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摄影,多肉“绒针”怎么拍?3个方法,拍出“毛茸茸”的感觉

多肉绒针,是多肉植物里面,比较“奶萌”的一款。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多肉绒针的叶片表面,长着白色的绒毛——就好像刚出生不久的小动物,长着白色的奶毛一样。

而且多肉绒针本身的体积并不大,在多肉植物里面属于中小型的款式。身材小巧,叶片上又有白色的绒毛,看上去就是很“奶萌的嘛!

多肉绒针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会变色。多肉植物里面,有很多种类的叶片都会随着光照的强度而变色。多肉绒针也是如此。多肉绒针在“刚出生”的时候,绿色的叶片上覆盖着白色的绒毛;随着吸收的光线越来越多,多肉绒针的叶子就会慢慢地变成红色。

像多肉绒针这样中小型的植物会随着光照的强度而变色,让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我们拍摄多肉绒针,自然是要体现出它的特点。

  • 想要体现出多肉绒针叶片上的白色绒毛,就要“集中兵力打一个点”。

无论是新芽还是老桩,所有多肉绒针的叶片上都会覆盖着白色的绒毛。

所以,无论是拍摄深绿色的、浅绿色的、红色的多肉绒针,首先要体现出它“毛茸茸”的特点。

想要着重表现多肉绒针叶片上的白色绒毛,可以考虑只找准一片叶子对焦。

挑一片外形稍好看一些的叶子,采用单点对焦的方式,用大光圈虚化拍摄背景,把景深范围缩小到一片叶子,甚至半片叶子的范围,就可以体现出叶子上白色的绒毛了。

  • 想要拍摄出多肉绒针的整体造型,不妨“后退半步”。

多肉绒针主要是靠叶子卖萌。每一片叶子上都有白色的绒毛,而且叶片朝上生长,看上去生机勃勃的,整体造型也很养眼。

所以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拍摄一整株多肉绒针的外形特点。

在单片叶子的拍摄数据基础之上,把光圈放小,让景深范围变宽,或者是把拍摄距离调远一些——比如,很多养殖多肉的花友都会用手机拍摄。想要强调一片叶子的效果,就离近一些;想要拍摄整体造型,就往后退半步。

  • 拍摄多肉绒针,要注意画面颜色的搭配。

多肉绒针的叶子是会变色的。刚开始是鲜绿色,随着日照的时间慢慢变长,多肉绒针的叶子也会由浅变深,由绿变红。

理论上,拍摄主体的颜色不同,拍摄环境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绿叶配红花会显得非常鲜艳;但是用绿叶子搭配绿背景,就很难拍摄出层次感。

所以,我们在拍摄多肉绒针的时候,要根据植物整体的造型和叶片的颜色来制定拍摄方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