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训练工具-----跳绳
截止到昨天,我已经连续跳绳335天了,很是开心。
从开始的1000个每天;到每天长50个,直到5000个每天;又到了现在,目前还在继续每天朋友圈跳绳打卡。
期间,很多朋友问我,瘦了多少斤?
哈哈哈,看来,大家还是关心身材啊。
我的初心还真不是减肥,就是有朋友圈大神发起了跳绳运动,又有朋友开始跟随了,正好我这把年纪,一口气上五楼都费劲儿,索性也就开始了。
那会儿,对跳绳很无知,也不知道怎么跳,看了小视频跟着学也学不好,心想算了,直接开整。
但是对于每天跳多少个,也没一个清醒地认识,既然是发朋友圈,每天跳500就觉得太丢人了,不值当的,直接每天1000个开始。
后来吧,我了解到,大多数人每天跳100个都困难。
第一次跳了1000个的结果是爬床上一天没下床,腿太疼了。休息了两天,重整旗鼓,每天1000个,再也没间断过。
开始靠的就是虚荣心、每天坚持;后来看到身体确实有变化,信心就来了。尤其是看着每天跳的数字一直长,越来越多,还挺自豪的,收获的赞叹也越来越多。
现在,形成习惯了,每天不跳就难受。
期间,也有不想跳的时候。咋办,毅力顶上呗。但是,每天都靠毅力顶上的话,那不现实,不能形成正反馈,很容易崩溃。
一个人每天的核心精力是有限的,这个核心精力其实就是有意注意的能力。
前面咱们说过,注意力分三种,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无意注意就不用多说了,信息多,记不住。只有能引起我们有意注意的信息才能变成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如果这个信息对我们有意义的话,经过复习,就会成为长时记忆。
但是,有意注意有一个问题,就是它很耗费能量,每天需要合理的安排,不然,一天还没开始,就已经疲惫不堪,无精打采的。
好比,你的有意注意是一个容量1万毫安的电池,你需要用电的内容很多,如果很快放完,你就需要充电,这样才能继续放电。
休息和补充能量就是在为我们充电。但是对于内心的疲惫来说,还需要成就感、满足感和美好幸福感才能充电。
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高效,我们把大多数经常用到的技能和思维变成了有意后注意,相当于驾车的你可以大多数情况交给自动驾驶,你是不是只需要极少的精力就可以了。
这也是同龄孩子不同能力的开始,也是马太效应的开始。
有些孩子把新学的知识、技能开始熟能生巧,巧能生妙,可以灵活运用,举一反三了。而有些孩子,不管是什么原因,总之没掌握。
那么在下次遇到同样问题的时候,掌握的同学用有意后注意,几乎不费什么精力就搞定了;而没掌握的孩子需要调集大量的注意力来应对危机,结果还不一定令人满意。
长期发展呢?
越轻松的孩子虽然仍然只有1万毫安的电,但是也许开始能干需要10万毫安的事情了;而有的孩子越来越累,1万毫安开始不断的浪费,甚至连普通的事情也不能做好了。
当然,请不要怀疑,随着我们年龄的成长,学习的进步,我们不仅会有1万毫安的电量精力,我会会有更多,比如1亿毫安电量。但这也是那些有意后注意越来越好的人的专利,普通人效率太低,成长性也低。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二年级的时候,大多数孩子考试都能考90多分,100分。到了三年级,有一部分孩子就开始往下出溜了,成绩下滑到了80多,70多,甚至是60多。
以前背古诗,课文,不出3遍就背过了。三年级以后,5遍8遍是常有的事。甚至是背不过,或者背过第二天就忘了。
这还只是开始。
升初中呢?
用学三门功课的能力去应对学7门功课,8门功课,9门功课,很多孩子直接被一棍子抽懵了。
这一切就是从注意力开始的。
说远了,继续说跳绳。
我们来看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跳绳项目评分标准如下:
是不是很惊讶,我的妈呀,要求可真高,孩子能行吗?
可以把吗去掉,孩子能行。
这也是体育和功课学习的差别之一,只要是正常孩子,用对方法,很快你就会看到效果,进步特别的快。
文化课不行,需要累积的太多,周围环境影响也太大。
体能上同龄的差出一两个年龄段都不是特别多,认知上差出5个年龄段却不少见。
跳绳锻炼注意力是怎样实现的呢?
不如留下这个疑问,你和孩子一起试试再来探讨。
……………………………
如果你也觉得这篇文章很棒,右下角点个在看 ,马上加客服进相应的交流群哦。(表明身份老师,家长,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