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荟 | 井子先 | 画文相映生辉处,名家携手笑坦途 ——读曹红波先生《亦文亦图互佐辅》有感
花洲文学
画文相映生辉处,名家携手笑坦途
——读曹红波先生《亦文亦图互佐辅》有感
文|井子先
《亦文亦图互佐辅》一文,是《桑榆之光》报主编曹红波先生品鉴习元龙同志绘画作品《富贵满堂》的倾力之作,读后不禁对两位大家更增仰慕感佩之情。
评论文章最难写,它不仅要求作者真正懂得所评之物,更要求作者有洞察秋毫的眼光、有理有据的评判、恰到好处的文笔、视野独到的境界,使自己的点评让行家颔首,让观众赞叹,让作者佩服,让自己满意。所以,我很少写此类文章,生怕因自己水平不到,无意间污了行家慧眼,误导了读者,亵渎了作者,露出自己渺小的原型来。
读了曹红波先生的这篇评论文章,感慨良多,便有了写几句的冲动,惶恐之间有了这篇小文,不当之处,还请行家正之为盼。
常言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从这篇品鉴文章看,曹红波先生应算是欣赏美术作品的行家。
他从“流光溢彩、红白相间、花朵娇媚,用笔和着彩极具西洋风格”的色泽品相写起,到花朵与枝叶相配给人的蝶恋花的动态感觉:“是蝶离不开花,还是花由蝶才繁;是蝶欲飞不能,还是花与蝶欲离不忍”,实在是把一幅牡丹图写活了。然后他又从画的布局写“整幅画面牡丹占有三分之一强的位置”,突出了牡丹的主题形象,并指出与下面的纹理(水波纹、云影纹)相配,“在两纹的烘托下,牡丹花更显的大方、立体、高贵、绚丽和典雅”。接着他又写出“留白为气、形气通达”的另一特点,把自然的神采和作者的精气神相融合,呈万千气象之景,现气韵灵动之貌,而折射出作者丰富的思想想像力和艺术感染力。从色彩到布局,从静态到动态,从实景到想像,从画面到作者,给人以一睹为快的冲动。
“精品送于方家,懂画才敢评画”,但作者的功夫很显然是在“评”上。从这篇文章看,作者有一支生花妙笔,在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上实在了得。
从结构来看,作者采取层层递进的手法进行描写,承诺、展开、入眼、细观、思考、综述,似乎在对现场观众进行细致解说,那声情并茂的神态、恰如其分的阐释、富有磁性的声音会让你有亲临其境之感。
从修辞来看,比喻、比拟、排比、对仗俯拾即是,不同结构的词组、短语信手拈来,句式上反复、关联不厌其烦,讲解的淋漓尽致,表达的清晰明白。
但本文最让人感叹的特色,是诗文融合、相得益彰。一篇不足一千六百字的短文,竟然在叙述过程中出现了六首诗。这六首诗镶嵌在文中,如珍珠熠熠闪光,与行文相映成辉。这些诗作或五言或七言,都显得自然天成,流畅无缝,妙不可言。而文章结束时那首“亦图亦文互佐辅,图文并茂缺憾除。完成心中承诺事,唯愿携手赴坦途!”,更是写出了作者完成品鉴美文,欣然搁笔的快意与洒脱。
先有美图,然后有美文,大家携手让人仰慕,正可谓:
牡丹名作赠友朋,回文品鉴动真情。
画文相映成雅趣,大家携手向鹏程!
-End--
图|网络
作者简介:井子先:男,1952年6月生,河南省邓州市第二高中退休历史教师。虽才疏学浅,但喜爱舞文弄墨,自我欣赏。不为成名成家、出人头地,却自我陶醉其中、自得其乐。自认为性格与爱好造就了自己,认为时代是前进的,自己的人生始终都是美好的,“向前看”是自己的追求,“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做最好的自己”是自己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