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就好
枯瘦的白漈,今天终于盼来了一丢丢的毛毛雨,虽然有点小气,但是有总比没有好,我也终于可以找个理由停歇下来,言描近两个月的哀乐得失,取悦一下内心。
回来这么长时间,修筑栈道、果园,最近两周几乎每天和橄榄打交道,有快乐、惊喜、欣慰,当然也有辛苦的血汗和不可控的意外。揽镜自照,脸从白到黑,身子从胖到瘦,手指、膝盖、小腿……几乎每个段位都分布着庚辛之伤,耐磨的牛仔裤,硬是撕了几个很潮流的洞,腰间的皮带,松懈到了顶格。如此,痛并快乐着,接待上山来访的师友,也就不拘泥于啥是带风度的人样。
1
福建人爱吃橄榄,但是采摘橄榄却不易。橄榄是常太水果界中最高的一种果树,多种植在沟谷丘陵,山地路旁,能够挂果丰产的橄榄,树高多达40米 ,树枝、树冠粗壮高大,却多是嫩脆,稍一用力就会折断。
采摘橄榄时,首先需要在树底下用竹梯找一个较为平整的地方,对准树枝上的三角位置侧穿固定下来,然后用麻绳绑架在身上,左手扶持竹梯,右手吊着篮框,一步一步往上爬。有的梯子高度不够,专业的人就会折腾两把竹梯捆绑在一起,才能够得着树冠的顶上。
头顶着蓝天,脚踩着沙沙沙的橄榄叶,扶着长竹梯,我的双腿是打颤的。缠靠在枝杈错综的树网里采摘橄榄,手指轻轻一碰,橄榄就掉,小心翼翼,只能采摘一小部分。顺手咀嚼一颗,远眺不远处的乌龟岛,再看吊篮里的橄榄,果子蒂头满溢出的乳汁,有点不想下来。索性揪出一根“七匹狼”吐纳。懈怠一会儿,阳光就偷换了方向。
怀念青春,橄榄是我等山里娃上学堂的“家尾底”。那些被风吹远的故事,那些城里孩子永远也体会不到台风下捡橄榄的乐趣,或近或远,浮现在我的脑海。捡橄榄时的喜悦,也在阳光的加持下,灼灼的光芒。
2
对付够不着的橄榄,只能够用最粗暴直接的办法。先是树底下铺上一层网布,搭个长竹梯,再小心翼翼地攀爬到树上,借用竹竿去敲、网套去拉,重点是手摇脚踩!用力摇,使劲踩,摇那么一摇,晃么么一晃,橄榄掉落一地的声音,就像是鞭炮声一样,滴滴答答,生动、热闹、有趣。
不一会儿,网布上就铺满了青春般颜色的青果,心也被这收获的喜悦撑得满满当当。拾掇橄榄,分拣出病果坏果,手心手指很快就会黏附着橄榄溢出的乳白色油脂,手也会有点不听使唤。黑呼呼的油脂,不太好洗。殊不知,山里人用新鲜的橄榄叶揉搓,土办法“以毒攻毒”,清洗效果绝佳。
经过简单清洗的橄榄,颗颗炯炯有神,油光可鉴。储存时,需要拿透明的保鲜袋储存,要一个袋子分拣一株的橄榄,捂紧塑料袋子,不能见风。若是不同一棵树上采摘下来,分拣包装在一起,就会很容易交叉'感染',导致烂果。
“冬春橄榄赛人参”,过年期间,橄榄树上依然还有挂果,甚至到隔年橄榄树开花之前,树上都可能还藏匿着橄榄呢!这个时候,一边采摘枇杷,一边咀嚼跨年的橄榄,则更为深沉而有韵!
3
橄榄好不好吃,品种出身自然很重要,每一棵的口感也都不一样。糯米橄榄、海西橄榄、本树橄榄,双头尖、圆头状,形态各异,不同的橄榄品种,不同时间采摘,均有着不同的口感韵味。黑呼呼、青黄色的的橄榄,像个野孩子似的脸,疏于“梳妆打扮”,看似不怎么上镜,但是清雅自我,天王老子都说不清楚,到底是哪个好看,哪个更好吃,反正和茶业界术语“适口为珍”一样,但是,它焕发出傲骨般的生气,“聪明花开”诗意的典故,那就另一个说法了。
认真吃过新鲜橄榄的人才会知道,橄榄初食味苦,回味却甘甜、清香,余味幽长。吃橄榄,需要含在嘴里,慢慢咀嚼,让苦涩甘甜的汁液,徐徐地充溢口腔,其美妙之处,在于咀嚼包裹在果核与果肉之间的那种芳香。
喜欢喝茶的人,多半喜欢嚼橄榄。因为橄榄和喝茶一样生回甘,是人们喝茶常有的自然感官效应。
相关科普介绍,回甘效应是主要由苦涩味与甜味共同作用形成的特定滋味,是一种入口时清甜微苦涩,在口腔内回味较长,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甜味逐渐超过苦涩味,最终以甜味结束的一种味道。其感官体验主要表现为:“入口微苦,回味清甜”、“入口苦中带甜,随后苦味渐消,甜味渐长,甜的余味较苦味长”等特点。
那么,喝茶、吃橄榄为啥都会回甘呢?据说是拜“黄酮”这种特殊物质所赐,有报道说黄酮是橄榄产生回甘的物质。黄酮的味觉表现非常特别,初入口时表现出苦涩味,一段时间后却可感觉到一种自然的甜味。橄榄所含的黄酮就是其能回甘的主要原因,而且黄酮含量越高,回甘就越明显,气味越醇厚。当然,从茶事角度分析,也有观点认为“回甘”,是茶多酚跟蛋白质结合的结果。
对于“回甘”的原理,或因为有机酸、糖、黄酮、茶多酚和总糖等,不管是因为啥成分作用,可以确认的是,大自然界的食品“回甘”,充满着矫情般的奥秘。
4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草木一方情。在这片土地上,山里人和枇杷、橄榄等四季水果相依为命。新鲜橄榄保存不易,围绕它把青春留住,橄榄深加工系列产品也就应运而生。
新鲜采摘或摇落下来的橄榄,经过清洗、分拣、脱皮,包裹食盐、白糖,接纳本地最地道可亲的姜母,再经过自然阳光晾晒,大约一周左右的时间,就可以转化为日常茶席上的一份鲜活的温情。不仅如此,乡亲们还绞尽脑汁研制出糖醋橄榄、咸橄榄,甚至是辣橄榄。
耳濡目染,历历在眼橄榄采摘和深加工过程告诉我,山里人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勤做,俭俭吃,确实很不容易。在知觉传递过程中,我也收获了什么才是恰当的好。
蓝蓝的天空下,绿绿的大山,安静舒适,声音频率很低。母亲在院前刚为姜橄榄认真地翻过一遍,白发苍苍的婶婆好治,驻着柴棍路过,又给姜橄榄翻了一遍。曾经教过我体育课的邻居林老师,迫不及待要教我如何酿制糖醋橄榄......这些随手的悠然和传承,带着淳朴民风的山野日常,被自然香气所包裹,饱蘸着乡里人的温情,这些食材自然散发的,这些经过调味品又度激发的,这些与其他食物融合之后的,这些可堪回味的......最终会成为我们常太人记忆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
闲不住的国柱老爷爷,今年都85岁了,肩扛着两根木材,面不改色。我肩扛着一袋橄榄跟在后面笑侃道:“今天早上你有吃牛肉吗?”他笑眯眯回应称:“有啊!”邻居发妹奶奶看到我分享的抖音视频则乐呵呵打趣说,“小时候他经常趴在奶牛下吸奶,故和牛一样体格足壮……”
5
人的一生,有两样东西别人抢不走,一是吃进肚子里的食物,另一个是藏在心里的梦想。感受、思考、体味,桌子上的柿饼、柠檬、蜜柚、橙子、青梅、杨梅、枇杷蜜、枇杷罐、枇杷酒、姜橄榄、糖醋橄榄、咸橄榄、辣橄榄......这些植入我心房的乡魂,你不一定全部见识过。对于我来说,最强劲的麻醉药,大抵就是这些。尝够世道各种浇漓之后,愚以为许多享受大抵是执念苦楚和欲望牵拉进来的,哪怕是那些蜂儿。
眼下,人们追求健康,推崇“橄榄油”。殊不知,“橄榄油”是“油橄榄”榨制出来的,而“油橄榄”又名“齐墩果”,和鲜食的橄榄并不一样。而浸泡甜蜜素的甜橄榄,大行其道,何来“忠果”、“谏果”,甚至是苦尽甘来呢?
“岁月的迷人之处,从来都不是如愿以偿,而是阴差阳错的意料之外。”分享大山里的好物,只是我的日常,吆喝销售,顺带的事。刷屏太多,注意规避不适即可。
末了,罢了,天色近黄昏,废了半包烟,肉身似那风干萎悴的橄榄,冷暖哪可休。那就把音响分贝调到最大吧,单曲循环《让一切随风》,不知道会不会吵到你?
这是记录,也是抒情。也许你懂,也许你不懂,也许你觉得矫情,也许你觉得这就是生活。是的,爱与被爱,都不如相爱。
勾搭我的正确方式,东经118°55′,北纬25°45′,南京头乡愁部1号。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