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重发】什么样的高中才是最好的

2020年中考志愿开始填报,在北京这样教育资源相对充足的地区,什么样的高中才是最适合孩子一生发展的呢?

很多家长首先想到的是高考成绩,它的确非常重要。这个不仅在世俗社会,即使在基础教育界内部也看得很重。

高考成绩包含哪些内容呢?全体毕业生的高考裸分均分、高分段人数、清北录取数(比率)……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因涉及学生数相对少一点,常常被很多人忽视了—— 过去叫“自主招生(含北清的博雅计划、领军计划)”,现在更改为“强基计划”,这个指标可以使很多孩子在裸分接近录取线时,大受裨益——以相对较低的裸分,进入自己心仪的985大学深造,包括清北。

但是,这些东西能否作为选择高中的唯一依据呢?我们认为它们只是依据之一,此外,还有更多也许非常关键的指标。

我们要明白高中教育对孩子一生发展的意义。

高中是孩子人生观、世界观逐步成型(这里没有用“形成”一词,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自孩子出生后就开始了,它主要受家庭影响)的时期。

100年前,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教育家、哲学家杜威讲“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其实是完全正确的。

社会是什么?我们不妨把社会简单理解为人们所处的“硬件环境 + 人际关系”。对于成年人来讲,可能包括了社区、街道、工作单位的设施与人事关系,以及医院、学校、邮局、商场等社会服务机构……;

对于孩子呢?学校几乎是他除了家庭之外所处的、全部的“社会”。那么,孩子的学生阶段主要以受教育为主,所以杜威说“教育即生活”。

那么,我们帮孩子选择的学校,是否具有未来社会(而非过去社会、抑或是现实社会)的基本特征,就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在这所学校里三年、六年的发展将会怎样,进而影响着他的一生会发展得如何。

未来的中国一定是民主性更强的国家。每个人都要时刻为自己的行为作出正确的决策(而非闭着眼睛听凭别人指挥)。

那么,你孩子所选学校在管理方面的民主性如何?

班主任“说一不二”的管理(压制)能够培养孩子的民主精神吗?班里有班长、组里有组长,连课堂讨论的4人小组,都是由老师依据学习水平指定、搭配的,孩子本人无权选择。

在这样的学校里,除了上课、写作业,一切都不用孩子自己决策。这样的教育,能够培养起孩子的自立、自理能力吗?

所以,我们一定要睁大眼睛,努力去寻找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发展空间的学校。

教育界有一句俗话“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说明校长的办学思想非常重要。

那些把中学生始终看成啥也不懂的孩子,要极力“为他们操心”,制定各种条条框框(比如规定男生头发多长、女生发型如何、手机功能最高怎样)去管理(压制)他们的学校;那些死守课程标准(以此为上限),“怕孩子学多了累着”的学校,还是赶紧绕开为好。 

未来的工作一定需要能力强的人。

所以,好的学校为学生提供各种不同层次的课程(特别是一些具有挑战性的课程)、各类机会(比如牵头举办社团、参与学校事务与决策、广泛组织职业体验活动,甚至鼓励孩子在校期间尝试创业),让孩子在其中经历挑战,甚至是“适应失败、学会输”,形成应对未来社会需要的基本能力。

孩子生活的幸福、生命的意义,依赖于他的诸方面才华和丰富的阅历。

所以好的学校积极为孩子们创造各种条件,让他们去选择、去经历,鼓励、支持学生积极探索、大胆尝试。

比如,为满足资优学生的充分发展,在国家课程标准之上,搞出数学IV、数学V;化学III、物理III课程供他们选择;整合传统的美术音乐课程为若干剧目,供初一到高三的孩子混合选修。

为满足学生在自己喜欢学科的突出发展,从高一起实施周末的学科高阶选修课程,使得每年的自招(2020前)成绩斐然于全国。

再比如,可以为一个孩子单独聘请专业教练指导她马术、击剑、游泳;可以为3个物理早已远远超出中学课程水平的孩子组成的小组专门邀请博士生导师多次来校指导。

“办存在问题的学校,培养有缺点的学生”。在社会转型时期,因循守旧的学校培养不出适应未来社会的公民。

人的生命历程中需要有朋友,交朋友需要社交能力。

好的学校不会把学生圈定在一个小小的班级圈子内,不会是“除班里同学外,毕业时至多认识邻班个把同学”,而是开放性的,学生通过走班、选课可以认识同年级多半数(200人以上)的同学,而且还在社团活动、戏剧课上结识很多高年级、低年级同学。

世界日新月异,中国社会也在飞速进步。

所以好的学校一定不是与世隔绝的,而是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融入现代社会。这样的学校不但不会限制学生使用移动电子设备,而是创造条件使全校无缝链接,鼓励孩子用好最新的移动互联设备,提高学习的效率,适应未来学习模式,形成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能力。

最最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学校里,学生受到了足够的尊重,他们的权利被充分保障。

在这样的学校里,学生可以评价教学(学生评价指标是教师聘任的主要参考)、评价食堂(根据制度、学校依据学生投票结果每年更换一家餐饮公司)、评价一切后勤服务机构的工作;他不必“按照规定”见人鞠躬问好(当然,他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养和习惯去问候老师和同学);他不用经历每天“5分钟早会”、“10分钟夕会”被集中在一起接受一些“正确的废话”教育;如果他乐意,甚至可以不做教室值日,而选择其他的公益劳动替代之;如果乐意,他们可以约见校长,与校长共进午餐,提出自己关于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建议。

在这样的学校里,学生的隐私也得到充分的尊重,因为老师不一定是完全“跟家长站在一边”的,而是首先跟孩子有充分的沟通,跟他一起面对他成长路上的困难,跟他商量、选择处置的措施。

有人担心,你这么提倡放手、让孩子自由选择,那么孩子自制力弱怎么办?

孩子自制力弱,需要的是锻炼,而非用“外在管制”替代他的自制。怕他在“无限链接”的学校里使用智能手机、用IPAD玩网络游戏,就去质疑学校“为什么要开放WIFI”,这跟质问“每年都发生交通事故,为什么还要发展汽车”一样好笑。请问,学校不搞WIFI,孩子难道不会自己购买流量吗?你以为你可以限制他的零用钱(防止购买流量),殊不知孩子为此会“省吃俭用”、不吃午餐呢!他明白精神需要比物质需求更迫切的道理。

所以我们说,教育是引导,不是限制。一直在限制下长大的孩子,自制力、自理力永远难以形成,要么哪一天突然叛逆得蛮横无度、难以管教(那可就晚大了!),要么一生唯唯诺诺、没有主见,也很难有好的发展。

最后,说明一下本文的题目为什么不叫替孩子选择学校”而是“指导孩子选择学校”。

在此,首先有必要纠正一点传统认识,那就是“父母是孩子的主宰,孩子可以成为父母实现自己愿望的工具”。或多或少,中国的父母都有一点这样的意识或潜意识。

其实,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在他小的时候需要父母的教育引导,而不是强制管束(为了他安全的强制管束除外),当孩子的意愿跟父母相左时,大人首先应该反思是否自己的意愿并不适合孩子;即使孩子的意愿不合理,也应该跟他商量、探讨(把这个过程做成教育),引导他认识到问题所在而改变主意,不可简单粗暴强制他去改变。

选择学校是孩子的事情,家长只是依据自己的经验和认识,引导孩子做出合理选择,不可以“他还小不懂事”为由替代他决策。

让我们把学校选择这件事本身,也做成一项教育(孩子成长的课程)吧。

孩子精神的成长、心智的成熟,正是在经历一个个事件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升学、职业选择这些关键节点上逐步达成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