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好问”不要变成“勤学勤问”——走出学习观念的误区(4)
学习是一门科学。学生习以为常的学习行为中,其实有很多不科学、效率低的,这些行为是由其不正确的学习观念引导形成的。
下边逐一分类解析:
(接续上篇)
四、“勤学好问”演变为“勤学勤问”
古语“勤学好问”本意是倡导年轻人要多多学习,不要对新知识、新事物麻木不仁。
但并不是说需要自己动脑筋思考的问题,一旦想不出来就立马去问别人。
可是有的学生长期受“勤学好问”思想的片面影响,患上了“思维肤浅症”。
写作业时,懒于动脑筋,一碰到困难就向老师伸手、向同学求援。看上去题目得到了顺利解决,好象也都是自己“亲手”解出来的,其实最为关键的一步,是别人帮的忙,思维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训练。
到了考场上,没有了别人的帮忙,遇到新情景的题目就束手无策。殊不知,这正是平日里“勤学勤问”造成的恶果。
中学阶段,人的思维能力既有发展的可能,也有发展的要求,不允许过于肤浅。
对于不知道或实在想不明白的问题,允许通过问别人解决,但思维上稍微遇到一点点困难就向别人伸手的做法,确实值得反思。
不会问,满足于简单地获得问题的答案,是一些中学生的通病之一。
同样一个问题,若问老师,可能会受到来自老师的反问,进而促进自己再思考,思维受到激发,若为获取答案而径直去问同学,可能“明白”得快一些,但其作用也只是到此为止了。
网络时代,还有一个“问”的策略,那就是网络搜索。
这一点非常可怕!众多网站、无数APP都在争夺教育市场,良莠不齐,诸多问题的答案其实并不正确,至少非常片面。
即使他们都正确,我们也不提倡一有问题就去搜索。道理不需赘述。
要培养学习能力,让我们变“问题不过夜”为“问题要在自己脑袋里至少过一夜”吧!
毕竟,知识本身并不是学习的终极目标。
思考,才会促进脑结构的改变。
脑结构的改变,才是真正的学习结果。
(未完待续)
请读者诸君尊重原创勿抄袭。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