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与六祖惠能
张九龄与六祖惠能
吴孝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是唐代名相张九龄怀月思乡的千古绝唱。“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也是唐代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留下的千古名偈。然世人多不知晓的是,六祖惠能与张九龄这两位岭南地区的文化巨擘却是颇有渊源。
祖自范阳 同处曲江
六祖惠能与张九龄的祖籍都是河北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两人都曾长期在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生活。
六祖真身
惠能的父亲卢行瑫原是范阳人,于唐武德三年(620)九月被贬于新州(今广东省新兴县),《六祖坛经·行由品》有载:“惠能严父,本贯范阳,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其门人法海在《缘起外纪》中更述云:“大师名惠能,父卢氏,讳行瑫,唐武德三年九月,左官新州。”《祖堂集》卷二亦载:“第三十三祖惠能和尚,即唐土六祖。俗姓卢,新州人也。父名行瑫,本贯范阳,移居新州。”
卢行瑫被谪新州后,娶当地李姓女子为妻。唐贞观十二年(638)惠能出生,但三岁丧父,家境贫寒,稍长即以卖柴为业养母度日。二十三岁时因听人诵《金刚经》心有所感,遂往蕲州黄梅(今湖北省黄梅县),投禅宗五祖弘忍门下作“行者”。后因其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得到了弘忍的赏识,授以法衣,回到岭南,在岭南四会、怀集、永福、象州等地隐居修行约15年。唐仪凤元年(676)。惠能在广州法性寺(今广州市光孝寺)以“风幡”之论正式出山,剃发受戒为僧。唐仪凤二年(677),惠能到韶州(今广东省韶关)曹溪宝林寺(今韶关南华寺),在韶关弘法37年,宣讲“见性成佛,识心见性,顿悟成佛”之说。唐玄宗先天二年(713),惠能圆寂于新州。但其真身不坏,被运回韶州并长期在宝林寺(今南华寺)内供奉。受韶州刺史韦璩的迎请,惠能曾往韶关城中的大梵寺讲经说法,后来唐中宗谥惠能为大鉴禅师,赐大梵寺为大鉴寺,大鉴寺亦铸有惠能铜像用以供奉。
张九龄的祖籍也是范阳,因其曾祖父张君政任韶州别驾而落籍曲江。父亲张弘愈,字宗振,曾任新州索卢县丞、知新州军事。
《旧唐书》卷九九载:“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曾祖君政,韶州别驾,因家于始兴,今为曲江人。父弘愈,以九龄贵,赠广州刺史。”唐代徐浩(张九龄外甥,追赠太子太师,谥号为定)所撰的《唐故金紫光禄大夫中书令集贤院学士知院事修国史尚书右丞相荆州大都督府长史赠大都督上柱国始兴开国伯文献张公碑铭》中有:“公讳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其先范阳方城人。......四代祖讳守礼,隋钟离郡鋈山令,曾祖讳君政,皇朝韶州别驾,终于官舍,因为土著姓,大父讳子胄,越州剡县令,烈考讳弘愈,新州索卢丞,赠太常卿,广州都督。”《张九龄墓志铭》(全称《唐故尚书右丞相赠荆州大都督始兴公阴堂志铭并序》)中亦载:“公姓张氏,讳九龄,其先范阳人......。”
《张九龄墓志铭》拓片(部分)
张九龄出生于唐仪凤三年(678),其时已是六祖惠能到韶关曲江弘法的第二年。从出生开始至长安二年(702)登进士第的24年时间里,张九龄基本都在韶关曲江生活与学习,因此而与六祖大师都有交往。
后来张九龄官至极品,于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去世,终年六十八岁,追赠司徒、荆州大都督,谥号文献。后人在曲江立祠铸有铁像以示纪念。光绪《曲江县志》卷六《舆地书四·祠》载:“张文献公祠在府学右。明皇遣中使至曲江祭之,始铸铁像祀于府。”
《贵耳集》之载
宋·张端义所撰《贵耳集》卷下则将六祖惠能与张九龄所铸之像以“铁胎相公,铜身六祖”相提并论,即为:“曲江有二奇,张相国以铁铸,六祖禅师以铜铸,俗语云:铁胎相公,铜身六祖。铁胎有二身,一在庙,一在郡庠;铜身在大鉴寺。”
惠能改名 预说谶语
张九龄虽然比六祖大师小40岁,但其父母都是信佛之人,他从小就跟着双亲参禅学佛,在整个成长过程中还经常得到六祖大师的教导与点拨。
在韶关的民间中有许多张九龄与六祖的故事传说,在此仅以张九龄的名字来由的传说为示。
传说其父张弘愈当年在北江打鱼,一天天快黑时在“紫薇岩”河湾里打到一条大鱼,但怎么也拉不上来,他只好将渔网打了一个结,将网绳绑在一棵大树上,回家叫夫人来帮忙。可他夫人只将网轻轻一拉,鱼就被拉上了岸,原来是条巨大的九鲮鱼。仔细一看,那条鱼两眼发亮,却一眨一眨地望着夫人流泪,张夫人见了,就对丈夫说:“相公,看它怪有灵性的,就放了它吧。”于是夫妇就一人抱头一人抱尾将鱼放回了江中。可不久,张夫人就怀孕了,分娩的时辰正是放生九鲮鱼的时辰,而当夫人看到婴儿时,只见婴儿的眼睛与神态和那九鲮鱼一模一样,便认为是那条九鲮鱼投的胎,于是就给他取名“九鲮”。后因六祖大师见他从小智慧过人,就对张夫人说:“贵儿叫九鲮,九鲮为水族,上不了岸。他以后要上京做官哩,不如改为九龄吧。九龄九龄,谐音久龄久龄,天长地久呀!”张夫人听从了六祖大师的话,就将他改成了“张九龄”(见《张九龄学术研究论文集》(巫育明主编)《试论张九龄的民间传说》(作者王焰安))。
虽然惠能改名的故事是民间传说,但历史典籍的确有他二人交往的记载。宋沙门释契嵩《传法正宗记》卷第六有载:“昔唐相始兴公张九龄方为童,其家人携拜大鉴(唐宪宗谥六祖为大鉴禅师)。大鉴抚其顶曰:'此奇童也,必为国器。’其先知远见皆若此类。”后来果然应验了六祖惠能的谶语,张九龄官至唐开元盛世一代名相,成为了国之栋梁。
韦璩与张九龄
六祖惠能门下得法第子中有一位非常特别的人物,他就是时任韶州刺史的韦璩。
六祖大师初至韶州曹溪住锡,就受到当地士庶官僚的大力护持。当时的韶州刺史韦璩,是韶州最高行政长官,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经常设大会斋供僧,礼请六祖大师到韶州城内大梵寺讲法。韦璩作为地方长官,动用了较多的力量和资源。他亲自提出问题,由惠能答疑。他还特别安排惠能弟子法海做好记录,然后又通过韶州府整理发行传播的。可以说,法海作为六祖开缘说法的记录者,韦璩则是开缘说法的组织者,他们二人都是《六祖坛经》的大功臣!六祖大师圆寂后,韦璩还特地为他立碑为记。
身处韶州及后来在京城为官的张九龄自是与韦璩多有交往,张九龄的《曲江集》中,有三篇文章是因韦璩而写。韦璩最后在韶州卒于官舍,张九龄特为其作墓志铭(《故韶州司马韦府君墓志铭》),文中盛赞韦璩:“荷百代之丕构,传一经之素范。简白足以长人,文敏足以敷政。迹不由径,必期乎直;学不为辩,每拟其华。志尚则然,风流自远,斯有万里之望,岂伊百夫之特始!自崇文生明经上第,起家汾州参军。公以为国无小而行无择,苟履忠信,何陋蛮貊。遂求补远郡,从所好焉。于是授泉州司参军,历广州都督府法曹参军。轮囷下幡,弗以屑意,干蛊用誉,将以明道。故已仁焉,而不异于远,义焉而不辞其难,潜亦孔昭,允为君子。秩满,迁韶州司马。在郡数载,检身一德,辅化致理,刑清讼息。宜其奋庸上国,置乎公卿,而天竟南州,终于参佐。”
张唐辅与象州“六祖岩”
广西象州西山“六祖岩”是六祖惠能当年南行藏身隐修之所,当地民众世代崇信并立像以祀。宋代《舆地纪胜》卷一百五《岭南西路·象州》有载:“六祖岩在西山寺后,磴道盘纡,石穴空嵌,可容数人,塑六祖像其中。”
象州“六祖岩”
张九龄的后世也始终保持着对六祖大师的崇敬,北宋张唐辅即是其一。张唐辅,字元礼,广东曲江人,是唐代名相张九龄的十世孙,明嘉靖《始兴县志》卷之下“人物”有载:“张唐辅元祐间显,九龄十世孙。”
明嘉靖《始兴县志》之载
冥冥之中有天意,皇祐(1049年-1054)年间,侬智高在岭南造反,朝廷推恩,张唐辅以举人身份而得至安州(今钦州)为官,后于元丰年间(1078年-1085年)任象州知州。
在象州期间,张唐辅参访西山六祖岩,观惠能隐修遗迹,拜六祖圣像,深受感动,遂手书一首七言八句之诗并勒石为记。可惜的是张唐辅当年所写的诗刻文物现在已经遗失,仅能在“六祖岩”内现存的明代石刻《重修六祖圣像碑记》中略见端倪:“象郡西山有巖,曰六祖巖,中有圣像,昔人所塑也。郡人云:昔六祖南庇藏于此,信祀之也。宋元丰时,郡守张公唐辅勒诗于石,明我祖秉佛之旌旄,传之心印,详且尽也,不复须矣。”赵宗明在此碑记中“复步张公(唐辅)之韵”而作一诗:
灯传六世胤黄梅,五叶舒花有自来。
释部藩篱蒙祖辟,空门锁钥赖师开。
山头慈雨濡萌蘖,岩底穹碑翳藓苔。
景仰遗形闲遣兴,尘襟尽洗净无埃。
谭掞手书“六祖岩”石刻拓片
另有一位韶关曲江文化名人谭掞(字文初),或许正是时任郡守的张唐辅相邀,他于北宋元丰七年(1084)到象州西山参访六祖岩,当即挥毫写下篆体“六祖岩”三个大字,并落下了时间(元丰甲子岁)及自己名字(曲江谭掞文初书)。象州“六祖岩”由此即成为国内迄今为止、以“六祖”命名的年代最早之岩洞。
因缘所至,风云际会。张九龄成为韶关乃至岭南的文化地标,世称“张曲江”。六祖惠能的禅文化则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主脉,“凡言禅者,皆本曹溪”。《六祖坛经》成为惟一被尊称为“经”的中国佛教著作,后世广为流传,现在也成为了由中宣部等部门支持和指导、文化部委托国家图书馆组织实施的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之一,其价值更是历久弥新。
(成稿于2021年7月24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