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中的本命歌单(三十二):人非草木
今天,有个好朋友问了我这么个问题:
“如果有一天,你很喜欢的那个人恋爱了,你可以是什么心情呢?”
我这么回答他:
“我知道这对你来说很难,但最好的心情,莫过于说服自己放下。”
接着他又问:
“你写过这么多好的乐评,有没有发现哪一首歌,是特别适合我的呢?”
老实说,我并不是第一次面对类似询问,可并不是每一次,都有漂亮的答案。
今天呢?我仔细想了想,还真有。
传闻中的本命歌单,第三十二期。
杨淽作曲,林夕填词,吴雨霏演唱的《人非草木》。
在我们惯常的印象中,“人非草木”只是说出了这个短语的前半段。
完整的版本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谁可以没有情呢?孰能无情的另一面便是人皆有情。
我向来认为梁先生是写苦情歌的一把好手。
当这种苦涩感归属于爱而不得时,他写出怎样的词句我都不显得惊讶。
饶是如此,我仍然被这种细腻、绵长、压抑又纠结的情绪覆盖了。
我清楚的记得,在《没有花收的日子》这篇推荐里,我这么形容杨淽老师:
杨淽之于吴雨霏,就是雷颂德之于卫兰,周博贤之于谢安琪。
这是一种羁绊,一个必然会和歌手一起被提出的名字。
想要和梁先生那温润中略带苦涩的词相得益彰,没有扎实的旋律功底,是办不到的。
前奏轻柔细密,长和弦自然而流畅,作曲者的才华在整首歌中彰显无遗。
扫过整首歌词,怎么看都仿佛是下面这般画面:
爱而不得,痛而未觉的女人,站在回忆的角度,小心翼翼的诉说着自己。
为了让我们把这种情绪体会得更清晰,梁先生开篇就下足了功夫:
还未戒掉 他留下给我 那动魄惊心
还未成熟得当有过便无憾
宁为他跌进红尘 做个有痛觉的人
为那春色般眼神 愿意比枯草敏感
第一句歌词就是点明了什么叫“我还放不下”。
第一个小节则告诉自己坦然应对,如何算是坦然呢?
宁愿做个能够直面痛苦的俗人,因为我们远没有自己想象中这么成熟。
这意味着什么呢?
很多人都相信,世界上最遗憾的事,并非是爱而不得,
真正的遗憾,乃是下面这两个扎心模式:
其一:两个人明明相爱,却找不到一个适当的方式来表达。
其二:曾经那样幸运的获得过诸般偏爱,最后却不得不失去它。
毫无疑问。《人非草木》这首歌中写到的这个女人,经历的正是第二种情形。
因为她说了,自己的感受是“有过便无憾”。
也因为是“拥有过就是美丽的”,所以反而跳出了一般苦情歌的俗套。
如果《人非草木》只是写到这个程度,或许就没有“孰能无情”这四个字了。
梁先生自己也明白这个道理,于是下面来了个更狠心的小节:
心灰了还未碎 心死了还在醉
人难得只因失恋拥抱负累
未会信什么拥有等于失去
无情地对世界说他算是谁
“无情的对世界说他算是谁”,这一句可以说扎到了无数痴男怨女的内心深处。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呢?
失恋时分明是痛楚难当,肝肠寸断,不知笑容为何物,偏偏还歇斯底里的对着朋友吼:
“那他妈的XXX算个什么东西,不就是个渣男吗?老娘不稀罕!”
实际上呢?虽说爱一个人最好是爱了七分留三分,可投入感情时那份全心全意的心思,却是怎么也骗不了人的。
失恋阶段所有的随心所欲和故作洒脱,其实都藏着内心的不舍。
一直以来,我们受到的感情启迪,都是下面这样的:
“你要冷静,你要理智,你要坚强,你要学会疗伤。”
“牵起婚纱上路,余生请你指教。”
“分开就分开,下一个更乖。”
“你对那个人的离开心有不舍,可因为爱过,还是希望他更好,”
什么意思呢?
这意味着我们试图用一种达观的、理智的、偏向自我安慰的情绪在面对感情。
那是一种救赎,一种原宥,一种对自己内心的妥协。
这意思是,那不是真正的你自己。
可梁先生告诉我们的,却是完全不同的观念,他这么写:
不可以沉下去 总可以迷下去
人何苦要抱着清醒进睡
就以血肉之躯去满足知觉
虔诚地去犯错 良心跳得清脆
这个女人的确失恋了,她的确有着锥心之痛。
没关系,那就大方的痛,执着的痛,清晰的面对自己这副身体应有的知觉和触感。
这是什么呢?这才是那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有感情的女人。
以点题的方式而论,这才不是我们通常解读的“草木”。
理智的人,不应为感情所苦。
可惜的是,不曾为感情所苦的人生,终究是底色不足,也毫无温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