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GGV合伙人童士豪:投Wish是得美国穷人者得天下

雷帝网 雷建平 12月19日报道
Wish母公司、美国跨境电商ContextLogic(股票代码为:Wish)日前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募资超过11亿美元,市值超过百亿美元。
Wish一共融资16亿美元,投资者包括泛大西洋投资(General Atlantic)、Founders Fund和GGV Capital等。IPO后,GGV Capital仍持有7%的A类股,及1.3%投票权。
Wish也是GGV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童士豪在GGV投资的第一个美国项目,当年,这一项目并不被主流美国投资机构看好。
原因是,当时很多美国主流VC都认为亚马逊太强太大了,美国电商市场的竞争已经结束,不再适合在美国创业,而童士豪却发现一个机会——美国其实是一个二元社会,在大城市之外,也有很多穷人。
美国的这些穷人,很多不一定消费得起亚马逊的高价格商品,往往更倾向于低价适用。而Wish瞄准的是美国城市以外中下层消费者,也就是特朗普的基本盘,Wish也由此被称为美版“拼多多”。
Wish主要出售“超低价格”小物件,比如女装、手表、球鞋和首饰,而平台卖家多数来自于中国。
可能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童士豪认为,很多美国的创业者和投资人都忽略了这一市场,如果谁能把美国的“下沉”市场做好,也就能把事情做大,毕竟是得穷人者得天下。
以下是专访GGV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童士豪实录:
雷建平:您当初去美国加盟GGV,为何第一个项目投的是Wish?
童士豪:Wish应该是我在GGV投资的第一个美国项目。我在美国生活了十多年,对美国的社会结构比较清楚。
硅谷大部分的创业者想到的都是类似他们这样的消费者,很自然做的事情是适合他们那个社会结构会喜欢的体验方式。但在美国,还有一大批的穷人用户,就是在美国的红色州,这些人在疫情严重的时候还是敢出去到处跑,所以这样的用户体验是跟美国大城市的用户是不一样的。
不同的族群所需要的方式不一样,Wish则是很难满足美国穷人的需求。实际上,在当时美国有99%的人都认为电子商务不是一个好业务。
但在我看来,美国的用户其实是缺乏良好购物体验的,他们没有体验过搜索关键词之外的购物玩法。而且并不是所有人都负担得起亚马逊的产品,这就给了Wish成长的空间。
而且,Wish做的是很多创业者想到了不愿做或者看不上的事情。在美国,一些公司成长到一定规模后,出海业务做得不好,离开美国会难以为继,但Wish不会,只要继续不地努力,他们的市场会遍布全球。
得穷人者得天下

雷建平:您当时投的时候,问了Wish创始人什么问题?
童士豪:第一个问题是什么卖得好,有品牌还是非品牌的商品卖得好。
我知道跟品牌打交道很难,很多美国的VC或者创业者都喜欢投,或者创业都跟品牌有关的项目,但在2013年的时候,品牌还没有认为线上是重要的渠道,他们对亚马逊都不是那么想要合作,或者意愿还是在培养当中,上面卖得好的是都是非品牌的商品。
第二个问题,我问他在美国谁来买这些产品。看用户收商品的地址来看哪里的用户多,买家多。他给我展现了一个地图,我看到的不是纽约,不是洛杉矶,不是旧金山,而更多的是德州、佛罗里达州及美国的中西部、南部这些地方。
我在美国也呆了很多年,我知道很多红色州用户的需求是跟大城市的用户不完全一样的,所以我认为谁愿意做这方面的业务,还是有机会能够把这个事情做大的,毕竟是得穷人者得天下。
而且,当时美国的创业者都是大公司思维,想要追上亚马逊,所以大家关心的都是亚马逊在做什么,而忽略了美国有一大块的用户是比较类似我们中国的“屌丝”用户的。
我问他的第三个问题,你现在非美国的业务占多少?他才做了6个月,通过Facebook去找用户卖商品。他跟我说美国的业务占60%,非美国业务也有40%了。我说真厉害,才6个月,你们都没时间针对海外用户做任何的投放,任何的调整居然有这么多用户会愿意买,比例那么高,可见是有办法可以做成一个全球化的业务,而不只是在美国的业务。
为什么国际化很重要,因为这期间很多电商只做美国的市场,只做美国的高端用户,就一直走不出去,最后公司不大不小,也打败不了亚马逊。所以我觉得Wish愿意以全球化的心态跟做法本身就是对的,这个业务也有更大的前景和发展空间。
第四个问题是你的货从哪来的,这些商品都是没品牌的。我当然希望听到的答案是中国,因为大部分美国创业者是不敢碰中国的,对中国不了解,担心很多事情。而他敢,他愿意尝试,他说大部分卖家是来自于中国。
第五个问题,我问他你在中国有多少个员工,谁来管这些卖家?他说我们在中国还没有办公室,管卖家的很多都是华人实习生,就10个而已。我就非常的惊讶,那太好了,你愿意通过数据分析来看什么东西卖得好,什么样的用户买的量比较多,比较频繁,什么样的卖家在上面能做得效果更好,最后探索出这个方向出来,那是非常不错的。
可见你不但聪明,而且是心中是比较开放的,愿意用各种不同方式尝试,自己找出适合发展的王道出来,这样跟我们这样又懂美国又懂中国的人一聊,就知道你这个方法是对的,而且是有很大做成机会的。
雷建平:您觉得Wish创始人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童士豪:我见他之前也知道他在谷歌是一个高材生,表现得非常好,他出生于波兰,在加拿大读本科,理工科底子很好,又有比较国际化的经验。
所以我觉得他虽然没有电商经验,但有很强的搜索经验,把这个事情当成一个搜索的问题在解决,看什么样子的商品适合摆在什么样的用户眼球上面,平台商品这么多,怎么样展现变得很重要,怎么样让每个人能有个人的体验,这是靠算法才能做到的。
那是2013年,今日头条还没有完全起来,以算法解决很多问题的方式还没有被验证是最好的方式,但是他已经摸索到了,所以我觉得这是非常值得赌的事情。我不觉得一家能够独霸美国电商的天下。
而当时,美国很多主流的VC都认为电商不适合创业,电商已经结束了,因为亚马逊太强太大了,这个社会是亚马逊的,只要去亚马逊就得了,干吗去亚马逊以外的地方。所以很多人都见过Peter。
实际上,拼多多崛起之前,很多人认为阿里巴巴和京东已经是两极,中国电商行业也没有机会了,但社会上总是有新的玩法会出现。
会有越来越多华人创业者出现

雷建平:以前别人总是说,印度裔来统治硅谷,说华人在美国大公司很难有机会,但我发觉华人挺适合在美国当老板的,Wish的联合创始人就是华人,您怎么看这种现象?
童士豪:这一点我是同意的,很多印裔主管很适合在大公司干得好,微软和谷歌都选了这样的人才,给他们机会当公司的CEO。而华人创业比较典型的就是ZOOM和DoorDash。
我在美国投资,也看到很多华裔,相对来讲在美国时间待得比较久,已经完全融入美国的社会,或者在美国出生的,这些人更有自信,同时能非常关注国内发展的情况。
所以国内一些打法创新,他们领悟的速度也非常的快,能结合中美两边的优势,自己当老板更合适,因为他的想法跟别人是不一样的,所以更有机会能按照自己的意志或想法去完成一件事情。
雷建平:华人创办公司,并且上市的美国企业越来越多了。
童士豪:我完全认同华人创办企业,并且成功的越来越多了。早在2000年以来,在中国3G、4G崛起之后,硅谷一批优秀的华裔,中国人才回国加入创业公司了。
十年前,真格基金就大力投这种从国内出去,在美国读MBA又回到中国的海归,很多那时候能在美国创业的人觉得中国的发展更好,就回中国了。但现在有一批人可能是在美国出生,或者高中、大学就在美国读书,对中国没那么了解,看到美国的社会创业机会越来越多,就抓住机会成长了起来。
以前,美国大部分的公司能上市或者被并购,都是企业服务的公司,企业服务公司卖给企业,是白人卖给白人的一个社会,大部分买家都是白人在当主管,所以华人,印度人或印裔人要往上爬,发挥作用,某种程度上会受到一定的天花板的限制。
但做消费类企业就完全看个人本事,做的东西只要足够好,消费者就会愿意买,他不知道你是谁,也不管你是什么肤色,你能够发挥的空间就会比较多。
当美国消费类企业开始崛起的时候,就发现这里面华裔越来越多。
雷建平:华人创业成功,在AI领域会更加明显。
童士豪:你也去过谷歌和Facebook,他们中午吃饭的时候,老印占了四分之一,老中也占了四分之一。这些都是靠算法,底子做好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所以印度人跟华裔、华人相对来说,在硅谷能得到很多好的工作机会,也会互相推荐,造成了一帮人才,要么回国内,要么留在美国。留在美国如果自己能创业,敢创业,能够冒出来的话,就会做得很快。
之前很多华裔华人在美国比较适合当管技术部分的,他们对于用户的体验跟感觉还没有那么强或有经验,但因为Zoom和DoorDash做得好,我觉得越来越多的华裔是敢往前线走。
很可惜的是,中美的关系造成可能来美留学生的数量会减少很多,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我觉得未来的人才可能不会从在美国读大学,或者美国读研究所,而是在英国、澳大利亚或加拿大,尤其是加拿大和英国跟美国很近,文化上也非常的接近,还会有其他地方的华人过来美国,中美科技事业都在不断增强,所以华人出去的方向还比较多。
雷建平:很多人觉得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消失,可能会机会减少。
童士豪:你觉得在国内5G的用户普及了吗?你经历过3G,也经历过4G,我觉得5G还是有很多机会没有发挥出来,一定是有公司能够在5G时代冒出来。
———————————————
雷帝触网由资深媒体人雷建平创办,为头条签约作者,若转载请写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