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楷体,其实是隶书,那到底什么是“楷书”?

现在很多人一讲到“楷书”,总觉得就是指那些像颜真卿、柳公权、诸遂良等书家的“真书正楷”,以区分于行书、草体,把它称之为“正楷”或“楷书”。其实这样的一种习惯理解并不是很妥当的,“楷书”并不是指唐代以后的这些“真书正楷”。

在某些书学论述中,已经有着不同于这认识的论述,像张绅的《书法通释》中关于“真书”,有这样的表述:“古无真书之称,后人谓之正书、楷书者,盖即隶书也。”

《玉海》中记载:“自唐以前,皆谓楷字为隶,至欧阳《集古录》误以八分为隶书”;

《偃曝谈馀》中记载:“真、草、隶、篆四字乃村学究语,六书中唯有楷隶……《通释》云:字原有秦隶、汉隶,今当以晋、唐书为晋隶、唐隶,则自然易晓也张绅此言,可谓点胸洗眼之语。”

庾肩吾曰:“隶书,今之正书也。”

张怀瓘的《六体书论》:“……自唐以前,皆谓楷字为隶。”

根据以上所引论述可知:在唐代以前所指的“楷”,就是以后我们所谓的“隶”,“汉隶”就是汉代的“楷书”。唐代以后“隶”成为了专指魏、晋以前的书体而言,而“楷”则成为了唐代以后真书的专用名词。由于这一概念的转变,结果在书学的研究上,就引起了不少的纠纷。

“楷”,本来是一种树木的名字,即黄连木,其枝干疏而不屈,因而引伸其意义为“刚直”、“典范”、“法式”、“楷则”,据此意义则“楷书”实际上是指那些工整的书体。不论任何时代,凡是当时的工整的书体,皆可谓之楷书。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张怀瓘《书断》上记载:“(八分)本谓之楷书,楷者,法也、式也、模也。”由此可知,楷书并不能只是指现在我们所说的唐代以后的这些真书或正书。行草书体,则是和楷书相对称的一种书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楷书,同时也有其这一时代的行草——即随手书写,较比草率些的书体。

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我们不妨引用从古代所遗留下来的诸多实物以为例证。

中国的文字究竟开始于什么时间,还不好确说十几年前西安半坡遗址发现的彩陶器上,有刻画的符号,约有一百多个标本,五十来个种类,虽然我们还无从辨认,但是肯定地说,它代表着一定的意义,也许它就是些最早的文字。

河南安阳殷墟文字,被公认为现知文字之始,殷代青铜器上的铭文,和大量的甲骨文出土之后,为世人所知。

1976年,安阳小屯又发掘了一座完好的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的墓,墓中出土很多珍贵文物,有的上面有铭文、刻辞,如青铜礼器中有两个很大的方鼎,鼎上铸有铭文“后辛”,另一铜锫上铸有铭文“妇好”;一个石牛,石牛的颈下亦刻有“后辛”二字。

另外,在过去殷墟甲骨文字中也曾发现有关妇好的贞卜刻辞。在这些文字里,青铜器上的铭文就比较工整,淳卜端庄,而石牛颈下的刻文和甲骨上的刻辞则颇草率。由此看出,因为铭文是属于青铜礼器的,所以必须凝重工整,而石牛只是一件佩饰或玩物,甲骨刻辞则是贞卜的记录,其刻文就草率些,石牛颈下连“后”字的“女”边旁也省略了,刀锋也清楚流露。

西周时代的金文,是金文的灿烂时代,有的铭文长达百字以上,一些鼎、卣、尊等等铭辞,它们记载了器主勤劳或有功于王室,或朝觐王室,受到周王的褒扬、赏赐,于是就铸造这些鼎、卣、尊以纪其功,以彰其德,其铭文自然也必郑重其事,工而整之。无意中却为我们后人遗留下了到今天还能见到的周王朝的楷书。

周代甲骨刻辞现在发掘到的虽然还少,但在这少数的刻辞中,也还能使我们得以窥见周代行草书体的面貌。

春秋战国时期,文字的形体变化也是较大的,国与国之间的文字几乎搞得不可互识,但尽管如此,其工整与草率之分,则依然如旧。比如著名的歧阳石鼓刻文,是已知的最早石刻,一些诸侯王所铸造的籮、盘、鉴、戈、剑等青铜礼器或兵器上的铭文,虽然不像西周金文的淳朴,但其字迹,仍是非常工整,特别是吴越剑器上的铭文更是盘折屈曲,美丽多姿,后人称之为“鸟篆”、“虫书”,实际上这是当时加以美化了的楷书,犹如我们现在所书写的“美术字”。

春秋战国时期的行草书体,在考古工作中也有大批发现,如一些墓葬中出土的手书简册、木牍、帛书等,都是由于使用需要而随手书写,其书体较上述的铭文等书体颇为草率,是为当时的行草书体。

秦王朝历时虽短,而她仍然留下楷体的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等。

在现代考古工作中发掘的秦代墓葬里,更得到不少的秦代手书的简册、木牍及量器和诏版上的刻辞,又得以窥见秦代的行草书体,实乃大幸之事。

尤其是在这些手书的简册、木牍文字和诏版刻辞中,我们可以发现、比较秦代的工整书体——楷书,即是我们所习知的“小篆”。

而其随手书写的行草体,则已是介乎“篆”、“隶”之间的字体了。事实在说明隶书并非如过去所说,由秦到汉始“散篆为隶”而是在小篆通行的同时,就有了隶书的“幼苗”。由此又给“书体是逐渐演变,而不是一时突变”以有力的实证。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自以为德配宇宙,功盖千秋,所以到处立石纪功、诏版刻辞,本是宣扬自己的威德,却无意中却给后人留下了不少宝贵的文化遗产,这可能是秦始皇本人也始料未及的。秦虽强,但是二世而亡,秦后是汉,按说汉承秦制,西汉也应该给我们留下大量像秦代刻石那样的遗物,但事实恰恰相反,汉代,尤其是西汉给我们留下的文字实物却是微乎其微,究竟是什么原因,至今还说不清楚。但不论是什么原因,西汉前期的确是没有留下什么文字实物。虽然这些年也发现有少量石刻,但有的剥蚀太甚,有的则又是伪作,后代在考古中发掘所得到的一些印章、瓦当、量器上的铭文等,为数虽然还不太多,但却在这些文字实物中使我们得以探知西汉楷书的情况,它是一种介于篆隶之间的工整书体。

有人说印章上的文字,不能算是当时书体,这是源于“秦书八体”之说,其实印文就是当时所使用的工整书体——楷书。以后来的“秦书八体”之说来对待“印文”是不妥当的,试问战国时的印钵文,又是什么书体呢?还不就是那时的书体吗?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长沙马王堆发现了几座西汉初的墓葬,在一号、三号墓中出土了竹简遣册和大批帛书,总字数约十多万字,都是手写体,这对研究汉初文字书体提供了大批珍贵的第一手材料。其书若和以上汉初印章、量器中的文字来比较,则其是相似,其次是较为草率,这些就是汉初的行草体。

东汉时期,工整书体渐渐成熟,我们熟知的《曹全碑》、《礼器碑》、《尹宙碑》、《石经》等碑文,其书体都极为工整,形成了“蚕头雁尾”形式,即为我们后来所称道的“隶书”,也是东汉时代的楷书。

东汉时期的行草书体,在近年来也有所发现,如永寿二年瓮上的墨书文字,熹平年间瓦罐上的文字等,其书体较之汉初帛书、遣册等是有变化,然而仍还保留其笔意,如“年”字的最后一竖笔,如帛书中年字末笔,拖了一条“大尾巴”。

但曹全、尹宙、石经等碑文中就没有这样“随便”的书体。

文字本身包含两层意义:

一是使用,这是主要的;

二是作为书法艺术来欣赏。

越是早期,文字使用的目的就越多于艺术欣赏。书法作为一门“艺术”是比较很靠后的事情了,是后人根据艺术欣赏的观点,所加给它的。为了适应于“使用”这一目的,行草体的实用价值就多,因为它在书写时比写工整的楷体要快捷得多。在木板印刷尚未发明以前,书籍的流传,只有靠传抄,大量的抄写工作是很繁重的,抄写时又不能潦草太甚,一则便于快,二则以免太潦草不易辨识产生误解,于是行草体就应时而生了。

但是对一些纪念意义较大、或是上级发布的诰令等,就必须郑重其事地来对待,于是也就书刻的工整的多,时间一久,书体就自然出现了“楷体”与“行草”之分。而且又应是“行草书体”在先,“楷书”比之则稍靠后。因为要大量的抄写,所以也就出现了专业抄写人——书人,像我们所熟知的通西域的班超,在投笔从戎之前,就是以抄书为业 。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归纳如下:殷王朝的青铜器上铸造的铭文如“妇好”、“后辛”,周代的鼎、卣、尊、段上的铭文;春秋战国时代的石鼓、戈、钟、剑上的刻辞、铭文;秦代的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西汉时期的瓦当、印章、量器文;东汉时期的《曹全》、《尹宙》、《石经》……等碑文皆为当时的楷书。殷代的贞卜刻辞,妇好墓中石牛颈下的“后辛”刻文,周原的甲骨刻辞,春秋战国时代出土的简册、帛书,秦代的简牍文,汉初马王堆墓中出土的遣册帛书文,东汉永寿、熹平瓦罐上的书写文字,皆为当时的行草书体。

如果我们再比较一下,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老子》、《战国纵横家言》等帛书、竹简遣册和山东银雀山出土的《孙子兵法》等简文,同《曹全》、《尹宙》《石经》等碑文对照看,隶书不正是有“楷隶”、“草隶”之分吗?《曹全》《尹宙》等碑文书体的所谓“隶意”,不正是由吊书、简册上文字书体加以整理“工整”而成的吗?《梁书》梁武帝诸子传中:“确字仲正,少烧勇,有文才,尤工楷隶。”其所工的“楷隶”,当是像《曹全》《尹宙》等碑上的隶书,即所谓“楷”。

于此可以结论“楷书是行草的对称,任一时代,就有其这一时代的楷书。后人把“楷书”只认为是唐以后的真书正楷,那是一种误解,同时也把楷书的定义看得太狭隘了。虞世南的《书旨述》说:“钟太傅(钟繇)师法德升,驰鹜曹(喜)蔡(邕),学而致体,真楷独得精研。”这里所谓的“真楷”,就是指当时的楷体——隶书,绝不能理解为唐代的那些“真楷”。

最后得出结论:

狭义的楷书称谓是唐代以后形成的;

广义的楷书则包括各个朝代通行书体的工整书法。

(0)

相关推荐

  • 简说隶书演变 | 黄一知

    编者按 2020年9月,罗格斯大学数学系黄一知教授在纽约法拉盛图书馆作了一场公益讲座<隶书的演变>,受到与会者的好评. 黄教授为民国知名金石书画家黄葆戉之孙.家学渊源,年幼即开始习书,至今 ...

  • 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楷书、隶书展开幕(附楷书高清作品)

    开幕式现场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协副主席陈振濂,湖南省原省委副书记文选德,湖南省原省委常委李贻衡,湖南省政府原副省长唐之享,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谭仲池,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省文联主席欧阳斌,湖南省文联 ...

  • 会写篆书就会写隶书, 会写隶书不一定能写楷书, 这是用笔法决定的

    很多人提倡书法学习初学阶段从篆书入手,这是很科学的入手方式.王羲之留给后代子孙的学书秘籍,也是主张先写篆籀.写篆籀两三个月,就能掌握用笔的核心方法篆籀笔法.然后开始临习王羲之的<告誓>,再 ...

  • 隶书原来是这样变成楷书的!

    魏晋书法规隋唐之法,开两宋之意,启元明之态,促清民之朴,极富创造活力,是书法史上的里程碑,奠定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方向.下面我们从三方面来了解魏晋楷书是怎样经过不同的书写载体一步步形成的! 一.魏晋简 ...

  • 隶书原来是这样变成楷书的

    魏晋书法规隋唐之法,开两宋之意 启元明之态,促清民之朴 极富创造活力,是书法史上的里程碑 奠定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方向 下面我们从三方面来了解魏晋楷书是 怎样经过不同的书写载体一步步形成的 一.魏晋简 ...

  • 都说隶书美,但隶书到底美在哪,你知道么?

    <张迁碑> 01 "方劲古拙,如龟如鳖". 隶书是从篆书演变而来的,使汉字从原来的单一的笔画发展成为多变的笔画,把篆书圆转笔画变为了方折,所以有篆圆隶方的说法,而隶书是 ...

  • 唐代韩择木隶书《唐上都荐福寺临坛大戒德律师之碑》

    唐代韩择木隶书<唐上都荐福寺临坛大戒德律师之碑> 专栏 书法密码

  • 唐代隶书《义福禅师碑》

    很多人应该猜到了是<肥致碑>,对于评价,只想说此碑不俗.我们重点先看特色的撇捺,有别于孔庙三碑的大撇重捺,波画的提按过渡不甚明显,于方直中寓圆巧,笔画粗细相间,生动自然. 注意上图,两个& ...

  • 唐代隶书《大智禅师碑》,不愧是“开元第一”!

    <大智禅师碑>,此碑亦名<义福禅师碑>,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立,高345厘米,宽114厘米,是著名唐隶碑刻之一.<大智禅师碑>,严挺之撰文,史惟则书并篆额.& ...

  • 唐代隶书《唐御史台精舍碑》,笔画丰腴!

    <唐御史台精舍碑> 在书法发展史上,唐代是晋代以后的又一高峰,唐前期的几位皇帝皆好书法,唐太宗好行书,推崇王羲之,武则天以草书写碑.唐玄宗李隆基好隶书,他写的<石台孝敬碑>&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