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药材和饮片421-430
【基源】唇形科植物毛叶地瓜儿苗(Lycopus lucidus)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割,晒干。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7.0%。
【炮制】 除去杂质,略洗,润透,切段,干燥。
【性味与归经】 苦、辛,微温。归肝、脾经。
【功能与主治】 活血调经,祛瘀消痈,利水消肿。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血腹痛,疮痈肿毒,水肿腹水。
【用法与用量】 6~12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基源】木通科植物木通(Akebia quinata)、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或白木通(Akebia trifoliata)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夏、秋二季果实绿黄时采收,晒干,或置沸水中略烫后晒干。
【含量】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α-常春藤皂苷不得少于0.20%。
【炮制】 洗净,晒干。用时打碎。
【性味与归经】 苦,寒。归肝、胆、胃、膀胱经。
【功能与主治】 疏肝理气,活血止痛,散结,利尿。用于脘胁胀痛,痛经经闭,痰核痞块,小便不利。
【用法与用量】 3~9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基源】健康人的干燥胎盘。将新鲜胎盘除去羊膜及脐带,反复冲洗至去净血液,蒸或置沸水中略煮后,干燥。
【性状】 本品呈圆形或碟状椭圆形,直径9~15cm,厚薄不一。黄色或黄棕色,一面凹凸不平,有不规则沟纹,另一面较平滑,常附有残余的脐带,其四周有细血管。质硬脆,有腥气。
【炮制】 砸成小块或研成细粉。
【性味与归经】 甘、咸,温。归心、肺、肾经。
【功能与主治】 温肾补精,益气养血。用于虚劳羸瘦,阳痿遗精,不孕少乳,久咳虚喘,骨蒸劳嗽,面色萎黄,食少气短。
【用法与用量】 2~3g,研末吞服。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基源】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的干燥茎。秋季果实成熟后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或趁鲜切片,晒干。
【含量】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迷迭香酸不得少于0.10%。
【炮制】 除去杂质,稍浸,润透,切厚片,干燥。
【性味与归经】 辛,温。归肺、脾经。
【功能与主治】 理气宽中,止痛,安胎。用于胸膈痞闷,胃脘疼痛,嗳气呕吐,胎动不安。
【用法与用量】 5~10g。
【贮藏】 置干燥处。
【基源】石竹科植物麦蓝菜(Vaccaria segetalis)的干燥成熟种子。夏季果实成熟、果皮尚未开裂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含量】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王不留行黄酮苷不得少于0.40%。
【炮制】
炒王不留行:取净王不留行,照清炒法炒至大多数爆开白花。含王不留行黄酮苷不得少于0.15%。
【性味与归经】 苦,平。归肝、胃经。
【功能与主治】 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利尿通淋。用于经闭,痛经,乳汁不下,乳痈肿痛,淋证涩痛。
【用法与用量】 5~10g。
【注意】 孕妇慎用。
【贮藏】 置干燥处。
【基源】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
【含量】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黄芩苷不得少于9.0%。
【炮制】 黄芩片 除去杂质,置沸水中煮10分钟,取出,闷透,切薄片,干燥;或蒸半小时,取出,切薄片,干燥(注意避免暴晒)。
【性味与归经】 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功能与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用法与用量】 3~10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基源】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的干燥嫩枝。春末夏初采收,去叶,晒干,或趁鲜切片,晒干。
【炮制】 桑枝未切片者,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性味与归经】 微苦,平。归肝经。
【功能与主治】 祛风湿,利关节。用于风湿痹病,肩臂、关节酸痛麻木。
【用法与用量】 9~15g。
【贮藏】 置干燥处。
【基源】木兰科植物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冬二季果实由绿变黄时采摘,置沸水中略烫后干燥或直接干燥。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4.0%(ml/g)。
【含量】本品含反式茴香脑不得少于4.0%。
【性味与归经】 辛,温。归肝、肾、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 温阳散寒,理气止痛。用于寒疝腹痛,肾虚腰痛,胃寒呕吐,脘腹冷痛。
【用法与用量】 3~6g。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基源】百合科植物小根蒜(Allium macrostemon)或薤(Allium chinense)的干燥鳞茎。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蒸透或置沸水中烫透,晒干。
【性味与归经】 辛、苦,温。归心、肺、胃、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 通阳散结,行气导滞。用于胸痹心痛,脘腹痞满胀痛,泻痢后重。
【用法与用量】 5~10g。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基源】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或双边栝楼(Trichosanthes rosthornii)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切段或纵剖成瓣,干燥。
【炮制】 略泡,润透,切厚片,干燥。
【性味与归经】 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
【用法与用量】 10~15g。
【注意】 孕妇慎用;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参考文献
(1)中国药典202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