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从乡村来到城市
从乡村来到城市
我在农村一直生活到23岁,直到1978年恢复高考之后,才离开了生我养我的那片土地。
虽然十分庆幸,摆脱了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代人的宿命,但是乡村的水土滋养了我的生命,我的骨子里仍然打上了乡村、乡土、乡情的烙印。
第一次进城,印象特别深的是,城市里的厕所和农村大不相同,那种瓷砖贴面的地板、墙面照见人影,方便之后自来水冲刷的干干净净。农村的厕所是柴帘子围着的砖头砌成的深坑,条件好的人家也至多是砖头砌成的围墙,有的是一口破水缸埋在地里,就当着厕所。刮风下雨天气,如厕成了大问题。难怪有人说,农村人在城市人面前矮三截,那时城乡差别是如此之大。一位老教师的夫人说,孩子找对象找农村出身的人,等于降两级工资。
再说吃的食物,城里人吃的都是大米白面,有菜蔬供应。我考上学校户口迁出农村,亲身体会到了这种差别。城里人每个月有29斤粮食供应。在农村每天是粗粮,很少有油荤。记得莫言说过,一年也见不到几回油星。我对此体会最深了,不要说吃油困难,连吃水都困难。我们那个地方是黄河夺淮形成的特殊地形,两边冲子地势低洼中间凸起的盐碱地,干旱的时候,水塘的水都干涸了,要吃水,就在干涸的水塘向下开挖深井,渗出的水浑浊,明矾澄清后,洗菜煮饭,人畜共用,哪里还有卫生可言。城里的人,用的是自来水,不要肩挑人扛,开关一拧,清亮亮的水哗哗流淌。真是城里人、农村人生活条件两重天。
住的房子悬殊更大了。在农村泥墙草盖的土坯房,经不住风雨剥蚀,每年秋天都要泥墙,泥墙前,要将盐碱锈蚀的犹如铁锈的土坯铲掉,然后再把事先和好的油泥拌草屑的泥浆用泥模泥上去,每年秋天都要重复一次这样的活计。一到秋天,风雨大作,土坯草房,风雨飘摇,屋外大下,房内小下。杜甫有诗云:“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我有过这样的亲身体验,所以每每读到这样的诗句,就特别能引起情感的共鸣。
现如今,置身城市许多年了,可是我还没有真正融入城市生活,甚至赶不上现代化的步伐。就说到超市购物,自动付款,我却显得笨手笨脚。一次陪同家人去超市购物,小孙女轻车熟路地先把物品放置台上,然后扫码,一件一件扫完后,点出付款方式,微信支付,打开支付码扫一扫,自动付款,然后取走购买的物品。我惊讶于这个时代发展,科技时代、智能时代真的到来了。有几次我自己去超市购物,按照程序,自动付款,好像掌握了一门技术,多了一项生活技能,心里要多畅快,有多畅快。提着物品往回走,心中跳出这样的歌词: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今年夏天,我们全家到海南旅游,住在靠近海边的宾馆,早餐是自选的。我也学着游客自选早点。我选了一汉堡,随手拿起第一层放到嘴里,小孙女见状,惊讶地说,爷爷,汉堡不是这么吃的。我自觉惭愧,这么多年走过不少地方,到过许多大城市,高档酒店也住过,也见过精美的饮食,可是仍然适应不了。晚上在一餐厅,有很多外国人就餐,小孙女要的披萨,刀叉并用,而我还是习惯用筷子。
至今仍记得第一次到北京时,一学生在北京无名居酒店招待我们.他说,无名居很有名的。的确如此,看看那餐具精致、细腻,就不同于一般酒店,在农村当然见不到。有个细节今天想来仍觉不妥。餐盘里放着叠得紧缩得像一块圆圆的米糕的餐巾,我以为是点心,放到嘴边嗅,感觉不像,这时留意其他人,人家熟练地放开,原来是一块四方四正的白色餐巾。我暗暗庆幸,幸亏无人瞧见,不然多不好意思。
曾几何时,吃饭是一个问题,能吃饱饭是一种奢望。现在物质丰富了,饭食的精细、柔软,却又这样不能吃,那样有禁忌。倒是儿时在农村时的那种粗劣的食物,是最佳食品,据说能降低血脂、血糖。这是不是一种轮回?当年千方百计逃离农村,一头扎进城市,过上了向往已久的精致的生活,以为这才是人生,可是人生却是这样的奇妙。
现在我不仅居住在城市,户籍也在城市。有什么优惠呢?一次到公园参观,守门的说,本地户口免费,外地户口收费。我立即掏出本地身份证,那门卫立刻放行。心里喜滋滋的,这回终于享受一回城里人的待遇,以为自己就是城里人了。那次和妻子到南京老门东游玩,就餐时,老板开口说你们是苏北的?我一脸茫然,你怎么知道我们是苏北的,他说看样子,听口音,一猜你们就是苏北的。接着说,我也是苏北的,来南京好几年了。用南京本地人话说,我的妈呀!看样子、听口音就知道我们不是南京人。我本想辩解,我们已经办了南京户口,但转而一想,城里人,乡下人,现在又有什么区别呢?
我终于明白,无论我置身城市多久,我还是乡下人。正像一首歌唱的:“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是的,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灵魂深处烙上乡村记忆,并且挥之不去。
做个城市里的乡下人吧!
插图/网络
作家简介
张达富,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高中语文特级教师。在《中国教师报》《教师报》《江苏教育报》等报刊发表散文二百多篇。作品大多抒写亲情、人生感悟,为学生示范作文,形成了亲和、平实的文风。散文《教书的日子》(团结出版社出版)《不是为了告别的追忆》(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总编:琅 琅
副总编:蔡泗明
监制:倪宝元 陈俊泽
编审:吴秀明 孟芹玲
主编:汤燕萍 孔秋莉
美编:陈 颖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作者简介及照片。从即日起,给作者发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过微信发放,请加主编微信hyd196711。稿费全部来自赞赏,20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其余留为平台维护。七天内阅读量超过一千的,另奖励20元;超过两千的奖励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