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心想》
《论心想》
1、对“五脏、五志、五情”之论深有感悟——《论心想》
在光明网博客上学习《黄帝内经》,越来越感到我们的祖先真是伟大呀!越来越感悟甚多,越来越迷进去了,越来越敬畏,越来越自信。先前对“德全不危”一句寻思良久,只好先放下《再谭黄帝内经》论了一篇《德》。如今对《黄帝内经》关于“五脏、五志、五情”之论深有感悟。因此,只好再次先放下《再谭黄帝内经》论上一篇《心想》吧!
2、人是心在想,还是脑在想——《论心想》
为什么对《黄帝内经》关于“五脏、五志、五情”之论深有感悟,而要论了一篇《心想》哪?因为:此论是我想到一个使我很久深深不解的,也是很难找到答案的,在下认为也是古今中外都没有使人感到有信服答案的问题,那就是“人是心在想,还是脑在想”的问题。对此,在下不想引用什么中外的心理学家云云。只是由于在对《黄帝内经》关于“五脏、五志、五情”之论的思索感悟中,某一天的寅卯时分仰望星空的顿悟来论论《心想》。
3、“脑在想”是西医对人体认识的局限性——《论心想》
对于“人是心在想,还是脑在想”这样的问题,现代西医科学引导人们的答案是:脑在想。对此,在下现在认为:这就是西医对人体认识的局限性,也体现了现代科学对世界认识的局限性。因为人的认识毕竟是有限的。而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黄帝内经》中对人体的认识,与当今比较起来,少了很多科学、真理、社会、名利等的干扰,利用中华民族特有的“道”学,来认识包括人体在内的整个世界,认识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更加质朴、实际。
4、西医对解剖人体各器官认识的局限性——《论心想》
为什么说“脑在想”是西医对人体认识的局限性哪?西医通过解剖学认识到:人脑是思维的器官,是心理、意识的物质本体;心脏是脊椎动物身体中最重要的一个器官,主要功能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压力,把血液运行至身体各个部分。因此,得出结论是“脑在想”,这普遍认为是科学的。正是因为如此,也成为了否定“心在想”的科学论断。但是在下认为:同样也正是因为如此,说明了西医对人体认识的局限性。局限于西医对解剖人体各器官认识的局限性。
5、当今的西医还“没看透”——《论心想》
那么如何理解:西医对解剖人体各器官认识的局限性哪?一是西医对解剖人体各器官认识的阶段性决定了其的局限性;二是西医对解剖可检验的、可解释的客观事实具有时代的局限性。通俗地讲就是当今的西医还“没看透”。相当于今天的可以否定昨天的,那么明天的也必将否定今天的一样。这种科学的“没看透”往往就成为了人们感觉到的事实存在的“障眼法”,从而否定了人们原本感觉的质朴的认识。
6、科学长处在于怀疑,科学短处在于否定——《论心想》
这种科学的“没看透”体现在人类认识史的全过程中。如:历史上的日心论否定地心论,后又被否定;当今的正在将被证实的爱因斯坦基于广义相对论预言引力波的存在,不能够存在于牛顿的经典引力理论当中等。这都是认识论中很正常的现象。因此,不能轻率的因西医对解剖人体各器官的科学认识,从而否定人的心脏具有情志的感觉认识,也就是“想”的功能。也由此可见,理性的科学长处在于怀疑,而理性的科学短处在于否定。
7、对中医还是西医都是价真货实的门外汉——《论心想》
在下不论对中医还是西医都是价真货实的门外汉。只是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进入了《黄帝内经》,有了一些粗浅的点滴认识,只是感觉到顿悟了“人是心在想,还是脑在想”这个问题,因此斗胆的来论一论。对中西医科学之论都是在网上临时抱佛脚。虽然只能是到此程度,但是,在下感觉已经说明问题了,可以再接着论下去了。
8、容易产生理性认识“看不透”的现象——《论心想》
《黄帝内经》利用中华民族特有的“道”学,通过人的感觉来认识人体,认识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更加质朴、实际。虽然,理性认识是以事物的本质规律为认识对象,是对事物的内在联系的认识,具有抽象性、间接性、普遍性。但是,由于人认识的阶段性、时代性而容易产生理性认识“看不透”的现象,同时理性认识具有抽象性、间接性、普遍性,反而会成为了人们认识真实客观世界的束缚。因此,人们往往会感觉到人的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可靠。
9、人们会感觉到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可靠——《论心想》
为什么人们往往会感觉到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可靠哪?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肉体感官(眼、耳、鼻、舌、身)直接接触客观外界,引起许多感觉,在头脑中有了许多印象,对各种事物的表面有了初步认识。可以说,理性认识是抽象的、间接的、概括的、清晰的等;而感性认识往往是生动的、具体的、综合的、模糊的等。因此,感性认识更加实际,而感觉更可靠;理性的认识往往会对实际“看不透”,而难以说明真相。如热恋中的情侣往往会对此种感觉体会更深。
10、理性认识会因“看不透”而轻率的否定——《论心想》
理性与感性认识的科学论述在下无能只能到此。但是足以说明问题了。西医重在理性认识得出“脑在想”而否定“心在想”的结论;中医重在感性认识得出“心、脑都在想”的结论。对此,在下认为理性认识的局限性之一,就是因“看不透”而轻率的否定;感性认识的可靠性之一,就是因“感觉到”而更实际。正像俗话对“心在想”论所说的:明明是“心在想”他(她)么,怎么硬说是“脑在想”他(她)呀?!
11、《内径》是通过感觉得出的理性认识——《论心想》
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又指导了感性认识的进步,《黄帝内经》就是利用中华民族特有的“道”学理论,通过人的感觉来认识人体,并对更加质朴、实际的认识过程,和得出的认识结论进行的理性总结。注意这里强调的是:《内径》是通过感觉将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西医》是通过解剖将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对此,问题就提出了:感觉与解剖那个更说明问题的本质哪?解剖是经过科学的清晰的事实,但受到了认识局限性的限制;感觉是通过人体的模糊的感受,但保持了对事实质朴的认识。支持“解剖”的是现代的医学科学的认识;支持“感觉”的是传统的“五脏、五志、五情”的认识。因此,要解决“心也在想”的问题,就要从此认识说起。
12、从“五脏、五志、五情”的关系论起——《论心想》
要论“五脏、五志、五情”,势必要论“道”,论“阴阳”。“道”已论过《论道》(上)全文 ;《论道》下全文 。“阴阳”也已论过《阴阳》谭全文 。“五行”以后也会专论。只是为了说明问题,那就要从“五脏、五志、五情”的关系论起。
13、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论心想》
《黄帝内经》认为心是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神明之所出,精神之所舍,把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统归于心,称之曰“心藏神”。但是又把神分为神、魂、魄、意、志五种不同的表现,分别归属于心、肝、肺、脾、肾五脏,所谓“五神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神虽分属于五脏,因为心主神志,虽然五脏皆藏神,但都是在心的统领下而发挥作用的。
14、“心志喜”“肺志忧”“肝志怒”“脾志思”“肾志恐”——《论心想》
因为心主神志,《黄帝内经》又把喜、忧、怒、思、恐称作五志,分属于五脏:心、肺、肝、脾、肾。“心在志为喜”、 “肺在志为忧”、“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 “肾在志为恐”。因此,喜过伤心(火)、忧过伤肺(金)、怒过伤肝(木)、思过伤脾(土)、恐过伤肾(水)。由于五行相克的道理,心喜克肺忧、肺忧克肝怒、肝怒克脾思、脾思克恐肾、恐肾克心火。由于心主神志,因此,“忧、怒、思、恐”均是“喜”受到否定的表现。
15、此处关键是对“神”的认识——《论心想》
《内经》认为:心是生命的根本;为人的神灵变化之源,也就是人的心思活动之源,俗话讲:心在想。其状态是否光华表现于人的脸面。其活动充养的组织在人的血脉。此处关键是对“神”的认识。《内经》中的神与古代哲学中的神,虽然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着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联系,但二者在概念内涵和生成来源上是有严格区别的。《内经》中的神,其产生有着物质依赖性,虽由精生气养而成,但其概念内涵与精、气等物质有明显不同。
16、阴阳两精结合产生人新的生命运动叫做神——《论心想》
在《内经》中,神的概念源于古人对生命的认识。“天之在我者德也,”就是老子讲的“上德”,也就是人的本性善,“天生”可理解为人类进化过程,人的本性善上德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产生的,“天命之谓性”么;“地之在我者气也。”也就是人先天的原始之气,“地气”也可理解为人类进化结果,人的物质身体就是人类进化结果。天德地气交流搏击就生成了人。演化成人体的原始物质叫做精,阴阳两精结合产生人新的生命运动叫做神。也就是具有人的功能的人体“活”了。
17、神是人体一切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主宰——《论心想》
《内径》中《灵枢·本神》说:“两精相搏谓之神。”还需要得到水谷精微和津液的不断滋养才能维持下去,并逐渐发育成长,处于变化之中。如《素问·六节藏象论》说:“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从而确立了神为人体生命之主宰的概念。人体五脏功能的协调,精气血津液的贮藏与输布,情志活动的调畅等等,都必须依赖神的统帅和调控。于是又产生了神是人体一切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主宰的概念,故《内经》称心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并且指出“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18、人心藏“神”是“道”变化过程中逐渐成生的——《论心想》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说明了人心藏的“神”,是由水谷五味化生而来的。因为,每个个体人的先天由阴阳两精结合产生人的“阴阳两精”,同是父母得水谷五味化生而来的。再往前推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道理。由此可以说明,人心藏的“神”是“道”(宇宙)变化过程中,由逐渐产生的物质、非生物、生物、植物、动物、类人猿、人类而逐渐成生的。
19、“神”是宇宙大爆炸膨胀的阴阳变化的产物——《论心想》
如果当今新发现的宇宙大爆炸理论成立的话,用中国传统的“道”学来解读,那就是“阴阳”变化的过程。一切都存在于宇宙大爆炸那个原点的阴阳变化之中,都存在于大爆炸后膨胀的阴阳变化的过程之中。只不过是宇宙中的一切,都是在这“阴阳”变化的过程达到一定程度时的产物。那么,人心藏的“神”同样是,宇宙大爆炸后膨胀的阴阳变化的过程达到一定程度时的产物。(参考在下以前的:《宇宙》谭全文 《阴阳》谭全文 )
20、《内径》一直统治至今人类对人体最全面的认识——《论心想》
心藏神是人体一切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主宰,这一概念当今西医科学的解剖是绝对证明不了的,尤其是心理活动的概念,但是,可以相信随着西医科学的进步发展,终究会认识到的。可是《内径》早在两千多年前,通过总结人类反复的实践、反复的感觉,证明了这一伟大的发现。这一划时代的发现,一直统治至今人类对人体最全面的认识,是西医无可比拟的。那么,《内径》是如何通过总结人类反复的实践、反复的感觉,证明了这一划时代的发现哪?下面慢慢论来。
21、心主宰人全身包括精神意识思维的活动——《论心想》
《内径》早在两千多年前,通过总结人类反复的实践、反复的感觉,发现了心藏神是人体一切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主宰。心藏神,指心有统率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和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所以岐伯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就是说心,主宰全身,是君主之官,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都由此而出。心主血脉与藏神功能密切相关。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心血充足则能化神、养神而使心神灵敏不惑。而心神清明,则能驭气并调控心血的运行,以濡养全身及心脉自身。
22、脑为“元神”即中枢神经所在——《论心想》
心主宰人全身包括精神意识思维的活动,那么,人脑哪?注意,此处说的是心“主宰”人全身包括精神意识思维的活动,并没有说是全部精神意识思维的活动。同时,《内径》《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头者精明之府。”《素问·五藏别论》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名日奇恒之腑。”《灵枢·海论》对髓海人体四海之一指脑曰:“脑为髓之海。”又曰“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由此说明,脑是神经中枢,所以脑力不足,会使全身神经衰退,就是指出脑与神经的关系,所以称脑为“元神”即中枢神经所在。
23、关于“心、脑”都在想的两个问题——《论心想》
关于“心、脑”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在下无能。只是随着对《内径》的学习和自己的感觉,体会到:心、脑都在想。但又有所不同,历来尤其是现代,虽然对“心、脑”都在想有过很多的论述,但是,在下感觉:论的都不是很明白、很清楚。一是没有弄明白心为什么会想,这也正是西医不明白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没弄清楚“心、脑”所想的区别,这正是中医说不清楚的重要原因之一。关于“心、脑”都在想的这两个问题,在下越来越感觉到似乎感觉到了。下面慢慢论来。
24、“喜”是有利于人生存的信息在“心”中的意识反应——《论心想》
“心在志为喜”是指心的生理功能和精神情志与“喜”有关。喜,一般说来,是人体对外界信息属于良性的反应,也就是有利于人生存,繁衍信息的意识反应。喜悦的过程,通过心主血脉、主神志的生理功能,获得机体和精神释放的能源,并形成人生存的原动力,支配着人身体活力,与开展精神活动。同时通过支配人的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力,充分发挥机体的能力,使人感到生活中充满了乐趣,而增强了生存的信心。这就是因为:“喜”是有利于人生存,繁衍的信息在“心”中的意识反应。
25、“喜”的意识反应是人生存的原始动力——《论心想》
“喜”是有利于人生存,繁衍的信息在“心”中的意识反应。为什么哪?其道理很简单,那就是:一,人类进化的过程,就是人类为了生存而适应生存环境的过程。凡是有利于人类生存、繁衍环境的信息,对于人类那就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使人感到生活中充满了乐趣,而增强了生存的信心。因此,对于人类来说“喜”的意识反应是人生存的原始动力。
26、能够适应生存环境则“喜”上心来——《论心想》
“喜”是有利于人生存,繁衍的信息在“心”中的意识反应。为什么哪?其道理一后接着就是:二,对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外部信息,是通过心主血脉、主神志的生理功能,支配着人机体的感觉、和人大脑的思索,使得人的“心”感觉意识到:人类是否能够适应当时的生存环境。能够适应生存环境则“喜”上心来,从而获得机体和精神释放的能源,并形成人生存的原动力,支配着人身体活力,与开展精神活动。如不能适应生存环境则在“心”的支配下,体现在“肺在志为忧(悲)”。
27、客观环境达不到人类适应的程度体现为“忧”——《论心想》
“喜”是有利于人生存,繁衍的信息在“心”中的意识反应。其道理可以说是:能适应人类生存的客观环境的信息,在人“心”里的感觉意识称谓“喜”。但是,“喜”的太过与不及,则又可从两个方面使“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是人生存的客观环境达不到人类适应的程度,在“心”的主导下,体现在“肺在志为忧(悲)”。
28、逆天而行破坏生存环境就会体现为“恐”——《论心想》
“喜”的太过与不及,则又可从两个方面使“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二是人生存的客观环境达到了人类适应的程度,而又特别的有利于人类的生存。使的人“喜”出望外而欣“喜”若狂,产生不珍惜生存环境,甚而逆天而行肆意妄为而破坏了生存环境,就会产生乐极生悲,甚而在“心”的主导下,体现在“肾在志为恐”。
29、“喜”的太过与不及由“心”传递到“肺忧”、“肝怒”、“脾思”、“肾恐”——《论心想》
在人类进化的整个过程至今是十分艰难的,常常是差之厘毫就谬以千里而中断人类进化的历程。幸好是“天”选择了人类,人类适应了“天”的选择。因此,人类“喜”上“心”头的时候是非常有限的。“喜”的太过与不及,则又可从两个方面使“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通过心主血脉、主神志的生理功能,首先传递到五脏的“肺在志为忧(悲)”、“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 “肾在志为恐”,从而支配着整个人的机体,“心”是五脏的主官么。“喜”的太过与不及由“心”传递到“肺忧”、“肝怒”、“脾思”、“肾恐”。
30、最难解的问题来了——《论心想》
为什么说“喜”的太过与不及,是由“心”传递到“肺忧”、“肝怒”、“脾思”、“肾恐”。这是因为,不利于人类生存的客观环境的信息,首先否定了人的“心喜”,进而通过心主血脉、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分别传递到“肺忧”、“肝怒”、“脾思”、“肾恐”的。到此,最难解的问题来了:“心喜”是心在想;那么,“肺忧”、“肝怒”、“脾思”、“肾恐”是不是也是在想哪?!
31、要从“心”与肺、肝、脾、肾的关系论起——《论心想》
如果“心喜”是一种喜的意识,也就是心在想;那么,“肺忧”、“肝怒”、“脾思”、“肾恐”是不是也是一种意识哪?是不是也是在想哪?近而问之,那么动物哪?那就越问越说不通了,从而又反过来否定了“心”在想的观点。如果说只有“心喜”是一种喜的意识,也就是心在想。其它都不是,又没有道理,问几个为什么,同样会否定了“心”在想的观点。那么,“心喜”与“肺忧”、“肝怒”、“脾思”、“肾恐”到底是个什么关系哪?是说明“心”主喜是一种意识的“心”在想的关键。那就要从“心”与肺、肝、脾、肾的关系来论起。
32、五脏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统一系统——《论心想》
“心喜”与“肺忧”、“肝怒”、“脾思”、“肾恐”到底是个什么关系哪?是了说明“心”主喜是一种意识的“心”在想的关键。那就要从“心”与肺、肝、脾、肾的关系来论起。不论中西医对此都有很多的论述,尤其是中医的五脏五行说,在下对此不想也无能力详论。但是有一点认识是统一的,那就是:虽然人体全身是一个不可分开的系统,但是,五脏相对人体全身系统来说,可以说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统一系统。那么,在五脏这个相对独立的统一系统中相互是个什么关系哪?
33、“心”在五脏中占主导地位——《论心想》
心、肺、肝、脾、肾在五脏这个相对独立的统一系统中相互是个什么关系哪?中医认为:心主血脉是全身血脉的总枢纽,心通过血脉将气血运送于周身;心又主神志,是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的中心。对全身的机能(包括意识)活动起主宰和协调作用。不但在五脏中占主导地位,就是在人体中也处于最高的主导地位。人的生命是以人的心脏状态为标志的。人的肺、肝、脾、肾根本上是依赖“心”的状态来维持其状态的,又分别最终影响到“心”的状态。所以,“心”在五脏中为“心者,君主之官也”( 《素问·灵兰秘典论》),肺、肝、脾、肾则分别是“心”在各方面的辅臣之官。
34、肺、肝、脾、肾是在“心”的控制之下的——《论心想》
论到此基本可以清楚了两个问题:一是、五脏相对人的整个机体,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统一系统;二是、“心”在五脏这个相对独立的统一系统中占主导地位。“心者,君主之官也”( 《素问·灵兰秘典论》),肺、肝、脾、肾则分别是“心”在各方面的辅臣之官。“心”在五脏中的主导作用,决定了肺、肝、脾、肾是在“心”的控制之下的,那么,“肺忧”、“肝怒”、“脾思”、“肾恐”也只是“心喜”被否定的反映。
35、“心喜”的意识才能使人整体实现良性的运行状态——《论心想》
“肺忧”、“肝怒”、“脾思”、“肾恐”只是“心喜”被否定的反映。从人的感觉可知:只有当人生存的环境,产生不利于人生存条件的信息,传到人的心里时,就会否定人“心喜”的意识状态。从而就会产生忧、怒、思、恐等心情,并在心的主导下分别反映在肺、肝、脾、肾的状态上。同时又说明了:只有在人“心喜”的意识状态下,才能使人的五脏六腑,及人的整个机体包括精神系统,实现最为良性的运行状态。
36、一旦“心喜”被否定就会产生忧、怒、思、恐等心情——《论心想》
要使人的五脏六腑,及人的整个机体包括精神系统,实现最为良性的运行状态,那只有在人“心喜”的意识状态下才能实现。这是从人类逐渐进化以来,人的全部感觉所证明了的。一旦人“心喜”的状态,被外来的信息所不同程度的否定,就会不同程度的产生忧、怒、思、恐等心情,并在心的主导下,表现在肺、肝、脾、肾的状态上。并反过来影响人“心情”,与整个机体包括精神系统的良性运行状态。
37、“心”只能表现为使人机体良性运行的“心喜”——《论心想》
《灵枢.邪客》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心是五脏六腑的主宰,精神所在其中,其器质坚固,外邪不能盘踞于内。如果盘踞,则心脏受伤神气散失,神气散失,生命活动就会终止。所以,“心”只能表现使人的五脏六腑,及人的整个机体包括精神系统,实现最为良性的运行状态的“心喜”。而否定“心喜”状态的忧、怒、思、恐等心情,只能在并在心的主导下,表现在“心”君主的辅臣肺、肝、脾、肾的状态上。从而分担“心”君主的压力,但如得不到适当的缓解,最终还是会影响到“心”的,甚至直至“心死”。
38、“心”具有的精神功能表达了整个五脏的感觉——《论心想》
综上可以说,在心的主导下,“心喜”、“肺忧”、“肝怒”、“脾思”、“肾恐”五脏等的感觉,所产生的精神感觉,也就是意识只能由心的功能表现出来,也就是只能是“心想”,而不是五脏分别都有意识在想。其道理很简单就,那就是说:由“心”主导的五脏相对整个人的机体来说,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这个系统“心”是主官,只有“心”具有精神意识的功能,而来表达整个由“心”主导的五脏的感觉。
39、由“心”主导五脏的感觉不是人所独有的——《论心想》
上述结论说明:只有“心”具有精神意识的功能,而来表达整个由“心”主导的五脏的感觉。那么,新的难题又出现了,那就是:这是人所独有的么?动物具有么?区别在那哪?!如果是人独有的特征,那么,人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类人猿及所有的哺乳动物都具有五脏,动物为了生存相互传递的信息和表情,如:现存的猴群、狼群、狮群、象群等,与人在心的主导下,“心喜”、“肺忧”、“肝怒”、“脾思”、“肾恐”五脏等的感觉有什么区别么?应该说基本相似。就是有区别,也就是在于程度上的区别,而没有本质的区别(对哺乳动物没有研究,只是现学的感觉如此)。从而说明了由“心”主导五脏的感觉不是人所独有的。
40、动物相互间的感觉传递难道不是“神”么?——《论心想》
由“心”主导五脏的“心喜”、“肺忧”、“肝怒”、“脾思”、“肾恐”的感觉不是人所独有的。也就是说现存的猴群、狼群、狮群、象群等,同样也具有此种感觉。那么,更难解答的问题来了:这种感觉是意识么?是一种精神么?对于人类来讲上面已论述,可以说是。对于动物哪?猴群、狼群、狮群、象群等为了生存,面对着生存的环境相互之间的信息感觉传递是什么哪?难道不是一种“神”么?不是一种“精神”么?不是意识么?
41、“神”藏于心里表现于体外应同样适应于动物——《论心想》
对于动物如猴群、狼群、狮群、象群等相互之间的信息感觉传递是不是一种“精神”。这个问题又回到了什么是“神”的这个问题。《内径》《灵枢·本神》说:“两精相搏谓之神。”《素问·六节藏象论》说:“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神是伴随着生命的产生而产生,同时还需要得到水谷精微和津液的不断滋养才能维持下去。神藏于心里,表现于体外,为生命之主宰,故《内经》称心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并且指出“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于是产生了神是人体一切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主宰的概念。对此应该说:神藏于心里,表现于体外,为生命之主宰,同样适应于动物。
42、“神”的动物意识与人类意识其本质是一样的——《论心想》
《内径》所论“神”的内涵因该是一切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的主宰,又包括了生命活动体外的体现,其中又将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归纳为范畴之内。不用说人,就是动物如猴群、狼群、狮群、象群等为了生存,尤其是在捕食时相互的配合,所传递出“神”态的信息,“精神”的感觉不就是一种意识么?!这种动物的意识与人类的意识,其本质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复杂程度上的区别。这种复杂程度上的区别就在于“大脑”了。接着“心、脑都在想”的问题来了。
43、“神、魄、魂、意、志” 最终都要表现在“心想”——《论心想》
在论“心、脑都在想”的问题之前,还要插一段“五脏所藏”的问题。《内径》《宣明五气篇》“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心是君主之官,神明之所出,精神之所舍,把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统归于心,称之曰“心藏神”。但是又把神分为神、魂、魄、意、志五种不同的表现,分别归属于心,与为辅臣的肺、肝、脾、肾五脏,所谓“五神脏”。“神、魄、魂、意、志”可以说均属于精神活动,最终都要体现在心藏的精神中,都会由“心想”的意识体现出来。因此只能说“神、魄、魂、意、志” 最终都要表现在“心想”。
44、“神”“魂”“精”“魄”的生理关系——《论心想》
重点论一下“魂”“魄”。《内径》的“神”“魂”“精”“魄”是有着密切的生理关系的,并不像迷信传说中的那样虚无。是有着产生于人体的依赖性,也就是有着产生于物质的依赖性。“神”藏于心为主导,“精”藏于肾为根本,“魂”为阳藏于肝随心,“魄”为阴藏于肺随肾。“魂”为阳气随“神”,有神有魂,灵魂在,神去魂飞灵魂去;“魄”为阴气随“精”,精足魄壮阴精在,精竭魄散精体亡。汉语的“魂飞魄散”很形象的说明了问题。可以说“魂”为阳气随“神”体现在人心为精神;“魄”为阴气随“精”体现在人肾为精体。
45、《内径》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在论述“脑在想”的功能——《论心想》
那么“心、脑”又是一种什么关系那?区别在哪那?现今对于“脑在想”似乎很容易理解,其实,西医在十九世纪以前,也不知道“脑”的功用。而《灵枢·海论》篇云:“脑为髓之海……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夜难安卧。”这就说明了脑是神经中枢,所以脑力不足,就会出现听觉、关节、视觉的神经衰弱,以及全身神经衰退,连睡眠都不安,就是指出脑与神经的关系。说明了《内径》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在论述“脑在想”的功能。以至后来的李时珍称:“脑为元神之府。”所谓“元神”,即中枢中神经。
46、心又可为脑之君主之官——《论心想》
“心、脑”的关系《内径》《素问·五藏别论》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日奇恒之腑。”脑虽为元神之府,但脑与五脏休戚相关密不可分。心主神明,脑为元神之腑,名日奇恒之腑;心主血,上供于脑,血足则脑髓充盈。故心与脑相通,心又可为脑之君主之官。当然脑与其他五脏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肾,肾精充盈,髓海得养,脑的发育就健全。在此从略。
47、确立中医“心、脑都在想”的认识观——《论心想》
心主神明,脑为元神之腑,心可为脑之君主,脑就可谓心主神明之辅臣了。那么心与脑是个什么关系哪?对此,从《内径》至今都在说明此问题,基本是在生理关系、治病养生方面研究的多一些。但在“神”“精神”“意识”方面论的很少,又不清楚。在下就是为了在此方面弄清楚而论。要弄清楚:心与脑在“神”“精神”“意识”方面,也就是“想”上的区别与联系。从而弄明白“心、脑”在“想”上对人机体的作用。确立中医“心、脑都在想”的认识观。
48、“心想”的内涵是欲望在心里满足程度的意识反应——《论心想》
要弄清楚:心与脑在“神”“精神”“意识”方面,也就是“想”上的区别与联系。就要首先弄清楚“心想”的内涵与范围。从上述所论,可知道“心想”的内涵就是:人类生存环境在人心里的反应。这种反应从人的内心来说,又可称为是人欲望的满足程度。因为,人的欲望首先是人的生存欲望,人生存的外界环境满足或基本满足人的生存欲望,人的内心感觉就会产生“喜”的精神意识,否则,就是否定“喜”的“忧、怒、思、恐”等的精神意识。所以又可以说“心想”的内涵就是人的欲望在心里满足程度的意识反应。
49、“心想”与“脑思”的区别与联系——《论心想》
“心想”的内涵就是人的欲望在心里满足程度的意识反应。这种感觉直接的反映在汉语中,如:想要、想爱、想吃、想去、想你等等,都是“心想”的意识。那么,这种意识是如何运作的哪?首先是人的肢体与五官对外界的感觉,印象在大脑中,经过大脑的分析判断,由大脑传递到主官“心”,由“心想”产生决定“我要”等的意识,再由主官“心”支配大脑,再通过大脑“思索”如何落实“心想”“想要”的具体实践方案,再通过大脑指挥肢体与五官去实现“心想”的决定。由此,可说明“心想”与“脑思”的区别与联系了。
50、“心相”表现的是人欲望的意识谓之“想”——《论心想》
“心想”与“脑思”的区别与联系。在下感觉认为“心”与“脑”的区别与联系,又可用“想”与“思”这两个汉字的区别与联系来理解。先看“想”字,“心”上是“相”,其意思是由体外的表现,可看到体内“心”动态的“相”谓之“想”。这种“心相”:“心喜”、“肺忧”、“肝怒”、“脾思”、“肾恐”等的表现是人欲望的意识,谓之“想”。
51、通过“脑思”实践“心想”的欲望谓之“思”——《论心想》
“心想”与“脑思”的区别与联系。在下感觉认为“心”与“脑”的区别与联系,又可用“想”与“思”这两个汉字的区别与联系来理解。再看“思”字,“心”上是“田”,把主官“心”欲望意识决定的事,如何落实在田野间、田地间,也就是如何落实在具体的实际中,谓之“思”。辅官“脑”是通过“脑思”,来实践实现主官“心想”的欲望谓之“思”。
52、“心想”与“脑思”和为“思想”——《论心想》
在下感觉认为用“想”与“思”这两个汉字,来理解“心”与“脑”区别与联系绝不是牵强附会。而是形象的说明了“心想”是欲望产生的想法;“脑思”是落实欲望的思索,和为“思想”。任何“思想”都要具备:要做什么的欲望想法;和怎样去实践的具体思索。由此,“要做什么的欲望想法;和怎样去实践的具体思索”,又近而说明了人类与动物在意识上的区别,这个区别就在于“脑思”。
53、人类与动物在意识上的区别首先表现在大脑的生理结构上——《论心想》
人类与动物在意识上的区别首先表现在大脑的生理结构上(下面所论是现学现卖)。人类的大脑高度发达,主要体现在脑容量的变化。从颅腔的容积上看,人的颅腔容积可达1500ml左右,而类人猿仅为400~500ml;人类的大脑容量是猕猴脑容量的20.6倍,长臂猿的14.4倍,黑猩猩的4.3倍;从胼胝体的数量是与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数量和结构的复杂程度上看差距更大了;从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活动,也就是人类的语言、思维和实践活动等高级神经活动的表现来看更是无可比拟。这种区别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逐渐产生的。
54、对人“心想”功能的提高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论心想》
人类与动物在大脑生理结构上的差距,是随着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对生存环境变化复杂程度的认识,逐步深入提高的过程中逐渐增大的。是人类对生存环境的变化,在适应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正是人类进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同样对人的“心想”功能的提高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其决定性的作用具体就体现在“人性善”的逐渐的产生。也就是类人猿进化成为人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55、人类与动物决定性的差距在于“人性善”意识逐渐的产生——《论心想》
上述论过“心想”的功能人与动物没有本质的区别,那是针对“心想”的意识概念,是没有本质的区别的。但是,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逐渐的与动物在“脑思”意识上产生了巨大的区别,从而决定了人类与动物在大脑生理结构上的差距,进而对人的“心想”功能的提高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这种差距的变化是非常复杂而漫长的。在人类对生存环境的变化的适应中,人类与动物决定性的差距在于“人性善”意识的逐渐的产生。
56、相互生活所必备的意识就是孟子的“四心”说——《论心想》
人类与动物决定性的差距“人性善”的意识,首先在“脑思”中逐渐的产生。类人猿为了生存必须采取群居生活,在群居生活中为了更好的生存与繁衍,客观的、逐渐的在头脑中产生了相互生活所必备的思想意识。这种思想意识可以说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亚圣孟子的“四心”说,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从而构成了“人性善”的基本内容。
57、由“人性善”决定了人欲望的“心想”意识——《论心想》
构成“人性善”基本内容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的意识。从其在人类进化过程的头脑中逐渐诞生的那一刻起,就起到了制约人如同动物一般的欲望。从而保障了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的群居生活的和谐。这种制约的作用,恰恰就是制约了人由欲望形成的“心想”意识。并经过了漫长的、逐渐的制约与反制约的磨合,使类人猿在进化成为人类漫长的道路上,由“人性善”制约人如同动物的般欲望,而形成的“人欲望”的“心想”意识。由“人性善”决定了人欲望的“心想”意识的形成,是类人猿进化成为人类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58、“四心、四端”说明了“心想”与“脑思”的区别与联系——《论心想》
在类人猿进化成为人类漫长的道路上,由“人性善”制约人如同动物的般欲望,而形成的“人欲望”的“心想”意识。在此“心想”意识的主导下,通过漫长的、逐渐的“脑思”的思索,在“脑思”中形成了“仁义礼智”的意识。也就是孟子的“四端”“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中华传统文化的亚圣孟子在两千多年前的“四心、四端”说无意中,准确的说明了困扰人类社会至今难解的“心想”与“脑思”的区别与联系。
59、形成了以“仁义礼智”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思想——《论心想》
在“心想”“四心”意识的主导下,形成的“脑思”的“四端”意识的漫长、逐渐的过程中,形成了人类社会共同的以“仁义礼智”为主要内容的“人性善”的道德思想。形成了人类社会共同自愿遵守的制约自己欲望的价值观意识。这一价值观意识的形成,对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对人类社会文化的进步具有革命性的、决定性的、划时代的意义。从而推动了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决定了整个人类社会文化的基本思想。
60、任何文化思想都是人性善制约人欲望的思想——《论心想》
以“人性善”所制约形成的“人欲望”的“心想”意识,决定了整个人类社会文化的基本思想。人类社会文化的基本思想就是:人性善制约人欲望的思想。这也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又一位圣人老子的“上德”思想(参考本人以前所论的《论德》篇)。直至当今人类社会现存的任何文化、道德、宗教思想,都是人性善制约人欲望的思想。这一以“人性善”所制约形成的“人欲望”的人“心想”所形成的道德思想,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参考本人以前所论的《再谭善恶》篇)
61、人性善的“心想”形成了“礼制”社会思想基础——《论心想》
以“人性善”所制约下的“人欲望”的“心想”意识所形成的道德思想,通过“脑思”的思索,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逐渐地形成了以“仁义礼智”为主要内容的“人性善”的道德思想。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逐渐的形成了人类社会的“礼制”社会,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礼制”社会,是以“人性善”所制约下的“人欲望”的“心想”意识的道德思想为思想基础的。从社会制度上进一步的起到了制约人类欲望的作用。并推动了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
62、“心想”意识主导了道德、礼制、法制社会的进步——《论心想》
人类社会的整个文明史就是人性善不断地制约人欲望的历史。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礼制”社会在人类欲望面前的软弱性凸显了出来,如春秋战国时期尤为突出。更加具有强制手段的“法制”社会就应运而生了。由“礼制”社会进而形成了“法制”的社会,加强了制约人类欲望的强制作用。人类社会由“道德制约”、“礼制制约”、“法制制约”一路走来,都是在通过“脑思”,来实践以“人性善”所制约下的“人欲望”的“心想”意识。也就是说:人的“心想”意识通过“脑思”主导了人类道德、礼制、法制社会的进步,与人类文明的进步。
63、欲望只有在社会道德、礼制、法制制约之下得到满足——《论心想》
人是社会关系之总和,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人类社会之中的。因此,个人欲望的满足必须是在社会道德、礼制、法制制约之下的满足。所以,个人的欲望只有在社会道德、礼制、法制制约之下得到满足,人的个体才会有喜悦的心情。否则,人的个体就会产生“怒、思、悲、恐”等的心情。
64、只有人的“心想”在喜悦的状态才是人体生存的最佳状态——《论心想》
《素问·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只有人的“心想”在喜悦的状态下,犹如人体能源包括精神能源和机体能源的释放过程,将形成原动力,支配着身体活力。如:能提高人的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力,充分发挥机体的潜能;能使心脏、血管的肌肉运动加强,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水平提高;能扩张肺部,使呼吸运动加强,肺活量增大,有利于肺部二氧化碳和氧气的交换;能加强消化器官的运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促进新陈代谢。总之,只有人的“心想”在喜悦的状态才是人体生存的最佳状态。
65、“怒、思、悲、恐”等的心情是人体不适的渊源——《论心想》
只有人的“心想”在喜悦的状态才是人体生存的最佳状态。否则,怒伤肝,导致疏泄失常,肝气亢奋,血随气涌,直至卒然昏倒,也可致情志失常,表现为情绪不稳,心烦易怒;多思伤脾,当人沉湎于思考或焦虑时,往往会出现饮食无味、食欲下降;忧伤肺,当人因忧愁而哭泣时,会痛哭流涕,涕,就是肺分泌的黏液,肺气盛还会导致声音嘶哑、呼吸急促等;恐伤肾,肾是人们表达惊恐之志的主要脏器。恐是人们对事物惧怕的一种精神状态,对机体的生理活动是一种不良的刺激。因此,“怒、思、悲、恐”等的心情是人体不适的渊源。
66、喜悦的“心想”心情又必须适“中”——《论心想》
人只有在“心想”喜悦的心情,才是人体生存的最佳状态。这种喜悦的“心想”心情又必须适“中”,过之伤心,不足易产生“怒、思、悲、恐”等的心情。因此,《中庸》篇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总是要有感情表现出来的,关键在于节制,那就是要在“中”的节制下达到喜悦的“心想”适中的状态下,才能达到人全身心最佳状态的和颜悦色。(参考本人以前发表过的《再谭中和》)
67、养生最主要的就是养心情——《论心想》
人只有在喜悦的“心想”适中的状态下,才能达到人全身心最佳状态的和颜悦色。那么,实际上养生最主要的就是养心情。在“名利”思想占统治地位的人类社会,想有个好心情是很不容易的。即使一时有了也可能是过之的喜悦而伤心。关键就是人的欲望与现实的冲突,造成人的“喜、怒、哀、乐”不可节制,而产生“怒、思、悲、恐”等的心情。所以,节制人的欲望成为养生的首要问题。因此,任何文化、宗教都是为了节制人的欲望。
68、文化、宗教都是为了节制人的欲望——《论心想》
既然节制人的欲望成为养生的首要问题。那么也因此,任何文化、宗教都是为了节制人的欲望。如基督教的赎罪、伊斯兰教的顺从、佛教的性空、道教的道德、儒学的修身等都有着制约人欲望的目的。也因此产生了在各种文化、宗教思想主导下的道德规范。种种的道德规范都趋同回归人性,并通过道德规范来制约人的欲望。注意:任何“神”都是神化了的“大人”。正如佛教所言:人是没觉悟的佛,佛是觉悟了的人。(对此可再论)
69、人性善的道德思想是人类和谐生存的根本出路——《论心想》
各种文化、宗教思想主导下的道德规范都趋同回归人性,并通过道德规范来制约人的欲望。人性都是善的,人性善的道德思想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只有以人性善的道德思想来制约人的欲望才是人类和谐生存的根本出路,至于“礼制”“法制”,那都是因道德制约的需要而延伸的手段,都是在道德思想主导下的强制措施。实现全人类社会的和谐,是人类生存繁衍的根本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