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国医”有多厉害?为保中医挺身而出,临终贡献十余种秘方

原创宅叔的励志人生2021-06-06 13:38

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中医”又是其中的瑰宝代表,这里说明一下,之所以称之为“中医”,主要是指“中国的医术、医药”,与之相对的还有“西医”;乍一看,这些似乎都是废话,但在历史中却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关系着中华文明的存亡,这就引出了一位近代“中医圣手”,中华文明的捍卫者——施今墨。

施今墨,1881年生于官宦之家,祖上均为清末官吏,外祖父还是当时有名的朝堂大吏“李秉恒”;再说其本人履历,自幼入山西学堂学习,后又被保送至京城的“法政学堂”学习。当时大清王朝摇摇欲坠,各种先进文明,进步思想开始在“高级学堂”传播,也在这一时期,施今墨加入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同盟会”;辛亥革命后,“施今墨”还以山西代表的身份,协助陆军总长黄兴制定陆军法典。

乍一看,这一系列经历似乎注定了“施今墨”的仕途,可他却没有选择走下去;“施今墨”是位孝子,其母体弱多病,促使其从小就有了学医的梦想,再加上舅舅还是当时的名医李可亭,这让“施今墨”在13岁就已经开始接触中医了。以后的经历就不用多说了,每年假期时,“施今墨”必到舅舅的医馆学习实践,久而久之也有了“半仙之体”;再说当时的环境,清廷倒台后各路军阀你争我夺,哪管百姓疾苦,华夏受难,“施今墨”虽然仕途一片光明,却对当时的北洋政府失去了希望。

既然“难为良相”,那就“攻与医术”。自幼接触中医药的“施今墨”早已对中医理论融会贯通,又多年在舅舅的医馆“实习”,医术早已小有名气;逐渐地,南京城开始传颂“神医”,各路达官显贵也开始找“施今墨”看病。还要说明一点,当时烽烟不断,内忧外患,充斥其中的不仅有洋枪火炮,还有外来文明,尤其是“西医”;懂行的朋友或许知道,“中医”治病犹如剥丝抽茧,看到疗效相对缓慢。

但“西医”就不同了,且不说药物成分是否有害的因素,至少患者可以看到立竿见影的疗效;这只是其中一点,还有一个关键,当时不少人想借助“海外先进事物”来重振中华,结果“中华文明西来说”、“千年糟粕”等自我贬低的言论层出不穷。中医也不例外,有人开始提出“中医无用论,废除中医”的观点,其代表人物就是当时的上海公立医院医务长“余云岫”;其借助官方身份率先对中医发难,甚至向当时的政府提出议案,中医在近代一度到了生死边缘。

此时,“施今墨”站了出来,他竭力联络同行结成“华北中医请愿团”,并数次前往南京请愿;为保护“中医”,施今墨以中医疗法正面硬杠“西医”,给南京各路大员家眷中广施金石,并得到了一致好评。就这样,“中医”名义上保住了,施今墨还成立了中央国医馆,并担任副馆长一职;乍一看,中西医之间的斗争如此激烈,“施今墨”对西医应该恨之入骨了吧?事实却并非如此,施今墨无愧“国医”之称,在他眼中病患才是最重要的,无论中医还是西医,能治好患者的病,就是好的。

当然,施今墨虽然不对中西医有所偏见,但不代表所有人都这么认为,尤其当时的中西文化之争,闹得很多人对两方文明都出现了不信任感;举个例子,有不少病患先在别的医生处看了病,也开了方子,但就是心存怀疑,又拿着药方去找“施今墨”。这些人中不乏看西医的,拿着西医药方来找“中医”施今墨,如果放在其他人身上,心中反感不言而喻了;但“施今墨”不同,他说最多的话是“方子开得不错,但是各有各的路数,你如果不放心,也可以服我得试一试。”

或有朋友说“人家明明已经开好了药方,就是让你看一看,施今墨却让患者用自己的药方,这不是抢生意吗?”解释一下,这些人拿着药方来找施今墨,明显说明自己对原来的药方心存怀疑;施今墨首先肯定了别人的药方,这就已经给来人吃下了“定心丸”,如果来人仍旧心有顾虑,毕竟“患者”承受不起长时间的拖延,因此才有了施今墨的后半句话,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让患者早日治疗。

古有“医者仁心”之说,这话用来形容施今墨再合适不过,在他79岁高龄时还说“我老而未死,还能在医务工作岗位上为人民服务,便是我的幸福,亦不虚度余年”;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施今墨依然奋斗在医疗第一线,他还先后成立了中医科学研究院、中医医院、中医医学院,甚至还提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理念,对于一位经历了中西医激烈斗争的“老中医”来说,能说出“中西结合”这样的话足以说明施今墨的胸怀该是多么的宽广。

就在1969年,施今墨临终前还不忘一再叮嘱“我虽今后不能再看病,而我的这些经验,对人民是有用的,一定要整理出来,让它继续为人民服务”;就这样,后人整理了施今墨毕生研究的十余种药方,如“神经衰弱丸”、“感冒丹”、“气管炎丸”等还被制作成药,畅销海内外,施老为全人类做出了杰出贡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