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琐忆‖抠仙家·摸仙家·照仙家
在我们寿光,把蝉的幼虫叫“仙家”。我觉得我们的先人在给一些东西起名时,确实有“两把刷子”。
“仙家”这个名字起的很贴切,听说蝉从下籽到幼虫从地里爬出来,需要经过七八年的时间,这七八年就躲在地下,承受着黑暗、阴冷、寂寞。这七八年等待的过程,也是“修炼”的过程,从这方面来说,叫它“仙家”也不为过。
怎么能找到“仙家”呢?必须要有一双“火眼金睛”!“仙家”破土的时候先是用“爪子”抠一小洞,然后逐步扩大,这个时候就得考验“眼力”了,哪怕是一个细微的小洞也不错过。当然不是所有的细微小洞就是“仙家窝”,有时也能抠出“蜘蛛”、“叮当”来。最笨的办法就是用锨贴着地皮“戗”一层,然后根据窝的大小就能判定有没“仙家”了。
有的“仙家窝”很深,手指头抠着“不够长”,如何把“仙家”请出来,那就要借助“秘密武器”了,“找一截细树枝伸进'仙家窝’,你看吧!不一会'仙家’就扒着树枝被提溜上来了”。虽然叫它“仙家”,看来也很“弱智”。
在“抠仙家”方面,我绝对是外行!我的“眼劲”不行,我走过去的地方,后面的人照样能抠着“仙家”。说白了就是不细心,没用心观察。俺娘就经常说我“这个孩子是'慢眼’”。
从小到大,我抠的“仙家”总共不超过二十个。
除了“抠仙家”还有“摸仙家”,当然“摸仙家”是一种无奈。“仙家”一般都是选择傍晚或晚上爬出来,在那个“缺油少盐”的年代,为了省油,晚上都是“摸黑说话”,哪有多余的洋油来照着“找仙家”呢?也就只能“黑灯瞎火”的顺着树摸索,天黑看不见,听说还有摸到“长虫”的。
后来有了“电棒子”,(手电筒)日子过得也“宽快”了,也有余钱买电池了,(电棒子很早就有,只是舍不得买电池)“电棒子照仙家”就开始了。
我们村西是磨坊,那年夏天跟着俺娘去磨坊“推磨”,(这里所说的推磨不是原始的围着磨盘转圈,是机械化的磨面,只是还沿用早先的称呼)磨坊前面是一片杨树林,俺娘和我说“反正我推磨你也没事,去树林子里看看有没有“仙家……”。我拿着“电棒子”进了树林,乖乖!从小到大我就没见过这么多“仙家”!可以用密密麻麻来形容,我把背心脱下来,用茅子草扎住领口,一个简易的兜子就做成了。可以这么说吧!那一晚上“照仙家”,背心做的“兜子”照了一背心!最后盛不了了散了伙……。记得那年冬天,隔三差五的就要来一顿“炸仙家”,一直吃到了过年……
邻村老张,好吃仙家!一个仙家一口酒,喝的不亦乐乎。他有个毛病,虽然好吃仙家,却反对家里人“抠仙家”。一是嫌耽误干活,二是舍不得“电棒子”里的那点电。而且还振振有词“仙家有什么好抠的?和屎壳郎子似的看着就难受……”家里人只好背着他偷着“抠仙家”,抠了仙家,油炸上桌,你再看老张吧!简直是换了一个人!“恁先白吃!我先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