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德辅博物馆.藏【红山文化骨器】欣赏

德辅博物馆是经辽宁省文化厅批准的朝阳首家民间博物馆。位于朝阳双塔古街9—15号,共四层,建筑面积750㎡。

博物馆经营宗旨是:弘扬红山文化,保护为主。非盈利性质的面向社会公众展示。主要业务范围:文物、艺术作品收藏、鉴定、编辑、修复、保管及陈列展览;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与方法研究;文物档案资料管理与研究;文物宣传与历史知识普及、培训等。

主要展览内容:

地下一层:为距今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时期的全景再现,有围猎、生活、制陶、制玉、捕鱼、农耕、祭祀等场景。

地上一层:为石器展厅,所展石器为史前新石器红山文化时期。斧、钺、铲、棒、凿、球、镞、磨盘、杵等近四百件展品。

地上二层:为陶器、骨器、玉器展厅。所展藏品均为红山文化时期:陶器:近百件;骨器:近百件;玉器:近三百件;其中不乏精品乃至国宝级藏品。

德辅博物馆 部分骨器藏品:

国家一级文物 骨笛

国家一级文物 骨笛

国家一级文物 骨笛

国家一级文物 骨笛

笛管呈乳白色,其上有不等距的5个音孔,音孔直径约 0.3厘米,可发出(1.2.3.5.6)五声音阶。我们通过材料类比学的方法,把它与同时发现的红山文化彩陶碎片和磨制石器进行对比,确认该骨笛属于泛红山文化赵宝沟文化时期,距今约6500年。整件骨笛制作精美,形制规范,堪称同时期遗存中保存最完整音乐实物。

国家二级文物 蚌虎

国家二级文物 蚌虎

国家二级文物 蚌虎

该器为蚌壳制作而成,头部的嘴、牙、眼睛,腿和爪子、尾巴以及身上的条纹都刻划的非常逼真。背部对钻双孔用以穿绳佩戴,整体受沁较重,沁象真实自然,极为罕见。

国家二级文物 角质纹饰祖

该器为角质生殖崇拜物。造形逼真,在一侧刻有三角及方格形图案,器身满布植物根系之“绞蚀痕”,沁象真实自然,器型特殊,罕见。

国家二级文物 骨筒形器

国家二级文物 骨筒形器

国家二级文物 骨筒形器

该器为一动物角取其中间段磨制而成,上粗下细,器身满布植物根系的“绞蚀痕”。造形古朴,应为史前红山文化时期巫师占卜之用。器型特殊,较为少见。

国家三级文物 骨项饰

国家三级文物 骨项饰

该组项饰共为12枚,长短不尽相同,一端对钻成孔用以穿绳佩戴。器身满布沁斑,沁象真实自然。较为少见。

国家三级文物 骨柄石刃刀

该器为骨和石组成的复合工具,骨柄钻有一孔用以系挂,刃部磨有凹槽,镶嵌三片打制刮削器为刀刃,刃部锋利,相互之间衔接严密,骨身受沁严重,器型特殊,存世量较少。

国家三级文物 骨匕形器

该器通体磨制,前端有刃,后端钻有小孔用以系挂,器身划有平行纹饰,较为少见。

国家三级文物 骨玦

该器通体磨制,表面平整,內缘平直,器身布满蚀咬痕,器形规整、古朴,当为耳饰。

国家三级文物 骨璧

该器为圆型扁薄体,通体磨制,内外皆为正圆,器物古朴,韵味十足,为红山时期佩饰。

国家三级文物 蚌串饰

该串饰由蚌壳制作而成。蚌片对穿成孔,厚薄不尽相同,受沁明显,经盘戴后,原始材质显露,硬度所有提高。包浆明显,沁象真实自然。较为少见。

国家三级文物 捕鱼工具

该器整体磨光,动物肢骨制成,两头磨尖,包浆明显,为红山文化时期先民的捕鱼工具。

国家三级文物 捕鱼工具

该器为动物肢骨磨制而成,一端磨有锯齿状刀刃,一端磨平,用以绑扎于木柄上使用,为当时捕鱼工具。

四人面

该器为蚌壳制作而成,对角阴刻交叉线条,将器面分成了四块三角,又在每一块三角钻有三孔,分别代表双眼和嘴。象征着一个四口之家的团聚生活。极为少见。

《德辅典藏》新书首发

《德辅典藏》

德辅典藏 作者 王冬力

内容摘要:

考古人经过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揭开了辽西地区的远古之谜,相继发现了五种新石器时代和两种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建立起距今3000年至距今9000年的完整考古学文化编年,提示出这里在五六千年间所经历的两个辉煌阶段。德辅博物馆所收藏的藏品也是先民在这两段集中的遗物。本书共选出381件(套)馆藏文物,按已知的七种考古学文化不同的器物群进行分类,分出小河西文化篇、兴隆洼文化篇、赵宝沟文化篇、红山文化篇、小河沿文化篇、夏家店下层文化篇和夏家店上层文化篇,每篇又以生产工具、武器、陶器、装饰品和雕塑艺术品进行介绍,脉络清晰,内容丰富翔实,图文并茂,并有若干件是迄今所见的孤品,弥足珍贵。此书对认识辽西地区古代文明定有益处。

郭大顺

邵国田

王冬力

内容节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