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安享81岁,临终前说了10个字,让武家免遭灭门之祸
“巾帼英才扭乾坤, 一代女皇绝古今。虽为妩媚入宫闱,却因智谋赎尼身。孤凤展翅腾龙位,弱女挥手伏众臣。功过论争千秋去,无字碑上遍诗文。”这是后人对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描写。说到武则天,历史也颇具争议,有人说她败坏伦理、荒淫无度,毕竟她一生侍两代君王,自称帝后更是纵欲无度。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但也有人说她虽然私生活上有些出格,但却是一个具有大智慧的人才,她能以一介弱女,“挥手伏众臣”,并在自己当政期间,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这一点来看,她还是有功于历史的。此所谓“大行不顾细谨,大礼莫辞小让”也。更让人佩服的是,武则天说白了,就是篡夺了李氏的皇位,自立为帝。
并且还改了国号,但她竟然能做到在她死后,将权力平安交割,没有引起过大的政治波动。她们的武氏家族也没有因她而遭到牵连,这其实也体现了她的一种政治能力,然而,她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武则天安享81岁,临终说了10个字,让武家免遭灭门之祸。俗话说“四两拔千斤”,她说的这10个字还真不亚于千军万马呢!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说到武则天的“权谋之术”,想必大家都知道,我就不用多说了。她能够从一个平常百姓家的弱女子一步步走上帝王之位,其能力自然非同小可!在这里我只想说一下她在自己的晚年,怎么能让自己死后“入土为安”,避免自己的政敌对自己的报复行为,更要避免自己的武氏家族因为自己而遭受灭门之祸。
而所有问题中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权力交割问题。选谁来做自己的接班人?这在武则天的晚年,可以说一直都是一个让她头疼的问题。武则天67岁登基,在古代,这个年纪的人,可以说随时都有可能“挂掉”的哦!因此,她急需选一个可靠的接班人来安定天下人心,当时的武则天选接班人,基本上只有两种选法。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第一种是遵循古例,选自己的武姓人做太子,也就是说,她得立自己娘家的内侄为太子。第二种选择是选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这种选择,说白了就是将皇权重新还给他们李家人。这两种选择在当时可是让武则天很犹豫了一段时间的,另一方面,朝廷中为了利益,各方的势力也围绕着这两种选择蠢蠢欲动。
最后,还是当时朝廷内一位名臣帮她解决了这个难题。这位名臣便是狄仁杰。他告诉武则天,她应该立自己的儿子为接班人。原因很简单,在古朝古代中,皇帝在祭祀祖先时,都是以直系血亲的父母为主,没有谁会去把自己的姑姑放在首要位置的,更不要说再到后面的后人了。但儿子就不一样,再怎么流传下去,她武则天还是他们的正宗前人!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武则天后来仔细一想,觉得还真是这么个理呀!再说,自己死后,若真有人敢动我,他们还得畏惧我儿子三分呢!正所谓“亲不过于骨肉”,内侄再亲,哪有自己的儿子亲呢!因此,武则天后来便把被自己流放在外面的儿子李显接回京城封为太子。但这里面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武则天将来死后,她的政敌若想动她的坟墓,自己的儿子肯定会保护她。
但是,若是这些人要祸害她们武氏家族,那可就难说了,因为毕竟是武则天夺了他们李家的皇位,那可是“大逆不道”的灭族之罪,李家碍于武则天是皇帝的母亲而不敢动她,但对她的武家,就是李显也不一定会帮她说话,因为当初武则天为了权力争夺,可也害惨了他们李家的人。因此,武则天一直纠结于这件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因为弄不好,她们武家可真的就要因她而“断子绝孙”了。这得要死多少无辜的生命啊!直到最后,武则天才想到一个法子,这个法子便是,武则天临终之时,在她的遗诏里,她说了10个字:“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不要小看这十个字,它表明了武则天向后人,特别是他们李家人的一种态度。
什么态度呢?意思就是自己称帝是错误的,还是恢复自己的大圣皇后身份吧!同时,也从另一角度向世人表明,立帝废帝都是自己的主张,和任何人无关。这里面当然也包括她的武氏家族。这样的心机,真是一举两得啊!既减轻了儿子当政时因为自己所受的压力,又间接救了自己娘家人!真是位女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