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亲进京
娘亲进京
最近人民日报刊发的网络也很火的一片文章《娘亲进京》,让我泪眼朦胧,一连读了好几遍,似乎文中的娘亲和我的娘亲如出一辙,质朴可爱,令人可敬,深受感同到都是来自农村,都是有一个上进心在北京打拼的孝顺儿子,今天我是以娘亲女儿的身份,一路见证回忆娘亲几次进京的画面。
娘亲出生于五六十年代的农村,记忆中给我们讲得最多的就是又饿又冷,饿的天昏地暗,饿的两眼发黑,撑不到天亮,大锅饭时期天天张望着食堂的大门,由最先的稠糊汤变为清汤寡水的稀糊汤,放在锅里重新加工,无非多了些野菜。冷的没有鞋子衣裤,小姑娘了已经知道羞丑,却没衣裤穿,裹着被子在炕头上不敢出门,雨天脱下鞋子抱在怀里,光着脚丫行走,怕湿了鞋底儿容易破旧,再一次受尽冬天里鞋底破洞时雪地里的滋味。十五岁才上一年级,二十多岁早已过了出嫁的年龄,还没走出校门,由于外公出远门,上了火车厕所就在眼皮子底下,死活找不到厕所,才让娘脱离了背粪背篼挣工分的日子,以至于娘亲是那个时代农村少有的文化人。在我五六岁时,记忆中农村妇女脱盲中,娘亲是妇女中的佼佼者,孩提时就以娘为傲,识字有文化,种地种庄稼样样精通,家里被娘亲打理的井井有条,娘一直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要不想跟我一样围着三尺锅台转,就得好好念书,娘这辈子就只有围着三尺锅台转的命了。所以打小娘亲就很注重我和弟弟的学习,一晃我们姐弟俩都成为人父人母了,身在农村的娘亲没走出过农村半步,就压根没有想到过这辈子会进京转悠。
就从娘亲的第一次进京说起,娘身体一直不好,我们小时候,娘做过两次大手术,术后需要好好休息,更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但在农村,到农忙时,娘总强忍住疼痛下地干活,站不住了就跪在地里铺地膜,用废旧的手电筒做的打孔机具,用尽浑身的力气吃力的一个一个钻孔,每打钻完一个孔,弟弟下种子,我浇水,盖上土坯,整整几天下来,娘的刀口发炎比筷子还粗的一个红瘤子,至今想起我的内心隐隐作痛。几年前,娘亲身体又不舒服了,在这边医院检查没有结果,大学毕业的弟弟工作签到北京已有三四年了,就决定在北京最权威的医院给娘亲看看,娘亲怕花钱,总说没事,执意不去,再三波折弟弟直接买好火车票,通知几时走时,娘亲第一件事做的恐怕谁也想不到,念过书的娘亲一下子变的没文化了,说她病的这么厉害,弟弟上班已三四个年头,连个儿媳妇的影子都没有,听说须弥山底下的庙里拴媳妇子很灵验,我依娘的心愿,带娘去了,第一次参与民间迷信的活动中,在庙里道姑的一拜二扣头三上香许愿后,道姑子给了个包裹的严严实实的红布,打开里面雕琢的很精细的穿裙子的红木偶娃娃,起名为“拴宝”,娘亲真的像宝一样揣在怀里,一路高兴得跟个孩子似得,依照庙里道姑的说法,一路不断呼唤:“拴宝回家,拴宝回家”,四岁多的儿子一个劲儿的在娘怀里扒拉,嘴里喊着拿他也抱抱他的“舅妈”,娘亲一个劲儿的捂住就是不给,连看都不给看一下,奶孙俩一路这样争执着不断惹人开怀大笑。娘亲和她心爱的小木偶上路了,一路小心翼翼的照看着,还要求我保守秘密,不能让她的儿子知道,经过一夜到了北京西站,一下火车,娘亲首先查她怀里的小木偶是否安然无恙,而一旁的孙子兴奋的叫着跳着,“姥姥姥姥,你看,马路上跑的火车”。娘亲才不管那么多,保证他的小木偶媳妇子在才是最最重要的事情。
我们被接到弟弟单位招待所住下了,经过两天的复查,医院的专家大夫知道远至宁夏的娘亲来趟北京不容易,格外的细心全面检查,娘亲身体各方面无大碍,让我们松了口气,说锻炼加中药调理,就会痊愈了。接下来,娘亲除了安置好她的小木偶儿媳妇子外,第一件事要求去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身体欠佳的她一提到去看毛主席,精神抖擞,百病全无,真是神了,弟弟开玩笑,只要你不生病,天天带你看毛主席,娘亲笑开了怀。在看完毛主席回来的路上,坐地铁时,居然把娘亲给丢了,由于人员拥挤,娘亲脚步稍一慢,地铁发出嘀嘀的关门信号声,娘亲被彻彻底底的关在门外面,车已启动,儿子急的大哭,把他外婆丢了,我也一下子闷了,这咋办,弟弟带领着我们下一站下车,他返程搭车赶回去,幸运的找到了娘亲,随后,每到乘地铁儿子的小手总拽着他外婆的手不放,生怕再一次丢了他的外婆。
家人团聚的日子时间过得嗖嗖的快,每天早出晚归,地铁里嗖嗖的穿梭着、奔波着、快乐着、幸福着,晚上回来后弟弟忙碌着第二天的路线及安排,为家人做好一切需要的准备,娘亲似乎真的病情好转了许多,马上要接近回家的日子了,娘亲爱恋的眼神总时刻跟随着儿子的身影,她的儿子也格外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天,白天奔波,晚上又魂不守舍的守在娘亲的身边迟迟不肯离去,娘亲除了做些缝缝洗洗能做的尽最大努力去做的事情外,闲下来时不时抚摸着儿子疲惫的肩膀,心疼独自在外打拼的儿子千叮咛万嘱咐唠叨着:“一个人常年在外没个亲人的,有个头疼脑热的跟前又没有人照看,一定要去医院,不敢硬撑,要是有个媳妇儿在跟前,娘也就不这么担心了”,难以割舍的骨肉之情,“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首孟郊的《游子吟》天下母亲魂牵儿女难以割舍的爱淋漓尽致,生命中,无私的给予,岁月里,静静的守候,演绎着相逢于喜悦,嘘寒问暖,劳而不怨,母爱如山。
很快到了离别的车站,那一幕,永生难忘,儿子抱住弟弟的腿不放,一次次央求着:“舅舅咱们一块儿回家吧,咱们不在这儿呆了.....”,稚嫩的声音不断的回荡着,弟弟抱起儿子,在细嫩的脸蛋上亲了又亲,承诺着:“舅舅过年就回家了”,儿子还是不依不挠,说这样吧;“你先送我们回家,你再搭火车回来好不好吗?”,儿子一百个不情愿依依不舍的与我们上了火车,车马上要开动了,娘亲望着窗外她孤零零的儿子,并不断的挥手示意让回去,多么期盼身旁能多个“拴宝”,她也就不这般揪心与不舍,而一边娘亲的孙子眼睛巴茜茜贴着过道的窗户,望着他的舅舅眼泪像豆子一样不断的涌出,一家人一下子都难以制止离别的不舍之情,悄悄的偷擦着眼泪,火车随着往前移动,他舅舅跟随着火车往前走动,直至舍不下的身影看不到为止。
娘亲第二次进京,是弟弟在北京有了自己的房子,弟弟就把家人一起招到北京过年,唯一让娘亲不满意的就是她日夜期盼的“拴宝”还没有到来,马上离出发的日子近了,娘亲狠不得把家里能背的全背上,说第一次去北京天天外面吃饭花了不少钱,苦了他的儿子挣钱不容易啊,这次她得多背点,能省一点是一点,临走时,我是娘亲的搬运工,幸亏平时多锻炼,娘亲拿的东西杂乱到连咱家乡的粉条成捆的挎在我肩上,两大拉杆箱交给六岁多的儿子,娘亲夸她的孙子比狗强多了,她孙子越发得意,越飞快的拉着两大箱东西跑在最前面。娘亲欣喜儿子有自己的住处了,早早收拾好她给儿子养的君子兰花,是娘亲的最爱,娘亲总说君子兰开花会给家人带来好运,出发前娘亲细心包裹好两盆君子兰,她决定要一路抱着去,上次一路照料她的“拴宝”,这次又是君子兰花,一路小心呵护,生怕撞歪了叶子,用身体挡住,操心了一夜好不容易到了北京西站的出站口,发生了一件至今让人想起惊心动魂的事情,正好我们乘坐的那趟电梯出了故障,突然上行的电梯好端端变为下行,出站口的旅客从上至下排了一大长行队,弟弟一手领着儿子一手提着大箱包前一秒刚发生故障,反应急速的他抱着儿子跳着迈出电梯口避过危险,而娘亲是在中间的位置,我在靠下端位置,随着惯性上面的人往下滚,我由于年轻反应快,躲闪掉上面人和箱包砸下来的一瞬间,其他年长者一起栽倒躺了一电梯,娘亲离我还有好几米远,娘亲也滚了三四个台阶,一霎间,电梯专业维护人员立即按停电梯按钮,制止危险再度发生,当我们还沉浸在危险中没有任何反应时,维护人员大喊着娘亲,这么危险的事情发生,还不快把怀里抱的君子兰的扔掉,你这老人,我才注意到娘亲笨拙的身体躺在电梯上,手里的君子兰始终牢牢的抱在怀里,死命的像在保护她的孩子般,我们及时站稳赶上去扶起娘亲,娘亲腰被电梯擦伤疼的半天站不起身来,缓了好一会儿功夫,还心疼念叨着,她的君子兰一片叶子被电梯卷的耷拉了,我们都被娘亲的举动所动容,我的眼睛湿润了,以至于娘亲用身体保护过君子兰也是弟弟的最爱,直到现在,家里任何东西都可以送,唯独那两盆君子兰不可以动。是见证亲情是见证伟大的母爱的回忆。经历了君子兰风波。
下一阶段,就是说媳妇的风波,娘亲不论在商场还是转街,遇到亲热的女孩子服务员,总热情的搭话,希望能遇到合适的给他儿子说个媳妇,他儿子条件不高,就找个会持家会过日子的媳妇儿。娘亲每天不断的打击数落他的儿子长的丑,心不要那么高,只要有人看得上就赶紧娶回家来,老大不小打光混打到什么时候。天天如此,已经听得他儿子耳朵都快长出老茧了,一面应对娘亲在外面给他说媳妇的各种尴尬,一面还要哄娘开心,不让娘操心,当知道单位领导同事们不断的给介绍对象,五六年下来他儿子不但一个都没俘虏住,还把头发剃成光头,避免同事们的一片好心,用工作之余剩下宝贵的时间来学习,给自己充电,气的当时正在做饭的娘亲拿起瓦面勺,恨不得在儿子头上敲两下,他儿子吓得赶紧跑掉。惹得我们浑然大笑。其实,娘亲不知其由,弟弟曾谈到过这方面,他出生于农村,又是农民的儿子,论人品、论工作能力一流,论家庭背景,论社会地位,真的是天壤之别,门不当户不对,他不想坐享其成,他开玩笑的说就找个农民的女儿,靠自己奋斗打拼下来的更踏实。
娘的第三次进京,已是弟弟在京工作的第十个年头了,真的一切似乎是戏剧性的安排,一直以来大学毕业上研究生是弟弟的愿望,然而因家庭困难逼得不得不先参加工作,只要有梦,上天总会眷顾那些为梦付出努力的学子们,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十年磨一剑,孤身在打拼,一筐筐一摞摞写过的笔记,学习过的资料,跟随他数十年风雨无阻不舍丢弃,工作从基层一步步转入总部,一本本鲜红的荣誉证微不足道不代表什么,一次次参加考研大考,一次次追求他理想的北大之梦,任何一个在大城市中打拼过,并坚持下来的人,谁不曾背负着累累的伤痕,谁不曾留着泪在风雨中奋力挥动的翅膀,的确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所准备的人 ,在北大一次工作岗位竞聘大考中,他以笔试第二,面试第一的成绩入围,2017年1月5日,一家人值得庆喜的日子,弟弟接到一封来自北京大学人事部的工作调函,这喜事来得太突然,太不敢让人相信,娘亲忘记了这么多年来“拴宝”不到来的心病,沉浸在他看来是他儿子走狗屎运的喜悦中,娘亲的君子来花一波接一波开的不停,腊月里娘亲的脸上笑的比花还灿烂,这次进京,给娘换了交通工具,由于娘亲和他的孙孙还没有坐过飞机,临近过年,给娘亲备好一切准备,除了疏通娘亲在思想上坐飞机的紧张心理和恐惧,我又一次做娘的搬运工,不到两个小时的旅程娘亲一路紧绷着心弦,忽略了窗外的蓝天浩瀚无边的滚滚白云,只见旁边的孙孙不断的数着各种奇形怪状的白云,像什么不断的告诉娘亲,很快抵京了,娘亲一颗悬着的心也跟着落下来了,前来接机的弟弟有了自己的小轿车,拉着娘亲跟导游一样,每到一个重要的标志性的建筑或地点总给娘细心的当解说,娘亲也不用担心挤地铁再一次丢了她老人家。
相聚北京,过春节,一家人吃年夜饭,看春晚别有一番开心,娘亲跟做梦一样,居然改变了她走出农村,在地里背朝天面朝黄土地几十年如一日,种庄稼,务果子,关心收成的生活,今日却有些不习惯这样的安逸日子,总嚷着浑身不适,还是劳动人民最富有,累着并快乐着。
节日里,弟弟带娘亲和我们首先去参观他十年里工作过的地方,离开了这里,依旧恋恋不舍,这里的一景一物都见证了曾经的他努力过走过的痕迹,厂区的各种设备迁移留下的旧址进行改造,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标志几个大字远远可见。在离厂区不远的旧址留下的职工宿舍,教育上小学三年级的外甥,不好好读书,一线工人就住在厂区工棚宿舍,半夜伴随着各种噪音入睡,和大学生在公寓楼的待遇相差甚远,现实生活就是如此的残酷。
离开了他曾经工作过地方,带娘亲参观他新入职的单位,随着映入眼帘的百年名校的“北京大学”几个大字映入眼帘,娘亲如痴如醉,学校的大门随着车辆识别仪显示弟弟的名字后自动打开,我们顺利的进入校区,来到未名湖湖畔,弟弟给他的外甥上的第一堂课,讲述未名湖和博雅塔由来,细述了一塔一湖的天作之合是未名湖畔的神来之笔,永远富有哲理,永远耐人寻味,湖光塔影已经成为燕园风景中不朽的神话,湖和塔是有灵魂的,博雅塔吸纳了千千万万北大学子的智慧和灵气,如果说未名湖是北大的眼睛,那么博雅塔就是炯炯有神的瞳仁了,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默默地站在湖畔,纵观着风云变幻,那紧锁着的塔门,像这位老人紧闭的心扉,包含着人生的悠悠岁月,“博雅”二字,凝聚着北大精魂中最不朽的图腾,很多北大学子充满真情的文字常有“校有博雅,塔有精魂”。空旷清澈的未名湖,体现了知识分子追求的心境:淡薄名利,宽容无争,毫不夸张的说一走进校园,一种活跃的思想、浓厚的知识氛围、开阔的视野、灵动的个性熏染滋润着一代又一代北大人的气质和灵魂。一旁的娘亲才不管什么塔、什么湖的、什么氛围,娘亲的心思我最懂,她细心盘算着她的“拴宝”儿媳妇是不是在这儿来的容易些呢,想着想着一个人偷着乐呵。
在京的半个月时间过得飞快,临近回家的日子到了,用娘亲的孙孙的话说:“我还没有呆够呢,我怎么感觉昨天才来的,”一脸的不乐意,他舅舅就接话茬鼓励:“喜欢这儿,那就好好努力读书啦,将来考到北京啊。” 一家人都以赞许的目光,告诉他向他舅舅学习。
回家的那天早上,同样的车站,同样的离别,唯一不一样的是,这次弟弟给娘亲一个突然的惊喜,让娘亲日思夜盼的“拴宝”跟做梦一样出现在车站,娘亲乐的脸上笑开了花,高兴的不知所措,责怪怎么不早点告诉她,她早几年前就给“拴宝”儿媳妇准备礼物都没来得及带,只见娘亲一只手爱恋的拉着姑娘的手不放,另一只手在空空的衣服兜里摸索着,就是半天没摸出个宝贝来,多了份遗憾的表情,说下次来一定亲自给她的“拴宝”。多了一个“拴宝”的身影,居然离别的车站,笑声如春风,吹走了以往离别的不语和忧愁,一声声“舅妈,舅妈,真正的舅妈到了”的欢快稚嫩的童声萦绕在车站上空,惹的姑娘家红红的脸蛋衬托出不好意思的娇羞,一家人高兴坏了,尤其是娘亲空空的心思一下子装的满满的踏实,娘亲脚步也不在沉重,轻快的上了火车,望着窗外的儿子和她喜爱的拴宝微笑着手拉手一起挥手告别,幸福美满的画面定格在此刻。也了却了娘亲多年来的心愿,待下回迎娶拴宝,带拴宝回家还愿章节。
黄燕:宁夏固原人,电力公司职员,文学爱好者
责任编辑:白庐 祁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