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用一首诗“讽刺”诸葛亮,短短20字一针见血,网友:说得真对

1057年,北宋科考,主考官欧阳修拿着一篇考生的文章《行赏忠厚之至论》,赞叹不已,其他考官也认为这样的文章应该得第一。

但是欧阳修一想,自己的学生曾巩也参加了这次考试,看这文章气势磅礴,议论中肯的架势,说不定是自己学生的作品,如果评为第一,难免落人话柄。于是,欧阳修大笔一挥,这篇文章的作者得了第二名。等到拆开考卷才发现,这篇文章的作者并不是曾巩,而是来自四川的一位瓜娃子——苏轼。

说起苏轼,大家都知道他的诗词惊才绝艳,但因为文名太盛,反而遮掩了他议论得失的“政论”文章。苏轼曾在《留侯论》里写道: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这样的议论,立论高远,观点深刻。他在《晁错论》里又说:天下治平,无故而发大难之端;吾发之,吾能收之,然后有辞于天下。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使他人任其责,则天下之祸必集于我。

这样的议论,又一针见血指出了晁错最终结局的必然。除了这样的议论,苏轼曾经写过一首小诗“讽刺”诸葛亮的做法。在历史上,诸葛亮声名赫赫,杜甫行走到武侯祠,都忍不住写诗感慨: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在这首诗里,杜甫提到了诸葛亮的功绩:刘备三顾茅庐,诸葛出山,而后辅佐刘备父子,最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对于诸葛亮的一些做法,苏轼却有不同的看法,他曾写诗“讽刺”诸葛亮说:“先主反刘璋,兵意颇不义。孔明古豪杰,何乃为此事”。这首诗是《张飞传》,原诗70个字,但在一开始,苏轼就点明了诸葛亮的不明智。

公元201年,刘备携关羽、张飞“三顾”诸葛亮与草庐之中,第三次诸葛亮感念刘备拳拳盛意,就为他筹划了“隆中对”:彼时曹操占据中原,兵多将广,“此诚不可与争锋”,而江东孙权凭借父兄基业,又有长江天险,因此“可为援而不可图也”。于是诸葛亮为刘备筹划,向西南方向夺取益州作为基础,进而争取“三足鼎立”。诸葛亮的筹谋没有问题,要成大事,自然需要有根据地,而益州易守难攻,非常合适,唯一的问题是,益州当时的主人刘璋和刘备一样是“汉室宗亲”,虽然刘璋昏庸,但刘备如果夺取益州,在道义上说不过去。

这就是苏轼说的“兵意颇不义”。有人认为,天下之地,有能者居之,有什么“义不义”呢?持这种观点的人,或许是没有意识到刘备起家的“根本”。从一个“卖草鞋”起家的少年,刘备并没有太多可以依赖的资源,这也是他前期一直到处流窜,居无定所的原因。但在流转的过程中,刘备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两个优势:第一是“刘皇叔”的身份,第二就是他“以仁义着于四海”。

可以说,“仁义”为刘备争取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如果刘备夺取刘璋的基业,那他一直赖以生存的“仁义”口碑就会崩坏。苏轼一针见血指出了这个问题,由此可见,诸葛亮让刘备夺取益州,虽然获得了短期利益,但从长远来看,还是得不偿失。对于这个问题,当时号称“凤雏”的庞统也看得很清楚。《三国志》里记载,刘备和诸葛亮占据益州之后,举行酒宴庆祝,这时候,长得很丑的庞统就指责过:“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

由此可见,虽然时隔千年时间,但苏轼还是能一针见血指出诸葛亮的“失误”,因此也能知道,苏轼的政论水平确实很高,无奈的是,当时北宋积贫积弱,即使有那么多能人志士,依旧还是未能阻拦后来的“靖康之耻”。。这样看来,还真是像《三国演义》开篇写的那样: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