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吴利强/天凉好个秋
让我们以阅读的方式相遇相知
天凉好个秋
吴利强
持续数天的高温已经让人酷热难耐、叫苦不迭了,人们见面后总免不了发几句牢骚,以示对溽暑酷夏的反感和担忧,而后顺便问一问:“几时立秋?”
伴随着一阵阵稀疏的雨点飘落,一丝丝凉风迎面拂来,听到夜间秋虫们此起彼伏的和鸣声,我们不禁喜不自胜地说:“啊,秋天来了!”
秋天来了,我们不再会为赶着吃一顿饭而汗流浃背;我们不再会为出门时仰望似火的骄阳而心存怯意;我们不再会被夜半的蚊子叮咬得转辗反侧而不能酣然入眠;我们不再会一瓶瓶地喝着冷饮而仍旧口干舌燥;我们不再会为擦抹了厚厚的防晒霜而仍旧担心皮肤被晒黑灼伤;我们不再会因着在露天下劳作而汗流如注,湿透衣衫;我们也不再会因着盛夏三伏而郁热沉闷、无精打采……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酷暑惹的祸。
这下好了,秋天一来,一切的烦恼扰乱、顾虑不安都将烟消云散,酷夏的浮躁也将随风而去,连绵的秋雨滋润着焦灼干渴的大地,领受过几次秋雨洗涤的天空、屋脊、墙壁、树枝、马路和路旁的壁橱,它们在雨后的晴空里显得分外鲜亮清爽。放眼望去,无论是近处的城市村庄,还是远处的群山旷野,都呈现出一片清心亮丽的世界,仿佛在我们的心中抑郁长久的烦躁、苦闷、思虑,也被这含情脉脉的秋雨荡涤得不留半点尘埃。
我一直不解许多的诗词歌赋为何把美丽的秋天描绘得哀哀怨怨、悲悲戚戚,诸如,“悲秋风之动容兮,何回极之浮浮”“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漫漫秋长夜,烈烈北风凉”“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其实,事无善恶,思想使然。这也是文人墨客寓情于秋,借景抒情吧。难怪大诗人白居易一语破的:“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诗人曹邺亦云:“桐树心孤易感秋”。秋节、秋风、秋水、秋夜、秋雁、秋蝉等属秋的事物本无愁情怨气,都是那些迁客骚人悲秋悯人罢了。如果我们换一种态度欣赏秋天,同样会给人别样的风情。“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秋高气爽、秋雁成行、秋菊盈园、秋水芙蓉、秋风落叶,在铺满金黄树叶的林间散步,在风雨秋夜静静地听雨,去野外采一把金灿灿的野菊,手持一朵白绒球似的蒲公英种子徐徐地吹向空中,然后任凭思绪随着那团棉絮翻飞……这些眼之所及、触手可得的情趣不能不是一种特别的享受。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在我们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秋是一个洋溢着喜庆祥和的季节:带有浪漫色彩的七夕节(中国人的情人节),尊老爱老的重阳节(又称消灾祈福的登高节),象征团圆和睦的中秋节,还有我们祖国的生日——国庆节,尊师重道的教师节也汇合在金色的秋季。秋,无不蕴含着人们对幸福美满生活的憧憬。
“劝君莫道春日长,劝君莫舞华霓裳。若无一岁秋意重,安得硕果实满堂?”春生夏长,春华秋实。秋的韵味不仅仅在于她的色彩的美,更在于她的美让人感到亲切、欣喜,美得并不空洞。当田间地头一株株窈窕的高粱笑得涨红了脸的时候;当一群群“辣妹子”披上大红盖头的时候;当一扎扎马铃薯、一对对土豆跃跃欲试即将拉开金色幕布的时候;当黄澄澄的玉米在农家小院搭成一座座金屋的时候;当中秋月下,全家人围坐一起,一边赏月,一边品尝着月饼、石榴、苹果、酥梨的时候;当阖家举杯共庆祖国诞辰,祝福祖国繁荣昌盛的时候……我们不由得要称赞:秋是成熟的季节,秋是收获的季节,秋是喜庆的季节。
我由衷地喜爱秋,赞美秋,不禁随口吟诵,为赋新词:“而今识尽秋韵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吴利强简介
WULIQIANG JIANJIE
吴利强,陕西陈仓人,1999年毕业于陕西教育学院,小学语文教师,系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宝鸡市作协会员、宝鸡市职工作协会员、西府文学社会员。作品散见于报刊、微刊和网刊。
《悦读时代》杂志是由河南省阅读学会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月刊,每月6日出版。以打造书香社会为主旨,立足河南,面向全国,报道阅读热点,推介新书、好书,并刊发优秀文学作品,为读者、作者打造一个互联网、传统媒体联动的全方位立体交流平台。
投稿须知:小说5000字内、散文勿超1500字,诗歌勿超过30行。已在其他公众号刊发并被设置原创保护的勿投!
出品/河南省阅读学会
编辑/悦读时代杂志社
主编/李 一
责任编辑/贾 延
悦读时代公众号每周二、四推送
投稿信箱:ydsdzz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