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让笔耕驻留生命轨迹
让笔耕驻留生命轨迹
笔者写了半辈子,大都写别人。过去,无论在哪里,写人写事都要经组织批准,如今退休一身轻松,尽情发挥 ,写出来就有时尚平台发表,这就是“冬歌文苑”给人带来的畅快与诱惑力!
日前发表了几篇拙作,夫人看了提意见:内容太实,个人底细一览无余,建议少写点自己。听了无言以对,心中却犯嘀咕:不写自己莫非遭遇逆境或不测,历史上,《周易》《春秋》《离骚》《国语》《兵法》《吕氏春秋》《说难》和《孤愤》《史记》等作者都是贤士圣人,或者发泄愤懑,或者完成理想和使命,写作前后均出意外而痛苦不堪……
不到圣人那种程度,根据记忆写自己和故乡往事则轻松没有压力,成名也有先例,鲁迅写“鲁镇”,贾平凹写“商州”,阎连科写“耙山楼脉”,苏童写“香春树街”,莫言2012年10月获诺奖后沉寂将近五年,接连发表4篇小说,写作视线仍锁定在东北乡村和童年的记忆上,展现的都是故乡人事。冬歌达人带头写爱、写家,同仁都在写自己和往事、写见闻或感悟,而且越写越有深度越有社会现实意义。可见,写个人记忆和往事则是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
实在地说,个人处境和志趣决定写作体裁及内容。记者写完当天事即发稿是新闻,时间长了成故事,采写和收集典型人物数十个故事,以一当十,点面结合,就可写出一篇好通讯。时间再长一点的重大典型用报告文学,情节跌宕起伏的内容编故事。故事发生久远就靠文学手段。新闻写作有时限性,文学却不急。各种文学体裁笔者年轻时都悟过:小说虽是社会生活的横断面,但要有矛盾冲突的过程,还须塑造,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写诗歌要富于激情,写出“诗眼”才脍炙人口,写古体诗还有平仄和韵律要求;写散文讲意境,不外乎抒情、叙事和议论,可长可短,想写长就找根红线像穿念珠似的多叙述几个故事,无论信息量和时间跨度多大,呈现给读者的却是同类事物的原生性或历史感。因此,形象思维强、性格沉稳者才能创作小说;思想深邃、具猴性者善诗歌;像本人这样性格浮澡者,只宜快捷地穿几颗珠子。
文苑上次推出本人的《写作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为点评作品,令人喜出望外,深感这也是一种军队管理模式,记得当战士时每逢周五,班长主持召开班务会,每个战士都要发言,最后班长进行一分为二的小结讲评,并指明努力的方向。这是一个很好的传、帮、带的过程。即使当了将军回忆当战士开班务的情景,无不体会到这是一个“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的起点。也许“五日一评”活动,其意在让大师传业必须以近处着眼,从低处入手的创作之道。
笔者在文中提到“写作”是个广义的概念,细说应该是:新闻叫写作,材料叫制作(小标题相对要求整齐),文学叫创作,科研叫创新,科技叫创造, 如果论文上C刊,有了创新创造获得国家级奖励就是当科学家当院士的料。这里论及写作当把以上几种关联文字组合的功夫笼统在一起扯谈,其规律大体相同,都要经过素材数据收集、梳理、归纳、总结、提炼,再用大脑去加工形成思想以后再写出来修改、推敲或润色、再浓缩成稿。说搞新闻有建树那是要上报纸头版头条的,整材料、搞文学创作难于上新闻头条。整个小材料倒是笔者的强项,无论在军队还是在高校都有几篇叫得响的“官样文章”让人信服。这里讲材料也叫“官样文章”,是领导看柜子里面锁的有关文件,包括调研论文和工作经验介绍,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写的就叫经验调研论文,那是较难整的。当然,真正难写的是搞科研、评职称用的国内外核心期刊或自然科学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简称“C文”,即使花钱也无人代劳。学理工科的靠实验出论文成果,文科则靠积累,大器晚成者居多,文科教授和行管人员一辈子都难于上“C文”。笔者从海军转业刚到湖大人事处上班时,就见到文科教授评职称拿绩效津贴吃亏而愤愤不平,当时写了篇《高校师资队伍和教风建设的现状与思考》提出建议,将职称评定分为教学型教授和研究型教授两种区别评价,同等待遇,善长写论文者列入“科研型”,善于讲课者列为“教学型”,建议被校方采纳,较好地促进了师资队伍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后来竞岗到纪检监察部门工作,又整了一篇经验材料《湖南大学严格采购管理,规避商业贿赂》被教育部专项工作《简报》转发。别的单位工作都在做,你单位的工作经验率先总结出来了,先进典型都有了,对面上工作就有指导意义,单位和领导当有成就感。别人整不出来的东西你能整出来,虽然不署个人姓名,但内部知道执笔人是谁,身价就提高了。
不过,最幽默的是过去军队有个副师职干部,爱好笔耕,在总政转发了几篇有影响的工作论文,就被组织上破格提拔当了军政治部主任,上任一年后却因生活作风问题被降两级至原位。现实中类似会写的人而德不配位的事数不胜数,不一而足。值得欣慰的是“冬歌文苑”充满了健康向上、互帮互学、学习探讨、情趣盎然的良好氛围。“冬歌文苑”的乐趣不光是可以放肆地写自己, 而且不分功底深浅, 没有专业职称门槛,全凭实战能力,适宜不同年龄人群。这样可好,老者可在远处窥见年轻人的内心世界,年轻人也可抓住老人的思想脉博。以文会友,心灵坦荡而相通, 这里没有尔虞我诈,秀才不出门便可结交靠得住的远方朋友,不亦悦乎!
冬歌虽不是导师,但利用平台发挥优势可扮演着导师角色,既可弘扬伯乐精神,又可共享和描述个人生活轨迹,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肯定地说,一般人要写自传平铺直述没有看头,如果跳跃式地精选个人亮点或动人故事汇篇成册,打下社会烙印,创造历史价值,当地图书馆和军史馆都将收藏。
年轻人笔耕可助“青云直上”,从小长大拼命学习和工作,旨在求生存求发展直冲高处。有不少人凭借写作的力量站到人生制高点。常说这话是有根据的,大家都熟悉的树宾老师从部队转业时捧着《上海有个吴权民》的专著找工作,被南方航空公司看中,很快进入角色当了部门领导;品刚政委转业后保持部队的良好作风,抓了工作即整材料,在全国计生系统反响强烈,走进人民大会堂领奖台,不知何时进入文苑,散文一篇接一篇,还越老越香。这俩人笔耕不辍,都是年轻人学习的典范。我们在成功掘金时,不断为家里添置各种电器、购房买车,从一无所有到全副武装的状态,确实能给人幸福的感觉。但从实物中获得的满足感持续时间较短,而人生经历及从中获得的知识,通过不断笔耕,则可加浓和驻留人生轨迹。人生轨迹像条抛物线,冲高终将回落到原点,正厅以下者都是拿薪水度日,院士或副省级以上干部还可享受一些特权,要是不去“秦城”的话。富人及贵族也不见得比穷人结局好,最后都是一坛灰。历代皇帝炼不老丹均未成功,只有毛爹和文学家永垂不朽,文学巨匠曹雪芹可使美女永远鲜活水灵,唯文学让人长生不老矣!
新年首次点评本人作品不及互动,事后研读点评留言,感佩绿野春风、梧桐树、北国之春、焦红玲、李和芳、周振英等四十余名大师的鼓励、鞭策及穿透力,在这个平台写作错别字有顾二美女等义务校正,这是一个提高自我、省钱省心的大好事。的确笔者像美食家不做烹饪一样喜欢品尝而已,奈不胜酒力,向往自由,为官为学冲不高,庆幸老来闯入冬歌乐园,重拾孩童天真与乐趣!
图片/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刘光明,1959年生,湖南浏阳人,投笔从戎22年,海军转业服务于湖南大学18年,退休前出书2本;中国素质教育学会会员,2015年被聘为《中国素质教育探素》副主编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顾问:王树宾 戢觉佑 李品刚
总编辑:冬 歌
副总编:蔡泗明
执行主编:倪宝元
执行主编:吴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