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重1918年大流感第一波疫情的罪魁祸首是阿司匹林

加重1918年大流感第一波疫情的罪魁祸首是阿司匹林,这个结论是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的。有证据吗?当然有,而且既有理论根据,又有实践证据。

这个结论不是我首先提出的,但是以前只是争论,没有定论,我今天的文章将从理论上和医疗实践上证实,阿司匹林在1918年大流感第一波,起到了误诊误治的作用。

一、对1918年大流感病原体的认识

当前全世界对1918年大流感病原体的认识始终存在分歧,有的说是SARS,有的说是猪流感,有的说是禽流感。现在新冠病毒流行了,又有很多人说是新冠病毒大流行。

1918年的大流感分了三波,很多人认为是一种病毒两次变异,感染了人类。

科学问题本来是个严肃问题,但是很多人,甚至是科学家也常常望风捕影,无确切证据,赶时髦发表不正确的信息。

本人认为病毒的变异是天性,世界上的所有生物都在变异,但所有变异都是缓慢的量变,突变极少,短时间变种几乎是不可能的。

1、1918年大流感的病原体,三波三种病原体

这三个时间段流行的病毒不是一种病毒的变种,而是三种不同型号的病毒。

第一波是从1918年3月开始到6月结束,病原体是类似SARS病毒和新冠病毒之间的病毒+普通流感病毒。

第二波是从1918年9月开始到12月结束,病原体是与2009年连续的H1N1病毒相似的病毒。

第三波是从1919年2月开始到5月结束。病原体是普通流感病毒+少量类似SARS病毒和新冠病毒之间的病毒。

此次大流行的另一特点是其病死率在不同年龄组分布曲线呈“W”型,除同普通流感一样,2岁以下儿童及70岁以上人群病死率高,20~40岁组的病死率也高。患者有皮肤、粘膜出血、及严重的肺水肿,提示存在高炎性反应,继发细菌感染是大部分患者死亡原因。

二、对第一波病原体的认识

温疫分为寒疫和热疫。热疫是经常出现的,而寒疫是不经常出现的。寒疫和热疫的初期表现不同,易感人群也不同,病死率与年龄的表现也不同。通过对患者初期的表现和易感人群以及年龄与病死率的关系可以判断出流行的传染病是寒疫还是热疫,但无论是寒疫还是热疫,都会出现发热的症状,让很多人不知所措,常常误诊误治。

本文只谈这些病毒最明显的区别,其他忽略。

1、第一波病原体不单纯是普通流感

普通流感的易感人群是U型,具体表现是2岁以下儿童及70岁以上人群病死率高。但大量证据表明第一波的病死率是W型,病死率高的除了老年人和儿童之外,还有社会上最健康的人群20~40岁组。由于第一波的时间是在春夏季,也正是普通流感流行的季节,普通流感存在,但哈有另一种流感参与。

2、第一波不是H1N1流感病毒

从2009年全世界流行H1N1病毒的情况看,H1N1病毒的易感人群是儿童、孕妇,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人发病率少。因此第一波的病原体肯定不是H1N1病毒。

3、第一波病原体不是禽流感病毒

有人说1918年大流感是禽流感变异直接人传人,这种说法从理论上没有根据,从实践上没有证据。

4、第一波病原体不是SARS病毒

说1918年大流感的病原体是SARS病毒是错误的,因为第二波不可能是SARS病毒,但说第一波的病原体是SARS病毒真还靠谱。因为从时间、气候、症状和发病人群上很像。但我告诉你,第一波的病原体不是SARS病毒,理由如下:

(1)SARS病毒是寒湿性很强的病毒

现有证据表明,SARS的出现只有在严重滥用抗生素,严重挂水加湿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扩散1918你不存在抗生素,更没有滥用的问题。一般的普通正常人的体质很难被感染,绝大多数人感染了也不会发病。但是1918年的第一波几乎同时在美国、欧洲和印度同时出现,说明其出现容易。

(2)传染性不同

SARS病毒患者在病情最严重的时候才会有明显传染现象,但是第一波的疫情传播表现可以发现,第一波病原体的传染性明显高于SARS病毒。

(3)儿童病死率不同

SARS病毒流行期间,儿童发病率很低,病死率是“0”,老年人病死率高。而第一波病原体的病死率是11岁到20岁的年龄段的人高,与SARS病毒明显不同。

因为上述3点的不同所以说第一波的病原体与SARS病毒像,但是不是。

5、第一波病原体不是新冠病毒

今年全世界流行了新冠病毒,又有很多科学家说1918年的大流感与新冠病毒最像。1918年的大流感如果说是第一波与新冠病毒最像是对的,但其他两波却不像。第一波确确实实与新冠病毒像,但是也不是。其中最明显的区别是新冠病毒的环境温度适应性强,在炎热的夏天也会出现流行,但1918年的大流感在没有特效药、没有疫苗的情况下,与SARS病毒非常像,在六月份结束了。因此第一波肯定不是新冠病毒,第二波第三波更不是。

6、第一波病原体是一种人体内临界死亡温度为37℃的寒湿性病毒

本人根据对各种流感病毒的了解,判断1918年大流感第一波的病原体是与SARS病毒、新冠病毒相似的,其性能在SARS病毒和新冠病毒之间的一种寒湿性病毒。SARS病毒的人体内临界死亡温度是36.9℃,新冠病毒的人体内临界死亡温度是37.1℃,而第一波的病毒的人体内临界死亡温度是37℃。这种病毒的传染性比SARS病毒强,比新冠病毒弱。这种病毒的毒性比SARS病毒强,比新冠病毒弱。

三、大量应用阿司匹林的事实和证据

1、“大流感期间,很多人并非死于流感,还有些人死于阿司匹林服用过量”。

【文章题目】《1918年大流感的教训与启示》

【作者】禾刀

【文献来源】光明网 2020-06-19 14:02:06

【摘要】

“大流感期间,很多人并非死于流感,还有些人死于阿司匹林服用过量”。

2、当时的医疗机构建议每天服用30克阿司匹林

【文章题目】《关于1918年大流感的十大误解,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文献来源】2018-02-02 09:56 中国搜索

【摘要】

一种假说称,许多流感病例的致死原因是阿司匹林中毒。当时的医疗机构建议每天服用30克阿司匹林。而如今,4克的剂量已被认为是每日安全剂量的上限了。

但是,在世界上某些阿司匹林匮乏的地方,流感致死率依然很高,因此这还不是最后的答案 。

3、阿司匹林是治疗大流感的首选药

【文章题目】《1918年那场杀死了1亿人的大流感,全是如今新冠肺炎流行的伏笔……》

【作者】Iris 肖

【文献来源】03-2522:00新浪财经官方账号

【摘要】

在各路报纸不遗余力的宣传下,阿司匹林、奎宁、麦乳精、艾利油、威士忌等各种防治流感的“偏方”“特效药”价格暴涨,被大量抢购。

4、阿司匹林中毒

【文章题目】《100年前的大流感怎样改变世界?》

【作者】王煜全

【文献来源】科技洞察2020-02-02 10:46:27

【摘要】

阿司匹林中毒

有一种假说,许多流感病例的致死原因是阿司匹林中毒。

1918年流感大流行初期,美国陆军医院出现“死亡高峰期”,而这一时期,住院的流感患者每日服用剂量高达30克的阿司匹林如今医学规范每日服用4克为最大安全剂量。导致死亡的直接原因似乎并不是流感,而是阿司匹林中毒,因为许多早期死亡的患者出现多器官出血,尤其是肺部出血。

研究者认为阿斯匹林中毒,是经济利益驱使的结果。

因为当时拜耳公司的阿司匹林专利到期,因此许多公司纷纷涌入,以求赚取巨大利润纷纷向医院大量推销,而这时恰逢流感大流行,客观上助长了阿司匹林的使用量,而且当时对阿司匹林中毒症状知之甚少。

这一论点也受到质疑。因为,在1918年流感大流行期间,印度等国家的死亡率也很高,但当时这些国家很少或根本没有阿司匹林,所以阿司匹林中毒难以作为1918年流感大流行中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

5、一天服用31克阿司匹林,结果越吃越发烧

【文章题目】《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全球5千万到一亿人死亡,当时中国的情况如何?》

【作者】admin

【文献来源】https://www.westeb.cn/huilv/3763.html

【摘要】

而欧美的加法其实更简单,那帮孙子阿司匹林中毒了,那阵子正好拜耳的专利过期,曾经昂贵的阿司匹林被无限制生产,大剂量使用。那群疯子医生甚至建议患者一天服用31克阿司匹林,结果越吃越发烧,直到死翘为止。也就是说1918年流感中欧美有很多人是中毒死的,压根就不是被流感杀死的。

这个事儿倒是值得好好扯淡一下,说来可能有很多人不相信,从统计数字上看中国在这次流感爆发中表现的确实

四、大量应用阿司匹林的后果

1、第一波的病毒是寒湿性病毒

前面分析和定义了1918年第一波的病原体是类似于SARS病毒和新冠病毒之间的一种寒湿性的病毒。对这种病毒大量医学实践证明不能用大量退热药快速退热。

2、为什么要大剂量用阿司匹林?

第一波的患者首发症状是发热,而且是高热不退。当时世界上有的退热药主要就是阿司匹林和奎宁,因此治疗患者的首选药就是阿司匹林。小剂量不退热,就大剂量,直至加到每天30克,仍然不退热。人们只知道有很多人死于阿司匹林中毒,并不知道当时不懂对病原体是寒湿性病毒的患者,快速降体温,会使病毒更疯狂。在阿司匹林过量中毒和病毒更疯狂两个原因的作用下,患者必然快速死亡!

大剂量用阿司匹林的效果,相当于对SARS病毒患者或新冠病毒患者大量滥用抗生素的后果。

3、为什么有的地方没用阿司匹林,病死率也高?

大剂量应用阿司匹林是非常有害的,有一部分患者是死于阿司匹林中毒,也是确定无疑的,但为什么100年来不能定案呢?就是有人提出印度等地当时极少有阿司匹林,但病死率也不低,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讲的是第一波的病原体是寒湿性病毒,过分退热会加重患者病情,但第一波的疫情在整个1918年三波疫情中是轻的,全世界最严重的疫情是第二波,第二波的疫情是第一波的5到10倍。但是很多科学家认为1918年大流感的病原体是一种病毒的两次变异形成了三波,因此才会出现阿司匹林的过量好像与疫情无关的假象。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大剂量阿司匹林的应用,是造成1918年第一波疫情加重的主要原因

北京 慕盛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