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生就业淘汰率偏高是学校的问题吗?
直到前天,一个我认为很可以在一线干出一番成就的学生告诉我自己坚持不下去了,辞职去一所学校当老师了,我突然发现,我身边那些不管是我引以为豪的学生,还是那些看上去扎扎实实的学生留在本职岗位的已经屈指可数,实在是让我非常沮丧,雨夜,终究忍不住再次想起了早就不写的教育漫谈,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下其中缘由。
我想还是从学生自身、学校培养和社会关注这三方面来和大家探讨一下。
1
学生自身
首先说的是学生本身。以该学生为例他跟我说的原因是太累坚持不住,脑子不够用,氛围不好等等。当然搞技术在一线一定是很累的,我曾经在世赛选拔赛的现场发过一条朋友圈——搞技术是最枯燥的事情,要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误解,守得住原则。
大国工匠的修行没有那么简单。所以我理解他说的累,技术这个事容不得半点马虎。而且现在技术院校面临的现状依然是理论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不管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至少现在我们依然是认为考试不好就来玩技术,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技术是需要理论支撑的,我们去修车却不会看电路图,因为电学不好;我们做幼师,却不认识生僻的古诗,因为我们语言没学好。那么我们如何去做我们的工作?不管什么层次的人,工作一段时间都会遇到瓶颈期,或者叫高原期,顺利度过了便守得云开见月明,但更多的人倒在了高原期里。尤其我们的这些孩子年龄相对偏小,还没有那么大的定力,所以转行从个人角度来讲正常,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误解的坚持下去的。
但是淘汰率偏高就是因为这些孩子个人造成的吗?我想这不得不说我们学校教育和社会关注了。
2
学校培养
先说说学校教育吧。荣兰祥有句著名的话“你学挖掘机就把地挖好,你学厨师就把菜做好,你学裁缝就把衣服做好。咱们蓝翔如果不踏踏实实学本事,那跟清华北大还有什么区别呢”。我们不评价荣兰祥的人,但是这句话似乎给技工院校的学生订好了位,搞技术,纯的。确实这是学生的一种规划。
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的教育是要给学生留下一扇进步的窗户的,这也就是我们说的终身学习和全民教育理念。但不管你是想做个挖掘机司机还是想做个挖掘机教练,我们在学校期间总应该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可行的职业规划,可是我们做到了吗?我不了解各所学校的职业规划课到底有多少,不敢妄言。以我自己为例,我在大学期间印象最深的职业规划课居然是我的语文老师在课堂给我们讲的,到现在我依然记忆犹新。这也在我的脑海中第一次行成了一个职业规划的模糊印象。技工院校的学生年龄尚小,我们的教学体系中是否具备了可行的职业规划课程我不敢妄言,是否对他们的职业规划和职业梦想有所启迪我也不敢揣测,但愿一切都是好的。
记得在山东省实施过程化鉴定的一个计划制定的研讨会上和潍柴大学的老师坐到一块,他们谈到他们的学生第一年不分专业,让学生们了解各个专业,在二年级时候再细分专业,我觉得这是个很有益的尝试,可以让学生有一个体验再选择的机会,或许这样也是个提高从业可靠性的办法。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却不是全部的老师,除了我们的教学体系,对技工院校和职业院校学生影响最大的应该是我们的班主任,我们的校园文化中是否有足够的引导,让学生了解自己未来从事的工作?我们的学生管理工作是否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性和指向性?我曾经在潍坊商校见到过他们的冠军墙,墙上刻着他们多的全国技能大赛金牌选手的名字,不讨论他们冠军的培养方式,这种校园氛围的引导一定会让更多的学生更有学习业务的劲头,自然这就可以影响到他们的职业规划。我也曾在世赛冠军袁强的母校了解到他的师父苏美亭老师所带的班级形成的学习技能的氛围,这种钻研的氛围也自然加深了学生对从事职业的认同感。
所以,要想为国家培养合格的技术人才,需要学校在教学体系和校园文化上好好下一番功夫啊。
3
社会关注
学校的氛围形成了,可是我们的社会真的认同我们的技术工人吗?这就是我想说的社会关注的问题。虽然现在从国家舆论的层面把技术工人捧到了一定的位置,可是现在的社会氛围尤其是北方尤其是山东的社会氛围依然没有让工人感受到足够的尊重。我在山东省的一所学校当老师,山东自古就是孔孟之乡,尊师重道的文化氛围很浓,所以我的这个学生宁肯去一所学校做一个外聘老师,也不愿继续在企业呆着。这也符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毕竟人都有被尊重的需求。
我们现在的工人工资待遇和他们的付出,我们社会对技术工人的尊重,我们社会对学历的看重,这一切虽然有改善,但一切依然没有那么的明显,这自然也会让一部分人想要逃离这个圈子,毕竟既然吃饱饭了,谁不想被尊重。当然了,现在政府也给予技术工人们很大的支持,工资在涨,荣誉在评。省下的是企业的执行政府的监管和时间对于人类惯性思维的改变,相信有一天一定会好起来。
分析了这么多,也不知道有没有道理,希望大家都可以参与进讨论来,毕竟我们希望有一天我们用我们自己的芯片,开我们自己的汽车。毕竟,研发团队几十几百个人足亦,但想要走入我们的生活,则需要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来支撑。
作者简介:李源 潍坊市技师学院教师,山东省职业能力比赛一等奖,山东省技能大赛裁判员,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