优选,从2020年7月成立以来的半年多时间里,取得不足4成的收益水平。

目前任职时间最短的张望,却是鹏扬基金器重的对象。天天基金数据显示,目前张望累计任职时间为335天,但所管理的4只基金总规模与邓彬彬并驾齐驱,鹏扬景泓回报的基金经理也正是张望。

不过,从业时间太过短暂一定程度会成为困扰,在股市波动相对较大的情况下,牛短熊长对于管理者是一项考验。

新建权益团队尚需磨合

稳健转进攻思维 或是当务之急

从几位基金经理的基本情况可以发现,鹏扬基金权益团队基本是在近乎空白的情况下重新搭建。

因此,缺少一位重磅明星级的领军人物成为尴尬,毕竟没有明星就意味着在渠道中缺乏号召力。

鹏扬基金权益类产品,2020年有几只业绩优异,全年取得超过80%的净值回报。

可产品却陷入赢了业绩输了规模的怪圈,归根到底还是和基金经理明星光环暗淡有关。特别是跟杨爱斌在债基地位对比,就越发显得高矮分明。

某种意义上,鹏扬基金的年轻基金经理必须要靠时间积累来树立个人品牌,也就是说只有连续几个年度保持稳定优异成绩,或是拿下年度基金王才可以达到。

对于多位新人组成的团队,《全球财说》发现还存在多人同时管理的低风险产品,如何在权益类基金中寻找组合的阿尔法,就是接下来所面临的课题。

以罗成管理的鹏扬红利优选为例,2020年四季度重仓标的基本为沪深300蓝筹标的,并未在白酒、科技、医药、新能源、顺周期等热门赛道上有所侧重。此外,罗成选择的个别标的也存有疑问,例如中国平安。

在基金三季报中,中国平安还未上榜,四季报重仓股中却同时出现中国平安A股及H股,两者合计比例接近8%,可惜该公司2020年股价表现,基本是零涨幅。

毕竟,从鹏扬基金部分基金经理的过往经验看,可以说是稳健有余、进取不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