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莫言竟然也入了中国书协!看出问题了吗?
艺术需要阵地!
——————————
我们谈起莫言先生加入中国书协的事情,谢云肯定地说,我来介绍。
2011年春,莫言先生要出一本书法作品集,名其曰《莫言书迹》,内有谦逊之意。莫言先生来电话让我请一位德高望重的书家题写书签,我推荐了谢云先生。开始,我担心莫言先生对谢云老不熟悉,不料莫言先生一听,十分高兴。他激动地说:“那太好了!谢云先生字如神童,一派天真,我非常喜欢。”
为《莫言书迹》题签
我听莫言先生的口气,就知道他对谢云老早就怀有仰慕之情。交谈中,我知道两人虽未谋面,但已有神交。多年前莫言先生在《收获》杂志上发表小说时,其刊头就是谢云先生题写的。所以,至于谢云老是令人敬佩的书家、诗人、编辑家,是臻于艺术之境的德高望重的艺术家就不用我多费口舌了。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谢云老素有爱才惜才之心,这次听说是给大作家莫言题写书法集的书签,自然不辞辛劳,乐此不疲,横的、竖的,一口气题写了好几幅,选其两幅满意的让我转交给莫言先生。谢云老对莫言先生的赞美之词毫不吝啬,他说,莫言是当代的巴金,是他最佩服的并且是排在首位的中国作家。谢云老并不掩饰自己的喜好,他当时就断言,莫言是中国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另外,谢云老在莫言先生后面还依顺序排了迟子建和贾平凹的名字。他们的小说文章谢云先生是非常喜欢的。从另一个层面上说,一位作家能够唤起八十多岁老人的热情,的确令人感动。其实,熟悉谢云老的朋友都知道,谢老不老,对待艺术他依然保持着不变的童稚。不管是年长的还是年轻的艺术家只要与谢云先生谈起艺术来,都不会有年龄的界限。这就是谢老的诗性所在。这就是谢老的大家情怀。
文人相交一张纸
莫言的夏天和秋天就这样来了。六月,《莫言书迹》由泰山出版社出版。八月,莫言先生又获得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由于莫言先生事务繁忙,出国或者在老家高密不断逗留,直至秋日九月的一天,我才与他约好,两人一起携书去拜访谢云先生。莫言先生还特意问我:“去谢老那里带点什么东西好呢?要不我这里还有两瓶茅台酒一起带上吧。”“不用带酒!”我建议,“您就带上印章吧。”“合适吗?”莫言先生有点疑虑。我说:“合适!文人相交一张纸呀,没有比这再好的了。再说您去了先生自然高兴。”在谢云老的工作室,莫言先生果然受到热情款待。
谢云先生亲自沏茶,一股清香就在我们之间弥漫着,年龄的界限似乎一下子消除了。谢云老在谈话间回忆了在广西出版局任局长时在所辖的漓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丛书的往事。这套书籍的出版在文学界具有很大的反响,从竖版到横版,我的藏书中虽不齐全,但也有多部我喜欢的作品,至今滋养着我。听谢老说,为了这套书的出版,瑞典文学院还对漓江文艺出版社进行了资助。瑞典文学院成立于1786年,是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仿照法兰西学院而创建的,其任务为致力于瑞典语言的纯洁、健康和高尚,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尤其是1901年,瑞典文学院负责颁发诺贝尔文学奖以来,更为世界公众所关注。正是这套书的出版使谢老有机会受到瑞典版协的邀请,前往瑞典考察访问。从那个时候,谢云老就对中国文学的崛起充满了信心。也就是在与莫言先生的谈话间,谢云老对莫言也充满了莫大的期望。
莫言题诗赠谢云
谈兴浓时,性情所致,谢云老带我们去他的书画室,干脆找出两幅满意的书法作品,每人送我们一幅留作纪念。这是非常珍贵的礼物呀。谢老的慷慨让莫言先生非常感动。我顺便请莫言先生为谢老题句。莫言先生问:“写什么呢?”“就写您发到我手机上的赞谢老的那首诗吧。”我答。莫言点点头表示赞同,并让我把手机上的信息翻找出来。莫言看了,走到案前,说一声“献丑了”,便借谢云先生的笔墨纸案欲为先生书写。谢云先生使用的毛笔与其他书家有所不同,他使用的笔是特制的鸡毛笔。这种笔最大的特点是柔软,没有使用过的人一般用起来非常难以掌握,控笔的速度就比平常慢了许多。莫言先生一落墨便对这笔渍渍称奇。“谢公本是老仙童,诗文书画皆精通。浙西(南)山水育灵秀,一片丹心赤子情。吟诗屡得惊人句,写字如同诉心声。画笔自能吐七色,妙在似与不似中。”莫言先生的墨迹落在一张四尺整张的宣纸上,至于我手机上的短信,他只看了一半,后面的句子便是涌泉之作了。我不禁佩服莫言先生的才学,本来怕他用脑,一个劲儿地拿着手机在他面前晃,看来是多余的。莫言先生的诗很快题完了,最后又写上“斗胆为谢老题,辛卯九月”的谦句,然后是署名——莫言。
介绍莫言加入书协
谢云老对莫言先生的书艺十分肯定,希望莫言先生能够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会员,为中国书法家协会输入更多的文化含量。我知道,中国书法在书写方面特别是在当代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但技法的熟练与文化的层次需进一步结合,如果像莫言这样的大作家、大文化人能够积极参入,当然有利于促进中国书法的长足发展。所以,对莫言先生能够加入中国书协我拍手称快万分赞同。另外,我有一种感觉,这就是谢云老与莫言先生有很多相通之处,所以才惺惺相惜。首先,他们的书法有一种内在的相似,都是建立在广博学识基础上用艺术的感觉去书写,这样就使他们的字有一种共同的率意,都属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艺术之美。那天,谢云老见莫言先生对他特制的鸡毛笔感兴趣,特意取出一支相送。莫言先生双手接过的时候,我仿佛觉得他一下变成了孩童。他像弥勒佛一样地笑着,就好像是小时候从老爷爷手里接过了一颗糖。他像得到了从来没有得到过的向往已久的珍贵礼物。他不知道说什么的好。他说:“太感谢谢老了,这太珍贵了。人家说送纸送墨不送笔,这让我如何是好呢……”我看到谢云老也像弥勒佛一样地笑,遂赞叹,真是两位神仙呀。我禁不住被他们逗笑了。
此后不久,第八次全国作代会上莫言先生当选为中国作协副主席。再见谢老说起莫言先生时,我便调侃:“谢老厉害呀。”谢老问:“何以见得?”我说:“您是九月初九九时的生日大呀。莫言先生从您这里走后就选为副主席了,您老带给他好运呀。”谢老微笑着说:“莫言会为中国文化作出更大的贡献。”我们谈起莫言先生加入中国书协的事情,谢云肯定地说,我来介绍。于是,我去中国书协取了表格,请莫言先生填表之后,又拿来请谢老签字,然后送交中国书协。书协的有关负责人收到莫言填写的表格,非常高兴,但也看出了问题,人家问:怎么只有一个介绍人呀,书协有明确规定是两个介绍人呀。我说,我行吗。也行,你也是书协会员吗。再找别人也太麻烦了点,于是,我斗胆在谢云老的后面加上了自己的名字,同意莫言加入书协。放下笔,我觉得天一下子大了。我是莫言的介绍人。谢云老和莫言先生让我一下子长高了。
分享莫言获奖的喜悦
今年五月,莫言先生顺利加入中国书协,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一名成员。莫言先生在近年来总是好事多多,喜事连连。这些好事喜事,我认为是伴随着他调往中国艺术研究院担任文学院院长以后不断产生的,也是莫言先生厚积薄发日积月累的结果,是偶然中的必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呼声鹊起。
一次,我见到谢云老,他满怀深情地说:“是时候了,这个奖应该奖给莫言,应该奖给中国。”为此,谢云老还诗性大发,与我“密谋”,要去一趟瑞典,干什么,为莫言呼吁。虽然,我们未能成行,但就这事我从心底对谢老焕发出来的激情所折服,钦佩谢老是真正的大文化人,诗心常在,艺术长青。
就在莫言先生获奖的前两天,谢云老数次给我电话。我在电话中,向谢老分析了获奖的有利时机,对莫言先生获奖置信不疑,并告诉他我会在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通知他。我说,世界文学之林中如果缺少中国文学那将是巨大的缺憾,诺贝尔文学奖如果不奖给中国作家会逐步丧失其权威性。我说,中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不仅是民族文化的复兴,对世界文化也积极的意义。我说,经济和政治的强大和民众的觉醒也会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我说,书画家是用笔墨,文学家是用语言来表现自己的情愫。莫言先生在故事构造和小说创作等方面所展示出来的语言刻画才华,已引领世界文坛……
10月11日晚7时1分,我就通过网络搜索到莫言获奖的消息,7时6分便发上我的博客,然后第一个电话就打给了谢云老。当时谢云老正在晚餐,他激动地开启了酒瓶,然后给我回话,对莫言先生获奖他不仅要喝酒还要写字,用书法的形式表示由衷地祝贺。是日晚上,知道我与莫言先生交情的还有通过我得到莫言先生恩惠的朋友纷纷来电,向我表达分享莫言先生获奖的喜悦心情,让我一时觉得就像我获了奖似的那样高兴。
莫言先生就这样成了。我突然想起当年谢老主持漓江文艺出版社编辑诺贝尔文学奖文丛时的情形,那时他还在疑惑怎么没有中国的作家呢。今天,终于有了莫言,就像是天方夜谭里的故事变成了现实。我说,谢老厉害呀,谢老是神人,莫言先生来了一趟什么都成了。至于莫言,当然也是神人,如果不是神人也到不了你这里呀。我见证并记录下两位艺术家两位往年交的友情,并相信他们的艺术会感染更多的人,为伟大民族的文化复兴做出杰出的贡献。
来源:苍南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