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琤:王玉蓉在南京
王玉蓉在南京
冯玉琤
著名京剧艺术家王玉蓉出生于上海,学名佩芳。父亲叫王道明,是制作红木家俱的工人。她幼年在上海明德中学附小读书,一直读到初中二年级。后因家庭迁居,巧与京剧著名艺术家粉菊花为邻,故而迷上了京戏。她天分特高,一学就会,能唱能做。粉菊花喜欢她扮相秀丽,嗓音甜亮,就劝说她的父母,让玉蓉学戏。那时,王玉蓉家道清贫,父亲久病,母亲同意了玉蓉学戏。从此,她获得粉菊花之亲传,先后曾向张芝山、周文慧、于莲仙几位先辈向艺。十五岁时,她初次在上海新舞台演出了《六月雪》,艺名王艳芳。
过了不久,她加入了上海“大世界”里的大京班,因无人捧场,又无钱买新戏衣,故她出台演唱,显得冷冷清清。只有她的精彩表演,才能博得真正爱好京剧的观众三三两两的彩声。王玉蓉发奋图强,每天天蒙蒙亮就到旷野荒郊去喊嗓子,在泥沙地上练脚步,跑圆场,由于她的刻苦锻炼,她终于练出了一付“铁嗓钢喉”和扎实的基本功。
王玉蓉十七岁时经名艺术家陈鹤峰的邀请,进天蟾舞台,包银每月二百元,钱是挣多了,只是唱不着正戏,所学的戏,练的功都荒废了。王玉蓉毅然舍弃了二百元一月的包银,脱离了天蟾舞合而另谋正路。脱离天蟾舞台后,王玉蓉靠借债、典卖度日,负债累累,正好有人约她到南京夫子庙的茶楼清唱,每月有三百元薪金。由于生活的逼迫,她和妹妹(王玉琴)到了南京,在秦淮河畔充当歌女,才改艺名叫王玉蓉。
夫子庙有“天韵楼”、“奇芳阁”、“天宫”等茶楼,她姊妹二人就在这些茶楼上轮流作短期演唱。为了自己的前途,王玉蓉千方百计地抵御污泥浊水的侵袭,无论是清唱或彩排,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一曲高歌,余韵绕梁,博得观众的赞美,被观众誉为“艺冠群芳”。为更好地钻研京剧艺术,她一面积极筹款,拟北上投拜名师,尽心求艺。一面为了加强文化修养,她考入了南京京华中学,白天穿着兰布褂、黑裙子上学,晚上才到茶楼清唱。
祸生不测。一个星期六晚上,轮到王玉蓉出场清唱。她在舞台的侧幕边看一下卖座情况时,突然发现京华中学的校长傅况麟坐在前座。她慌了,急忙和老板商量,要求当晚不上台。这个临时的改动对茶园的收入影响很大,观众也不会答应。于是,她故意浓装艳抹以作掩饰,硬着头皮敷衍了这场演出。
星期一她正要上学的时候,同学奔来相告:校部已经贴出布告,把她开除了,原因就为她是秦淮歌女,说她每晩“穿红挂绿,倚笑卖唱,有伤风化”。她听到这个消息,悲愤交加,几乎昏厥。消息迅速地传开,爱护她的观众,学校的师生,报界的记者纷纷为之不平。有的报纸质问:“校长可以听戏,歌女为何不能读书?”。“请问校长,歌女不是国民吗?”一时轰动起来,社会上各行各业俱响应声授。上海《新闻报》等报也作了报导,为之不平。在舆论压力下,南京市教育局长只得承认:“歌女当然可以读书。”金陵中学给王玉蓉来信,欢迎她入学旁听,各校也向她表示欢迎。
一时间,王玉蓉成了新闻人物。但王玉蓉受到这样沉重的打击。作了离宁的打算,让母亲先回上海老家。可是,老板不肯放过在她身上捞钱机会,借口合同未满而强留她。王玉蓉迫于生活,只得含泪留下。
谁知茶楼老板竞趁王玉蓉誉满金陵之际,想出一条生财之道,挙办“选举歌女皇后”的花招。老板捞足了钞票,王玉蓉登上了“皇后”的宝座后,遭到了竞争对象的嫉妒,唆使一些流氓在她登台时喝倒彩,扔瓜皮,这更促进王玉蓉北上投师学艺的决心。
王瑶卿和王玉蓉
何玉蓉、王玉蓉《武家坡》
为了去北京,投名师求艺深造,她紧衣缩食,积累资金,至于对“皇后”那个宝座,卑鄙的争夺,她不屑一顾。她在学校读书时,结识了一位女同学叫顾决英,交谊很深。顾得知王玉蓉立志进取,就慷慨资助。王玉蓉拿了她二千元,连带自己的积蓄,并由江至诚先生介绍奔赴北京,投拜在著名京剧前辈表演艺术家王瑶卿的名下学戏。她以扎实的基本功和勤学苦练的精神,得到了名师王瑶卿的悉心指点。她曾以一人连演《全部王宝钏》中的八折,而博得南北观众的称赞,名响全国。
如今,王玉蓉已年逾古稀,但在前不久,在全国政协会议期间,还演出了她的成名作《王宝钏》。她在演出时,嗓音仍很暸亮甜润,“跑坡”仍很轻捷,小碎步稳、飘、轻、快;她的演出仍然博得满场彩声。
《南京戏曲资料汇编》第二辑 19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