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回也其庶乎,屡空(11-19)

本章记述了孔子对弟子颜回和子贡的评价。颜回学问道德接近于完善,家境却非常贫穷。子贡在学问道德方面虽不及颜回,却擅长经商且十分富有。孔子的言语中透露出对颜回人生际遇的遗憾和无奈。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注释】
庶:庶几,差不多。这里用来称赞颜渊。
空:贫穷、匮乏。
货殖:从事商业活动,做买卖。
亿:同“臆”,猜测,估计。
【译文】
孔子说:“颜回了解我的学说已经差不多了吧,可是生活却非常贫穷。端本赐还不怎么了解我的学说,但他去做买卖,猜测行情,往往都猜中了。”
关于“屡空”,历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屡空”即为长期处于穷困、贫乏的生活之中。颜回几乎成就圣贤之道,可命运不济,长期穷困贫乏,但他乐在其中。孔子赞叹颜回很有贤德,“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另一种说法认为“屡”应理解为“每”、“空”为“虚中”,心中要空,不能有物,即为虚心。凡人不虚心,就不能“知道”。孔子曾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孔子说自己“空空如也”,对别人请教的问题,从来不会先入为主,内心没有预先准备好的答案,而是根据对方所陈述问题的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再提出自己的建议意见。颜回虽然还没能达到圣人的境界,但其心“屡空”,已经相当接近圣人之境了。
关于“不受命”,也有多种理解。一是不受天命。颜回接受天命、乐天知命,即使长期处于穷困贫乏的境况,也不改其乐。子贡则相反,偏要从事货殖经营,以盈利积累财富。二是不受教命。子贡不安心学习孔子传授的知识学问,而一心从事经营活动。三是不受公命。古代商业掌握在官府手中,子贡不接受公府之命,而私下从事经营活动,追逐利润。
颜回对先生所授之“道”无所不解、明白无误、领悟无差。孔子以子贡和颜回相对比,以“不受命”与“庶”几乎道相对应,以此表明子贡不知“道”,对先生所授之道还没能完全领悟、体认。尽管如此,子贡却可以在经商的过程中常常猜中行情而得以富足,也说明子贡聪慧过人,完全具备达“道”的基础条件,只要安心学习先生传授的学说并努力践行,同样可以如颜回一样“庶”几乎道。从这个角度看,倒也有《论语集解》“美回,所以励赐也”的含义。
蕅益大师认为,“凡夫受命所缚,贤人能不受命。惟圣人真学问,则知命,而不必转命。是故有志为圣人者,只须俟命。今直以屡空二字,传颜子之神,作子贡之药。子贡一生,吃了亿则屡中之亏,便不受命,而货不觉其自殖矣。”凡夫俗子往往被命运所束缚,贤人却不会被命运所缚,是因为他们能改变命运。只有圣人才会明白真学问是知命,而不必转命。所以“有志为圣人者”只须等待命运,这是最高的境界。“屡空”二字准确地描述了颜子的境界,以用作治疗子贡不“空”之病的药方。子贡的一生,吃了亿则屡中之亏,总是劳心费神去计划、忆度,不接受命运安排,但人生之“货”即各种包袱就在不知不觉之中“殖”即不断增加。以此可见,孔子的意图是让弟子们虚心学习圣人之道,努力践行圣人之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