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是真的!(印尼员工篇)
青山不墨,碧水无弦
–-青山园区系列报道之二
坐落在莫若瓦利的青山工业园区已经初具规模,生产、建设紧张有序地同步进行,其中印尼员工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在雅加达也听说了不少新鲜故事,有了想一睹为快的冲动,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采访。
一张特殊的婚贴
在园区的中印尼员工之间,广泛流传着一张特殊的婚礼请帖,封面不是婚纱摄影,而是两位本地员工的工装照,采访就从他们家开始。
时间:2015年10月7日,地点:距园区不足一公里的小溪旁,一座约100平米新建的当地风格的建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辆崭新的摩托车和三台缝纫机,以及身穿盛装的公婆。
新娘:我叫达尔曼(Dharma),今年26岁。我的家乡离园区50公里。我在马卡萨读的大学,政治关系专业。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做过短期文员工作,后来青山园区招人,我就过来啦,现在安全保卫部负责400多名本地员工的驾照管理工作。我和我的丈夫哇尤是在餐馆里认识的,当时他在朋友的餐馆里帮忙,我和闺蜜每次去吃饭唱歌的时候他都给我打折,后来免单,慢慢就。。。结婚请帖是我找人设计的,穿我们园区的工装照作封面是我的想法,主要是想感谢一下园区给我的工作机会,也增加一些新鲜感和荣耀感,没想到一下子就出名啦。
新郎:我叫哇尤(Wahyu)。我爸爸是本地人,虽有一些土地,但经济以前也不怎么好,中专学的是护理,毕业后就到园区来求职,现在回转窑工段做普工。达尔曼说用工装照做婚贴封面我很愿意,也给我们带来了好运,结婚那天亲戚朋友来了600多人,园区的中国朋友虽然由于管理规定不能前来,但他们给的红包我全都收到啦,我从心底里感谢他们!没有园区,就没有我可爱的妻子,也就没有我现在的幸福生活。我的理想是尽快掌握一门技能,当上正式操作工。
爸爸:虽然祖传下一些土地,但以前大部分时间都荒着,因为种什么也没有人要买。现在好了,种的蔬菜水果园区全部包销,每天打鱼也可以多打一些卖钱,生活好起来啦才能给儿子娶了媳妇。
妈妈:我有缝纫的手艺,用的就是中国的缝纫机,现在活儿越来越多,很多园区的人找我做衣服,都做不过来了,又买了一台本地品牌的缝纫机,听说里面也是中国的机器。
二舅:我在家门口盖了一排新房子出租给园区外地员工,每间月租金1条印尼盾(折合人民币400元左右),现在供不应求,最近打算接着盖!
两个本土化的团队
印尼员工掌握技能最多的群体是司机(操作手),我们的第二站就是物流部门。
运输科的主要机械是吊车和平板车,为整个园区的土建及安装提供服务。部门负责人石贤辉是刚刚从国内调来仅三个月的小伙子,短时间内把调度工作搞得井井有条。他的经验是: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是管理好印尼员工的有效办法,他们很适合在这种环境下工作。运输部现有中国员工90人,印尼员工260人,其中约一半是操作手,我们看到派工单上不少都是印尼文的名字,证实了这个比例。就是这些人,每天运行着70多台吊车,30多辆平板车穿插在各个项目之间装运,加班加点已成为常态。每天早7点的点名是雷打不动的,每日修订的双语派工单把一天的工作讲得清清楚楚,然后由印尼员工提拔上来的班长带着袖标开始巡视。石贤辉介绍,巡视是十分必要的,有的操作工和用户由于语言不通,可能会造成误会,比如用户抱怨明明我的货物只有20吨而你的50吨吊车却吊不起来?本地操作工解释不清楚回转半径和吊重的关系,碍于情面就会冒险操作。当地的工会组织也派来了专员来这里参与管理,坐在一旁的HASRUDIN先生在称赞了园区的管理工作的同时,也提出了分期分批培养普工成为熟练操作工的建议。
储运科的主要任务是煤、矿、铁等生产物料的储运。掌管着80余台翻斗车、30余台挖土机及其它机械设备。令人惊奇的是,这个部门是“全印班”,一线人员370人全部由印尼人来担任,来自中国的管理人员只有10人!问及该部门的负责人严穆松有什么管理诀窍时,他打开了话匣子。
我来印尼2年多了,开始对印尼员工也是头疼,后来通过实践摸索出一套办法。印尼人大多纯朴专一,性情温和,特别适合于有标准程序的操作,当然也有极少数害群之马。我的做法是:首先在招工时由印尼班长出面挑选,提高他们日后的责任心。我在旁边看着:有几个不录取:纹身的不要,扎耳钉的不要,染头发的不要,爱喝酒的不要,不想赚钱的不要。听起来有点粗糙,但有效地过滤了一批不合格应聘者,减少了日后的麻烦。接下来就是实际操作考核,然后就是安全交底。翻译少语言不通,我就把各种事故图片打印出来,跟看图识字一样,上面写着“TIDAK BAGUS”(这样不好),他们就记住啦。对于极少数表现欠佳的员工,我先给他上黑名单,减少他的加班机会,意识到错了悔改后再上岗。我还设立了月度安全奖,一视同仁,按时兑现。我的脾气不太好,但我能经常和他们沟通、聊天,有问题大家商量,他们也很理解我的苦心,把我当成大哥,反而很配合和服从,就靠这帮印尼弟兄,现在每天五、六千吨的镍矿,两、三千吨的煤矿,每月两万吨的镍铁,三班二倒24小时工作,从来没耽误过事!
三步走的人力规划
园区总裁助理、雅加达华侨温开情,由于语言的优势,他和本地员工沟通起来更加容易。据他介绍,来到园区工作的本地员工都深深体会到,中国的老板来这里是认真投资的,中国员工的奉献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他们来这里绝不是抢我们的饭碗来的,而是给我们饭碗来的。目前园区共有本地员工3200人左右,每天还在增长,附近的劳动力基本都用上了,更多的是从肯达里、马卡萨等地招来的有一定技能的操作工,凡是固定下来的人员我们都给他们上了保险(BPJS),伙食也在逐步地改善。中国和本地员工的文化融合很重要,最近园区搞了一个趣味运动会,80%是印尼员工参加,还特别增加了他们擅长的藤球比赛,花了不多的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由于外地员工大大地增加,加上中国来的员工,这里的通讯基站已经饱和,园区正在努力向有关部门反映解决。办理之中才听说这里的电信基站是全苏拉威西岛的“三多”基站:用户最多,流量最多,赚钱最多。
在去新人家里采访的路上,温助理不停地介绍,这边是新建的摩托车棚,设计能力是存放1500辆,而现在仅一班工人就多出来了两排,只好在大门外面新增了两个车棚;不太宽的省道上一排排新房匆匆掠过,食品店、修车店、银行、邮局、餐馆、出租屋。。。我们也发现了一个摩托车专卖店,一色的雅马哈,好的要卖到人民币1万5,店主反映就这款卖得多。
“加强新来本地员工的培训是首要环节。他们大多来自农村,根本没有工业和建设的概念,更没有注意安全和保护自己的意识。”园区安保部经理李贵全如是说。“同时,平心而论,印尼员工与中国员工相比,敬业精神还有不足。有一次快下班的时候,得到矿区的紧急通知树林突然起火。厂区立即派遣四辆消防车施救,仅十分钟就把火扑灭了。去的都是中国员工,本地员工全都找借口下班回家了。看来相互转变观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园区常务副总裁章凡介绍,随着后续项目的陆续投产,园区的主要工作也将由建设到生产过渡,估算物流量也将从每月30万吨骤增到180万吨左右,硬件在突飞猛进,软件也必须未雨绸缪。人才的战略是长远的,园区拟从五个方面加以改善和促进:一是内部推动,园区刚刚下发了通知,各部门要加强对现有员工的持续培训并定期考核;二是在现有本地员工中注意发现好苗子,尽快提拔到班长岗位,用本地人管理本地人,事半功倍,也是园区基层管理的终极目标;三是加大力度招聘更多的翻译,尽快解决目前培训和沟通过程中的“断桥”现象;四是走出去招工,在几个省会城市乃至雅加达的一些大学招聘更多的培训生,提高印尼员工的整体素质。五是利用印尼政府的配套措施,争取让外地员工实现集体住宿,给管理和培训创造更好的条件,同时争取利用中国印尼两国政府交换生等机会为园区培养中高层骨干力量。
章凡最后强调:园区的人力资源发展要分三步走:建设阶段中方员工较多是必须经历的被动过程;建设、生产阶段要逐步向印尼员工过渡;全部建成后将以印尼管理人员和员工为主导。到2017年,青山园区不仅能提供200万吨不锈钢坯,也能为当地创造18000个工作岗位,并将全面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实现佐科总统来现场剪彩时的愿景。而中方的精干队伍便可带着宝贵的经验和充沛的精力奔赴新的战场,再创新的辉煌。
黄昏,在新铺成的园区混凝土一号大道上,和下班的印尼工人并肩而行。他们中间有夫妻,有恋人,有闺蜜,有兄弟。经过一天的劳作,他们略显疲惫,但仍不时地打闹嬉戏。夕阳泼洒在他们黝黑的脸上,映照着满足和憧憬。他们友好地和我打招呼,用手打出V字形致意。突然感觉到,我这个来自中国的华人,在这里是不是已经有点另类?
青山不墨千秋画,碧水无弦万古琴。衷心祝愿中印尼员工并肩拼搏的友谊像青山、碧水一样自然浑成、幽深永隽!
写在最后:以前从来没有正经八本写过东西,去园区的路上一再恶补报告文学知识,什么新闻性,纪实性,文学性,什么不拔高,不评价,不空洞。。。甚至都打好了一个腹稿:一个凤头般的开头,一个猪肚式的中段,一个豹尾似的的结局。。。
结果。。。就是这个样子啦。感觉就像一个偏科的小学生,踩着下课铃硬着头皮交上了连蒙带唬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