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罗替尼联合PD-L1单抗治疗肉瘤 这个一期临床如何看待

腺泡肉瘤病友L:
北肿刘佳勇医生的安罗替尼联合TQB2450,治疗30名肉瘤,试验结果报告,其中12名腺泡肉瘤 ,一年时间的结果,应该怎么看?@华哥 @刘佳勇 

华哥点评解析:

@刘佳勇 刘佳勇主任提供的正大天晴临床1b试验结果 安罗+PD-L1i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我斗胆来点评一下,抛砖引玉,欢迎高手批评指正!

1、这是Ib临床,小样本,30例患者,12例腺泡,18例非腺泡(7滑膜、4平滑肌、5UPS、1纤维,1上皮)

ORR 36.7%,DCR83.3%

腺泡肉瘤单计:ORR 75%,DCR 100%

单就这数据看,不能完全确定PD-L1起效,但可确定安罗替尼起效了。因为PD1单用对STS,有效率太低,安罗单用,对STS有效率很高。

对比一下2019ASCO年会数据,安罗单药治STS的数据:

ORR从安罗单用的18.75% 提高到本次的36.7%,看似PD-L1i立了功,其实,更可能是因为患者肉瘤类型的影响, 也就是本次临床,腺泡肉瘤患者占比较高。

对安罗响应高的类型,占主流时,数据自然就会更好看。

2、这个临床对副作用的描述很清晰详细。可以反推出很多有用信息:

甲减自不必说,PD-L1i和安罗都会有。

免疫性心肌炎和糖尿病酮中毒,这两例患者,PD-L1i起效的概率很高,因为出现了免疫风暴效应。

气胸、腹泻和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安罗的主要副作用,需及时应对。

血乳酸脱氢酶LDH升高,有10%的受试者,这个可以详解一下,因为这里有值研究的学问和试验的改进点。

近年有很多文献资料指出:LDH水平升高,与肿瘤患者预后不良相关。

LDH的预后价值已被纳入肿瘤分期,不只是肉瘤,这是常识,按下不表。

LDH水平升高的患者,能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中受益较少。

在转移性黑色素瘤中,有著名的试验:

大约40%的患者LDH水平高于正常上限ULN,与正常LDH水平的患者相比,免疫治疗的客观反应率ORR分别为44.7%和37.8%,无进展PFS和总生存期OS也较短,分别为39%和28%。

其实,乳酸脱氢酶,是缺氧导致肿瘤糖酵解活性增强,以及肿瘤总负荷过大 肿瘤坏死的产物,LDH水平升高与肿瘤高负荷有关。

正是因为这个缺氧+糖酵解,令肿瘤的免疫应答下降。

提醒科普一下:

乳酸脱氢酶LDH,是糖代谢的主要参与者,催化丙酮酸的转化。

有氧时,正常细胞将丙酮酸运入线粒体,进入三羧酸(TCA)循环并降解为CO2 和H2O,产生NADH,在氧化磷酸化中再氧化,以ATP的形式产生能量,单个葡萄糖分子的代谢产生36个ATP分子。

缺氧时,丙酮酸通过LDH转化为乳酸,这种过程称为无氧糖酵解,只形成2分子的ATP。

在恶性肿瘤中,通常会出现葡萄糖代谢紊乱的转变,癌细胞主要通过糖酵解途径处理葡萄糖,肿瘤糖酵解活性的主要调节因子是转录因子缺氧诱导因子-1(HIF-1)。由于代谢转移,肿瘤对氧的依赖性较小。

因为LDH是一种胞浆酶,只有细胞膜破损时,才能进入血液,血清中LDH水平升高,是否能准确反映肿瘤LDH的表达水平,存一定的疑惑,需深入研究。

大肿瘤,高肿瘤负荷的患者,LDH水平更高,因为肿瘤坏死,才令血清LDH升高,而肿瘤坏死,主要是因为血液供应不足,营养和氧气缺乏所造成。

肿瘤缺氧和坏死,会刺激血管生成,比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狂增。所以,抗血管类靶向药,适时运用,短期可以增敏PD1i或PD-L1i,长期使用,可能反而压制免疫响应。

另外,LDH水平升高,是肿瘤糖酵解活性增强和缺氧导致肿瘤坏死的产物。那么,在糖酵解活性增强的肿瘤中,无论是有氧糖酵解还是缺氧时的无氧糖酵解,免疫细胞功能可能会受到葡萄糖剥夺,以及肿瘤酸度的影响。

缺氧本身或低氧调节因子,在具有高糖酵解活性的肿瘤中的过表达,也影响抗肿瘤免疫效果。

效应T细胞的功能,高度依赖于有氧糖酵解,缺氧条件下,葡萄糖被肿瘤剥夺,效应T细胞功能下降厉害,而Treg糖酵解产生的能量依赖性较小,仍然不减。

缺氧时,肿瘤细胞的缺氧糠酵解,产生大量乳酸,肿瘤微环境明显酸化,PH值急降,效应T细胞功能进一步受限,而且乳酸据说能增加浸润髓样抑制细胞MDSCs,进一步抑制T细胞活性。

此外,乳酸还将具有促炎表型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极化为M2巨噬细胞。

缺氧,还能上调肿瘤细胞中HIF-1a高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CD39和CD73高表达,增加ATP转化为腺苷的酶,抑制T细胞功能。

从上述原理中,可以看到:

检查点抑制剂PD1或PD-L1的有效率提高,需要利用LDH的作用机制,联合糖酵解抑制剂,抗酸干预(小苏打的使用?),VEGF抑制剂,和细胞还原。

安罗替尼联合PD-L1,只是其中的VEGF抑制剂,这一个自变量的应对,完全不足。

还有,手术局部减瘤,可以降低肿瘤总负荷,肿瘤高负荷缺氧坏死机会下降,LDH自然下降。

所以,注射PD1单抗之前,尽量局部减瘤,降低肿瘤总负荷。

还有一个试验NCT02968303:

晚期转移性恶黑患者,注射伊匹单抗(与PD1一样,也是ICI疗法)之前,先降低LDH,用的是BRAF和MEK抑制剂,降低BRAF突变(恶黑中普遍有这突变)的黑色素瘤的糠酵解活性,便LDH水平正常化。

74%患者能在8周里LDH正常化。然后再注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明显提高。

以上说这么多,三个关键点:

1、安罗替尼并不是PD1i或PD-L1i上佳的增敏剂,因为除了VEGF抑制,显然还不足够,还缺糖酵解抑制,抗酸干预等等措施

2、安罗替尼作为VEGF抗血管抑制剂,短期可能有利于PD1i和PD-L1i,但不能用长了,容易起反作用,增敏变成了压制。

安罗单用,是一天12mg,吃两周停一周,与PD1i联用,需要寻找恰当的剂量和时长,甚至用药频率。

3、这种临床试验的深入思考,会联想到很多,药前局部手术减瘤、瘤注可能比系统用药更合适、PD1的单一增敏可能不足够。。。。

关于抗酸增敏免疫响应,在癌症之王“胰腺癌”的最新治疗方案中,得到较好验证:

近年美欧治疗胰腺癌,开始倾向先预处理CAFs,这样后续药物(化疗或免疫针PD1或靶向药等)容易到达病灶,且浓度达到有效值。

比如,先以热消融配合PARPi,下调MYC表达,然后mTORi就非常敏感,当然这既有合成致死原理,也有CAFs效应

比如,先以PEGPH20,靶向透明质酸,降低肿瘤压力。血管更容易输送 氧气、化疗药物或免疫细胞后,疗效大增。

这里有 预处理纤维胶质的目的,也有抗酸处理。

还有今年1月15日,Arcus的成果:

CD73抑制剂AB680,预处理后,赛帕利单抗AB122联合 紫杉醇+吉西,就在胰腺癌中,实现ORR41%,PR88%的惊人成果。

改善肿瘤微环境TME,提高主药物对肿瘤的渗透到达能力,克服TME里的缺氧、pH值过低,间充质胶质障碍等等,令免疫响应大增。

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