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评论音乐?

文 | 张听雨

音乐批评生态的问题在中国已成为老生常谈,尽管对于文艺批评本身的官方表述始终依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开放态度,但直到今天,文艺批评的话语体系、质量水平等各方面都存在着许多混乱的地方。就音乐批评中的评论而言,主要存在着“谁在评论音乐?评论的标准在哪?”两个问题。

专业与业余,

一定程度上的伪命题

文学批评家李陀对于文学批评的话语曾有如下论断:“人一旦进入某种话语,退出极难。”如今太多的批评与争论进入“语言惯性”,而争论内容的本质甚至观点本身却经常为争论的语言所遮蔽。就当下的音乐评论而言,评论主体的专业化与业余性之争也经常处于这一状态。

据笔者观察,真正的专业评论家与业余乐评人在评论文字上的交锋、较量并不多见,盖因其评论的领域其实本没有想象中那么接近。在艺术研究跨学科综合化发展渐成趋势的背景下,从评论的性质来看待评论创作的水平似乎更为合理。使用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孙国忠的概念,从性质上区分音乐评论大概可分为学术性批评与非学术性批评两种,而从类型上又可分为音乐创作评论与音乐表演评论两类。对待两种性质、两种类型的评论写作应有不同的标准,在这两个领域中,都存在着“专业的业余作者”与“业余的专业作者”,真正“搅局”的是这些人。

专业学术音乐批评的对象主要集中于音乐创作,这类话语权仍主要掌握在专业音乐工作者手中,其批评的阵地仍以《人民音乐》《音乐创作》等媒体为主。对音乐创作的批评,专业批评者有着天然的优势:新作品的创作评论对评论者的音乐功底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评论者具有对音乐本体技术语言的分析能力,以及基于历史维度的聆听意识。其中音乐本体技术语言的分析能力主要来自于专业学习,大多数非专业乐评人难以具备这一素质。新作品的评论基本不存在作品接受历史的讨论,联想空间远小于音乐表演评论。而非专业评论者对后者更为擅长。值得一书的是,非音乐专业出身的学术性音乐批评写作在今天业已出现,在网络上已经可以看到十分学术地评论音乐的文章。例如,化学专业出身的栾复祥发布的诸多分析现代音乐的文章,足见学术批评已不局限于学院派。

非学术性的音乐评论主要集中于音乐表演领域,此类评论可更多将关注点放在历史上演绎版本对比、演出间的趣闻轶事与个人情怀的感性抒发,许多非音乐专业出身的乐评人于此更为擅长。丰富的聆听经验经常能让他们在现场演出中准确抓住表演中出现的关键症结,对于演出台前幕后细节的捕捉也常使其文章增添掌故的趣味性。

此前有很多讨论争鸣乐评人是否需要懂谱,而根据既有写作、阅读评论的经验,笔者以为,对于新创作品的评论,如果不具备一定的音乐分析能力,大多是隔靴搔痒,难以抓住要点。因为创作评论的目的多是为了使作品在今后的上演中有更多的改进。而对于一般音乐会、歌剧的鉴赏,写作一篇基本合格的非专业表演乐评未必一定需要“懂谱”,音乐会基本情况的介绍以及演奏者发挥状态的描摹、勾勒,对于一般读者来说足矣。英国作家沃尔夫曾经给出“普通读者”的概念,进而引申出对非学术表演评论的观点,即更多是为了使普通读者能从文字中领略演奏风采之一斑。

学术批评与非学术批评各有容易出现的问题。首先,学术往往易于陷入语言枯燥与过度分析化的评论困境,且许多非表演领域的专家并不充分了解表演的特性、规律,在评价表演时容易引入过多乐曲背景的介绍与玄想,失之琐细。非专业评论则容易过分津津乐道于版本比较与逸闻趣事。当然,两类评论中将学术性与可读性成功结合的亦不乏佼佼者。能将专业观点表述得生动有趣者,如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孙国忠发表的一系列乐评文字即能生动地在文章中嵌入学术概念。非专业评论家中也经常现出鞭辟入里的观点,如许渌洋等的文章,擅长以犀利的视角评判一场音乐会。在此不妨引入民族音乐学常用的“局内人”概念,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并非专业评论者就是“局内人”,甚至不一定“局内人”就是一种优势。值得引起关注的是,近些年涌现出了一批谙熟乐谱与理论的业余评论者,可以视作一个良好的势头。

B站弹幕作为批评?

当下音乐评论的场域在哪里?传统纸媒自互联网兴起便受到冲击,人们关注的评论渠道逐渐由传统的报刊杂志转向网络,音乐评论也由“专家评论”转为全民发言。某种程度上,艺术评论的舆论已经不是由评论家主导了。在社会全面信息化的背景下,网络平台出现了大量以古典音乐为内容的账号、微博、微信公众号,这类新兴媒体有着时效性强、流通性高的特点。随着B站的UP主、知乎的答主、微博的博主乃至微信的群主等的涌现,评论可以无孔不入地渗入热爱艺术者的生活。

如今许多犀利的评论存在于网络空间中,这个空间既开放又隐蔽。开放在于网络的公共性,隐蔽则在于其中主流乃至官方话语涉足较少,多元的批评话语呈现众声喧哗之势。例如,哔哩哔哩网站(B站)上的弹幕总会有犀利言论,我们可以在各种水平演奏家的演奏录像上看到许多纠错乃至风格争论。当然,B站弹幕这样的信息不能作为系统的批评,但舆论的导向性值得关注,其中常能见到些一针见血的评论,很多观点与形容甚至让人忍俊不禁。例如,在谭盾《慈悲颂》的视频上可以看到两类观点的听众使用弹幕针锋相对地提出批评;在俞潞指挥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直播下,播放量和评论可以量化地看到乐迷的热情,继而对古典音乐合理“出圈”有所展望。

当然,众声喧哗中自然泥沙俱下,许多账号为博眼球也有些粗制滥造的内容,这也是可以预料的症候。同时,笔者也发现在这一群体中存在着一些内容丰富、蕴含思考甚至具有学术价值的批评发布于网络上,这些文章能在注重学术价值的同时兼及趣味性。

“为爱发电”与“充值乐评”

中国内陆的稿费制度自21世纪以来鲜有变化,这导致目前的传统纸质刊物稿费普遍偏低,许多活跃于网络、纸媒的写作者可称之为“为爱发电”。很多爱好者凭借一腔热情坚持写作,久而久之,没有相应的收入,其热情自然难以为继。

所谓“充值乐评”,语词化用自时下很火的“充值车评”——评论界存在着一种不正之风,一方面演出机构或评价对象会想方设法干预评论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则有评论者收取演出方的红包或好处大肆吹捧。

的确,一部作品、一场音乐会的水平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照。例如,对国外演奏家和国内演奏家,有时需要区别对待,后者要更多侧重对优点的发掘,而非一味吹毛求疵地将所有演奏都与“柏林爱乐数字音乐厅”上的录像相比较。但这种扬长抑短的方式并不代表乐评人可以颠倒黑白——国内“报道性”“通稿性”的音乐评论俯拾皆是,究其根本,评论的客观中立立场是评论者应明确的自我定位,而评论良心则是音乐评论者最应葆有的品质。

总之,当今的批评环境下批评主体已呈现出多元化的面貌,立体多元的评论空间已经形成。目前更需要健全的是批评的机制,这方面的探索有待于更进一步深入的讨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