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四大宋窟之钟山石窟
网络视频-钟山石窟
钟山石窟现为陕北四大宋代石窟之一,“红都”瓦窑堡(延安子长县)西十五公里处、秀延河畔,有山巍然若巨钟倒扣,故名曰“钟山”。钟山石窟即位于钟山南麓,又名万佛岩、普济寺、大普济禅寺、石宫寺。始建于晋太和年间(公元366-370),历经唐、宋、金、元、明、清等千余年凿建而成,据记载以前有十八窟,现仅发掘五窟。整个石窟依山而建,坐北向南。东接清风明月戏楼,南临秀延河水,西眺安定故城,在历史上为古丝绸之路北线的必经之道。其中保存最为完整的第3号窟内有大小佛像一万多尊,人称万佛岩。该窟开凿于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是一座典型的立柱式中央佛坛窟。1号窟和2号窟尚存部分造像,其余各窟造像,风化漫漶严重。
步入3号窟,陡直的石壁上开凿出三个长方形的窟门,正中门洞上方,刻三个篆字“万佛岩”。穿过洞门,仿佛步入了佛国胜境。中央佛坛上八根雕满大大小小的佛像的通顶石柱与窟顶相连将佛坛分为三个区域,基坛上主造像为三世佛。八角覆斗式藻井。在藻井下方的四沿上多处刻有梵文。每尊佛像左右分别侍立二弟子。有的还有胁持、供养菩萨像。窟内四壁也刻密密麻麻的造像。
佛坛内三尊大佛表情肃穆,目光柔和,或说法,或禅定,动作优雅,达到脱俗超凡的境界。迦叶、阿南二弟子像,或瘦骨嶙峋,饱经沧桑;或面相清秀,温顺文静,聪明睿智。三佛两侧的菩萨像,脚踏莲台,头戴花蔓冠,身披缨络宝珠,下着长裙曳地,紧贴双腿,斜腰倚屈,体态丰满,含睇若笑,亭亭玉立,大有九天下凡之势、出水芙蓉之貌,俨然一幅绝色美女的形象。坛基的正前方置一对对称的菩萨,盘腿坐在仰莲须弥座上。坛基前下方,还有两尊大型的菩萨坐像,位置正好在佛坛三世佛的中间的下方。这两尊菩萨像,一为骑狮文殊,一骑像普贤,二菩萨均是头戴华冠,坐在由坐骑承托的莲台上。
东侧主佛结跏趺坐,双手于腹前结九品往生印,这是阿弥陀佛的标志性手印。在佛身两侧侍立二弟子阿难、迦叶。二弟子外侧各站立一尊菩萨。
中间的主尊为释迦牟尼,结跏趺坐,左手抚膝,右手施说法印。身旁两侧侍立二弟子阿难、迦叶,前面二菩萨为坐姿。
西侧主尊垂足倚坐,双足分别踏在分开的两座莲台之上。左手抚膝,右手上举于胸前作说法印。主尊两侧同样各侍立一弟子。在阿难这一侧,旁边还立有一尊胁侍菩萨,和最东端的迦叶一侧的菩萨形成全局上的对称。
窟内东壁一铺涅槃升天图,保存较好,刻画惟妙惟肖,把太子升天成佛的经过表现得的活灵活现。释迦牟尼以他觉悟到的人生真谛教化众生,当他感到大限将至时,便在拘尸那迦城跋提那河畔的婆罗双树之间,进行临终说法,教化众生,传递佛法。“化功已毕,入寂必乐”的佛陀右胁而卧,进入了不生不死的超凡境界,安祥若睡,阖目似瞑,展示出佛教“寂天为乐”的精神境界。而此尊佛陀表现手法十分新颖,左胁而卧,佛陀头顶飘出祥云,云上为佛说法。或是将涅槃和升棺说法两个场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北壁最东端有一处大型的地藏菩萨龛。地藏菩萨头戴花冠,手托宝珠。两侧侍立闽公长老和道明。
西壁布局基本上和东壁对称,内容不如东壁丰富。风化严重,尤其是里端,几乎风化殆尽。
石窟正门两侧墙壁上,分别雕刻的16尊罗汉造像,有的面慈心善,有的凶神恶煞,有的闭目诵经,有的含睇若笑,有的宁思沉睡,个性鲜明,气韵生动。罗汉造像的上方,雕满了数层千余尊佛像,喜怒哀乐,各不相同,姿势各异,造型逼真,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后代在主窟的外面又接出了木构前殿,使得原窟分成了前、后室。原来的洞窟前壁也就成了洞窟前室的后壁,雕刻有千手观音像,关羽等造像。
其他洞窟造像
宋代佛教造像,受到当时兴盛的禅宗和理学思想的共同影响。对佛的塑造,脱去了印度等外来造像的痕迹,不似南北朝造像的潇洒,而更显沉着,也不似唐代造像的富丽,而更显素雅,形成了完全受中国文化和审美特点支配的造像艺术。佛像变的端庄肃穆、含蓄内敛、超凡脱俗,更加注重对内心情感的把握。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