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认清自己的渴望,坚持不懈地去获取才是人生的意义。
今天早上,我比女儿和妻子都起得略晚一点儿。这样的情形,在本学期还是第一次。
7点半后,随机叫了操场上行走的五年级方万龙、邓宇豪和方昌发,安排他们拿了地撮和扫帚,我拖了一只大垃圾桶,一起上寄宿部楼顶打扫卫生。昨天,广告公司把楼顶围栏上腐朽的标语牌换了新的,文字也变成“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以光盘为荣”。他们离开时,特意告诉我:“校长,你要安排人把楼顶打扫一下,要不刮风了会吹得到处是。”我很感谢他们的细节性提醒。学校施工的人来来往往,换了一批又一批,还只听到他们有这样温馨的善后提示。
大约花了半个小时,我们四个人一起努力,把楼顶垃圾和楼梯间的垃圾清理完毕。六年级的李立遇到我费力地拖垃圾桶,连忙过来帮忙抬。我知道李立曾经是寄宿部的学生,就问他:“你还想寄宿吗?”他吸了一下鼻涕,说:“想啊。”我内心一阵酸楚——创办于2011年春季的云溪学校寄宿部,因为政策性的原因,已经于2014年秋季停办了!当初开办寄宿部,是公司潘董和时任局长周宗亚共同推动的,寄宿生从第一季的50多人逐步稳定在100人左右,较好地解决了留守学生和偏远学生的入学难题,得到了孩子们和家长的热烈欢迎。如今,整个寄宿部的二楼都空置着,那些双层铁床可能生锈了吧?那些被子被絮也可能霉朽了吧?很多学生和家长也不得不背井离乡带孩子去镇上和县里读书了。
下来,看到楼梯间立面墙上,“我寄宿我快乐”的宣传画完好如初——孩子们舍不得破化它吧。
早饭后,和葛登一起清理行政办,也找到了“失踪”多日的国旗。
一个人清理会议室。把三盆塑料花用水洗洗。
大课间,值日的葛登主任和学生说墙壁上的标语“爱护学校体育设施,方便你我锻炼身体”。另外两条标语是:“你越长越清脆,我越学越美丽。”“You and me, heart to heart, we are one family.”这三条标语都在操场后面的矮墙上,“住”了几年了,字迹模糊,昨天被重新制作过,红色,鲜艳,醒目。
和邓主任、请来的方师傅一起把堵塞的厕所下水道疏通。
11点多,看文老师的《年轻时为什么要去大城市》,附上理由,在朋友圈分享:“鸟儿已经过了去大城市的年纪,所以每年都会去大城市走走,弥补年轻时的遗憾。”又自评:“鸟儿一直在乡村,幸好有阅读有文友,让他不那么孤陋寡闻。20年前,鸟儿若能看到此文,可能会是另一番人生,当然也可能没有如今这么重的乡土情结。”
石首的顿兄弟评论:“各有各的生活,我就喜欢现在的小城生活!我看鸟哥你现在也活得蛮潇洒!”鸟儿回复他:“顿兄说的是。大地方和小地方的得失无法完全预判。不过,多走几个陌生的地方,多识几个有趣的人,不忘初心,总归强于碌碌无为浑浑噩噩。”顿兄弟说:“出去走走也是很有必要的!欢迎鸟哥来我们小城一游。”
午饭后,晒背。继续看评论和回复评论:“老实说,如果没有无休无止的工作任务,我不但习惯而且喜欢着目前的小乡村生活状态。”
回复湖水同学:“命由我作,福自己求。每一种人生都是特定的,独有的,值得尊重的,也是不可能重来的。繁琐的工作,惨淡的收入,一定的体面和尊严,也是自由闲适乡村生活的一种点缀,一种必需。人无完人,活无绝活,地无乐土,心之力也。”
浙江的弟弟说:“其实不愿意苟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和向往。人生本身是一种深度的心灵修炼,需要的是对生活,人性,社会的敏感体验。不管是吃过的是什么,结局都一样,不管经历的是什么,结局也一样。世俗和物质从来都没有真正属于自己。你心里最渴望什么,只要不违法,不违背良知,那就去做吧,行动只需要真正的渴望去推动,从来都不需要任何的借口。在我看来,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属于自己的生活是终极目的,否则就一直找下去,致死不停,永远都不晚,就算到死都没找到,也不遗憾,谁一辈子还不都是在路上?跟大城市、小地方有啥关系呢?渴望攀高的,自然是山登绝顶我为峰,渴望天涯的自然是海到无边天作岸。渴望修行的,普化寺与灵隐寺也没什么区别。认清自己的渴望,坚持不懈地去获取才是人生的意义。”
我深以为然。
下午上两节课。以自己2012年12月发表在咸宁日报文学副刊的散文《云溪,你是我的唯一》为例,告诉三、四年级的学生如何编辑文档、插入图片和表格。
16:30,开校委会,传达局里教育均衡迎国检攻坚决战动员精神,讨论运动会和校刊的一些事情。
今天上午,拒了一位好友的一个泡温泉活动。对不起,这段时间太累了,不想跑。
今天拒绝了一个写稿任务。我想说的话是:我的文字虽然不值钱,但是我的时间是属于我独有的,我不希望在我不愿意的事情上浪费我的时间。我说出来的话是:恕难从命。