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热高温,从古代医案中感悟如何在夏季养生

每年到夏季的时候,都会出现有人高温中暑的新闻,轻则有惊无险,重则危及性命,所以夏季该留意哪些养生之道,人不可不知。

更有的朋友每年到夏季都会出现某种同样的症状,或是腹泻、大便不成形,或是皮肤问题,或是脾胃问题,找不到原因,也不知该如何避免和医治。

如果有出现类似情况,也不要着急,之后会慢慢和大家讲清楚。夏季是很多疾病的高发期,但很多人不知道,夏季还是祛除体内沉疴顽疾的黄金时机,懂养生的人从不会浪费每一个夏天。

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一则古代的医案,了解感悟如何在夏季养生,顺应自然。

这事儿,还得从古代一个熊孩子的教育问题讲起。

明朝时盛行科举制,一个普通人要想出头,必须通过学习四书五经,参加科举考试才行。

所以,那个时候的熊孩子们,压力估计和现在也差不太多,都得背负着光宗耀祖的艰巨任务努力背书学习。

到了夏天,碰上炎热的时候,就比较麻烦了,古代没有电风扇,更不用提空调了,在私塾里拿个蒲扇,扇一扇,就算是避暑了。

这样一来,要是孩子比较多,私塾里空气流通又差,就很容易出现健康问题。

那年夏天,明朝的名医汪石山汪大夫就接诊了一个这样的患者。

患者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已经连续发烧了好几天,头痛,上吐下泻,一连好几天都吃不进去饭,他父亲略懂医术,平时没事喜欢看点《伤寒论》,根据儿子情况,给孩子开了一副理中汤的方子。

知识点:【理中汤】又名人参汤,由人参、白术、炙甘草、干姜组成,出自《金匮要略》,治伤寒太阴病,自利不渴,寒多而呕,腹痛粪溏,脉沉无力。

儿子喝了以后,果然,吐泻的症状稍微缓解了。但紧接着,孩子的眼睛闭合,说不出来话,昏昧了过去,不省人事,自己的手不自觉的捂住阴囊。

父亲一看这情况,吓了一跳,慌神之余,赶紧找来了家里的艾柱,给儿子灸百会穴。(可见古时候艾条为家家户户必备)灸了一会,还是没有醒过来,于是赶紧去请汪大夫看病。

汪大夫到了家中一看,孩子面色苍白,神情怯弱,躺在床上不省人事。问父亲,说孩子一直都是这种面色和神情。又看着书桌上厚厚一摞备考书籍,汪大夫对于孩子病因心中已经有个大概了。于是开始询问父亲进行验证。

果不其然,父亲望子成龙心切,孩子已经发烧的时候,没有及时留意,认为他只是怕热,想贪玩不想学习,所以拿出了严父的架势,逼迫孩子继续热窗苦读。孩子本身性格属于胆小型,被父亲一吓,又加上酷暑中连续数小时的学习,一下子病倒了。

汪大夫于是和这位父亲开始慢慢解析孩子的病情:

你的孩子本来就气弱神怯,又加上这是大夏天,《黄帝内经》上讲,劳则气耗,劳倦伤脾。这么大热的天,还让孩子如此用功努力学习,岂不是给孩子施加太大压力?阳气本来是和的,过度烦劳则导致阳气张弛,变为邪热。

又诸阳会于头,现在阳气亢极,邪热熏蒸头部而导致头痛。加上脾胃的清气不能上升,浊气不能下降,所以上吐下泻。为何眼睛闭合呢?因为人身体所有气脉都从属于目,眼眶又是脾所主,脾伤则不能荣养诸脉,所以眼睛闭合不能睁开。

脾的络,络于舌头,散布在舌头底下,脾伤,那么络就失去所养,所以不能说话。脾胃为水谷之海,脾胃伤了,五脏六腑都失去养料,所以心神昏昧不能识人。

加之阴阳二气升降与正常相反了,阴不升而反降,降到了阴囊厥阴之中,阴囊阳气少了,所以出于本能反应用手捂住,以增护其阳气。

这是典型的脾胃之病。但是物极必反(亢则害,承乃制),脾胃五行属土,土过极,那么根据五行转化学说,就会反而转化出木的属性,来克脾土,实现五行之间的平衡。虽是脾胃之病,反而症状却极像肝木之病。

你儿子真是三生有幸,遇见了个懂一些中医的父亲,不然随便让庸医治疗,可能他水平不够,按照肝木之病来治,而不去理会脾土之虚,用一些伤脾的草药,那你的儿子想要醒过来就难了!

父亲听完甚为感慨,听完了汪大夫分析,便知儿子有救,赶紧请他医治。

于是,诊脉开了人参、附子的方子,服用三日,神智稍微清醒,眼睛有想开合的意思,但是仍然吃不进去饭。又诊脉,脉皆浮缓,不及四至,于是去掉了附子继续服用,孩子开始慢慢恢复了过来。

这则医案故事差不多讲完了,从中可以看出,夏天最忌过度劳累,过度劳累会耗气损形,情志上也不能忧虑和恐惧过重。

夏天阳气浮于表,脾胃常处于虚寒的状态,如同夏天时地表热而井水反凉的物理现象一样,所以夏天一定还要少食冷饮,不宜加重脾胃负担,少饮酒,减少房事,清心寡欲,不要发怒生气。可略吃一些苦味的食物,如莲子,苦瓜等,祛除心之浊火。这才是夏天养生之道。

另外,有条件的朋友三伏天可以做三伏灸,多灸中脘关元,冬病夏治,强脾健胃,祛除沉疴顽疾,增强体质。

感恩阅读,一起学习养生之道,领略国医之美~

(0)

相关推荐

  • 不要盲目给孩子补肾,避免过早发育!

    肾,是先天之本,主宰着孩子生长发育,孩子到了七八岁肾气才比较足,<黄帝内经>讲:"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男子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所以女孩一般7岁,男孩8岁 ...

  • 医案聊斋续集(连载)便血案

    历代中医专家对此多有研究,认为读初诊医案,重在了解病史,抓辨证用药:读复诊医案,重服药变化,病情转归,医家如何应对:读多诊医案,要抓全案发展变化的脉络,治法方药在此过程中起什么作用.总之,要抓住要点, ...

  • 阳气不足,指尖先知!一张古代医案,摸指尖,补阳气,巧治感冒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尚友堂医案>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 ...

  • 阳气不足,全身不通!一张古代医案,补阳气、通三焦,莫等闲视之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寿世保元>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记得我最初学 ...

  • (复旦)古代汉语中的否定词和否定句(1~3)

      星期一发布古代汉语,星期三发布古代文学.发布时间分别为7:00.9:00.  ~●~●~●~●~●~●~ --▲以上内容非正文▲-- ❉ 以下内容为复旦大学教案. (点图可放大) (注意空白后还有 ...

  • 古代经典中五字对偶名言(31) ...

    古代经典中五字对偶名言(31) ●风和新居暖:日丽甲第安. ●风移兰气入:春逐鸟声来. ●风鼓帆展翼:雨洗山更颜. ●风助飞雪舞:诗伴落梅吟. ●风声读竹韵:月影写梅痕. ●风暖日华丽:气澄天宇高. ...

  • 古代经典中五字对偶名言(32) ...

    古代经典中五字对偶名言(32) ●吟成五个字:用破一生心. ●知己又知彼:将心来比心. ●宁忍自己气:莫伤父母心. ●立齐家大志:存忠良孝心. ●宁静而致远:澹泊以清心. ●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 ...

  • 深度!分析叶天士医案中“脾阳宜动,肾阳宜藏”一论

    "脾阳宜动,肾阳宜藏"一论屡见于叶案之中,故笔者纵览叶案诸书,搜罗相关医案,对比揣摩,诠理释用. 医理诠意 脏腑的阴阳以阴阳学说为基础发展而来,是藏象理论的一部分.脏腑的阴阳不是对 ...

  • 古代墓室中惊悚的“妇人启门图”

    妇人启门是中国墓葬艺术中的一个常见形象,因启门之人多为女子,故名.其从汉代开始就已频繁出现在墓室.墓祠和石阙中(部分古塔上也有此形象),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一度消失,到宋辽金时期再度盛行,是宋辽金墓葬中常 ...

  • 古代诗词中如何称谓“美女”?

    古代诗词中如何称谓"美女"? 主要看知不知道这个美女的姓氏. 如果不知道,基本上就称之为"佳人",这是从浪漫情歌王子屈原就开始的词汇,比如"惟佳人之独 ...

  • 陈士铎医案中的治肾方,用于滑jing梦y...

    陈士铎医案中的治肾方,用于滑jing梦yi,见色倒戈 方用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肉桂.附片.人参.白术.北五味.麦冬.远志.炒枣仁.鹿茸.巴戟天.肉苁蓉.柏子仁.砂仁.紫河车.杜仲.破故纸各为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